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河西走廊寻觅历史记忆断片
2010年05月22日 01:45 凤凰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行走河西走廊的过程中,我总是想起自古征战几人回的诗句,尽管那里并不是易水,但我在行走中,总是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歌。悲剧的英雄更值得后人缅怀,可惜的是,这一段历史被尘封了半个多世纪以上。

很多人都同意,这是一场几乎不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征战,是从一开始就注定将难于避免失败终局命运的西征。

董汉和先生认为,西路军的悲壮历史,一样是长征的延续,尽管是一次失败的战役,但失败的战役和胜利的战役一样是共和国丰碑不可缺少的部分,胜利是高耸入云的丰碑,失败则是丰碑底座深入地基的基石,没有基石,哪来的丰碑呢?

西路军,战死七千多人,被俘九千多人,五千六百多人被残酷杀害,被营救回延安四千多人,辗转回乡的两千多人,流落在西北地区的两千多人,被俘者经历了裂地惊天的屠杀,这一段历史惨烈悲壮,但长时期以来,它却一直成为历史的禁区,对这段历史的拨乱反正,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等待。

历史竟然是如此的迟钝,对一段悲歌音符和旋律的寻觅,竟要经过如此漫长时间的等待。

我们的走读,其实就是一次寻觅,寻觅历史记忆的碎片,寻觅幸存者发自内心的呼唤。这一种寻觅,其实也是在寻觅过程中,对当下社会寻找一个精神坐标和参照。那些被遗忘很久很久的历史,那些为了一个简单的信念和理想追求而无怨无悔的老人们,那些义无反顾,不屈不饶的一代年轻人们(除极个别之外,西路军将士平均年龄不超过三十岁),总会让我们找到了今天很多人的不是和不足。我们的走读过程中,每一次和老红军战士零距离的接触,总会让我们热泪盈眶,无法自己。

当下时髦的话语说,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走读河西走廊,走读西路军,寻觅那些幸存者,寻觅那些历史记忆的碎片,并试图作出新的链接和整理,我们才发现,西路军以及那一段悲壮的旋律,才是每每让人泪流满面的力量。

在兰州,和甘肃台总制片人刘总,在谈到西路军历史时,用了死士精神来刻画和描绘这一段历史的悲壮时,我深以为然。

“死士”和“死士”的义无反顾,这才是悲壮最贴切的注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杨锦麟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