注册

回京恰逢国家巨变 知青因“反革命”锒铛入狱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据统计当年总计有两万八千多名北京知青到陕北插队,最终因各种原因遗留下来的有两百人,王雄骥和杨泽芳是这当中非常特殊的两位。为了不给父亲加重“走资派”的罪行,16岁的王雄

核心提示:据统计当年总计有两万八千多名北京知青到陕北插队,最终因各种原因遗留下来的有两百人,王雄骥和杨泽芳是这当中非常特殊的两位。为了不给父亲加重“走资派”的罪行,16岁的王雄骥注销了自己的北京户口,报名下乡,按照政策,作为家中独子杨泽芳本可以免于插队,但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同学萧红却因为父亲是“黑五类”,成了再教育的对象。其父希望杨泽芳能陪她一同下乡,好有个照应。

凤凰卫视2月23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天壤之别的起点 却让知青获相似的命运归宿

解说:他曾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将军之子,却成了唯一一位留在陕北的高干子弟知青。

杨泽芳:对于北京来说,我没有选择了。

解说:他曾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却因为一首诗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王雄骥:我似乎仅仅是一个被抛弃了的人或者说被忘却的人。

解说:王雄骥今年63岁,家住陕西延安,1992年所在的工厂停产,他靠着搭楼板,运砖坯维持生计,数十年间延安市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却仍旧独自住在不到20平米的旧窑洞里。

王雄骥:1986年或是1987年北京市政府颁发的,这是光荣的北京人,志在边疆,建功立业,这是一个纪念币。

解说:今年62岁的杨泽芳是延安一家油矿的退休职工,和老伴结婚35年育有两个孩子,杨泽芳很健谈,却从不提及自己的过去,在他的心里,深藏着一段隐秘的往事。

记者:你那些原来老照片为什么烧了?

杨泽芳:说起来就是,我把那些烧了,没留下。

陈晓楠:这两名老人都已经年过六旬了,在延安生活了有四十多年,他们走在大街上看起来穿着打扮和当地人没什么区别,可是一说起话来满口的京腔京调,平日里这两位老人其实很少和别人往来,认识他们的街坊邻居总觉得他们好像举止有点怪异,有点神秘,而这两个在当地人眼中所谓的怪人,他们彼此并不熟悉,他们都有着非常特殊的命运,而且惊人地相似,他们都是当年从北京插队而来的知青,而当大批知识青年随着历史的风暴席卷回城的时候,他们又都是被城市坚定而无情地拒绝,被回城的列车抛下来的人。

对于这两个命运归宿何其相似的老知青来讲,他们命运的起点却又是看起来天壤之别。

解说:据统计当年总计有两万八千多名北京知青到陕北插队,最终因各种原因遗留下来的有两百人,王雄骥和杨泽芳是这当中非常特殊的两位,杨泽芳北京96中学六八届初中毕业生,1952年出生于一个高干家庭,父亲是部队的将军,母亲是总政歌舞团的作曲家,生活条件十分优越,作为家中的独苗,杨泽芳从小无忧无虑受尽宠爱。

杨泽芳:那时候我们在家里面就是奶妈、保姆就是这些,我在小学二年级我母亲天天背着我就那样,今天我跟我母亲要月亮她不敢摘个太阳,要什么就是什么,从小对我特别的宠。

王雄骥:这箱子是当年我插队的时候知青每人都有。

记者:这是知青的箱子啊?

王雄骥:这是知青插队的箱子,一切向着毛主席,一切服从毛主席,一切紧跟毛主席,一切为了毛主席。

解说:王雄骥北京64中学六八届初中毕业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家里还有四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他从小性格内向、木讷,不爱和小伙伴打打闹闹,总是一个人看书。1966年受“文革”冲击学校陷入停课状态,独自逡巡于大街小巷的王雄骥转而迷上了另一样东西大字报。

王雄骥:我的知识基本都是来自漫天遍野的大字报,通过阅览大字报了解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里边的内容主要是一种对于人性的解剖性的文章,短小精悍,鞭辟入里。

解说:1968年为了给红卫兵运动刹车,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因为“文革”一开始,王雄骥在供销社的父亲被打成“走资派”,为了不给父亲加重罪行,16岁的王雄骥注销了自己的北京户口,报名下乡,按照政策,作为家中独子杨泽芳本可以免于插队,但是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女同学萧红却因为父亲是“黑五类”,成了再教育的对象,萧红的父亲曾是一位高级军官,和杨泽芳的父亲是最要好的战友,所以父亲希望杨泽芳能陪她一同下乡,好有个照应。

彼时上山下乡的动员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去锻炼自己成为年轻一代追求的时尚,父亲的一番话令杨泽芳浮想联翩,他旋即兴奋地报了名,他甚至憧憬着和青梅竹马在千里之外开始一段风花雪月的浪漫。

杨泽芳:感到还挺有趣味的,就是凑热闹,就抱着那种情况,反正就想咱家里边的条件一直特优越,至少我要回去的,那么个情况,我不可能在陕北待一辈子。临走的时候我母亲送我,我母亲哭得很厉害,我只是过来安慰一下我母亲,我说去看一看,不行再回来吧,我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解说:母亲的眼泪并没有影响到杨泽芳心中的乐观,1968年底到1969年初,王雄骥和杨泽芳等两万八千名北京知青先后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轨道从此彻底转换了方向。在辗转30多个小时到达延安后,王雄骥被分配到黄陵县苍村公社,住进了黄土地深处的一个农家窑洞,在这里一呆就是7年,7年间他干过统计、当过生产队长,学会了碾米磨面,做饭烧炕,也学会的耕地除草,下圈掏粪。当在大院长大的杨泽芳踏上这片黄土地时,从小没吃过苦的他震惊不已,但由于父亲的关系,相较于其他知青,杨泽芳这位特殊的知青自由散漫,艰苦的下乡生活在他那里却成了田园牧歌。

杨泽芳:把我们那管得挺严的那时候,就那时候我呢就不理他们那一套,中途我还回了几次北京,我买了小白兔奶糖,那时候回来以后就是大包小包,就跟陕北农民的背柴似的,一弄弄了几包就载回来了,给他们带回来。

解说:习惯了农村生活后,王雄骥除了劳动之外,其余的时间全部用在攻读各种书籍上,平时一有空就往新华书店跑,尽管条件艰苦,农活繁重,但王雄骥“两耳不闻窗外事”,整日沉浸在书本中,他成了村里人眼中的“书呆子”。

记者:这个箱子上面那个马列都是你贴的是吗?

王雄骥:是我贴的,两个图像是我最敬重的,白天照样劳动,只是利用间歇的时间打个盹,眯瞪一下,就是一到晚上下工之后点上小煤油灯,一看就看半宿,三四点钟天快亮了才睡觉,躺一会又起来了,那时候精力特别旺盛。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冷暖人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二21:50

重播:周三15:05

[责任编辑:杨易煊]

标签:北京 知青

2014-12-23冷暖人生 北京知青在陕北(下)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12/23/c1e97b23-d939-4eed-b28c-fff997592536.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