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油画《开国大典》背后:中共两高层先后消失

2013年11月25日 10:52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1961年9月24日,毛泽东会见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会见中,蒙哥马利曾问毛泽东,主席现在是否已经明确你的继承人是谁?毛泽东说,很清楚,是刘少奇,他是我们党的第一副主席,我死后就是他。这是毛泽东公开对外宣布刘少奇是他的接班人。

凤凰卫视11月24日《皇牌大放送》,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1978年,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党史展览,油画《开国大典》成为展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这次展出的《开国大典》油画共有两幅,一幅是画家董希文的原作,另一幅是画家靳尚谊的复制品。但两幅画上的人物却不尽相同,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原作的画面上没有刘少奇。

油画《开国大典》背后:中共两高层先后消失

许戈辉:《开国大典》一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著名的一幅油画。1952年,37岁的董希文奉命创作这幅作品,在长4米、宽2.3米的巨幅画布上,董希文用他的画笔记录下了新中国诞生之日的历史时刻。毛泽东在主席台上宣布“新中国成立”,六位开国第一届国家副主席站在他的身后,他们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和高岗。

然而作品完成仅仅三年后,由于“高饶事件”的影响,上级要求董希文修改油画,将画面上最右边的高岗抹掉。由于这幅画在构图的时候,高岗挤在一边,本来就有局促之感,所以董希文认为,去掉高岗对构图反倒有好处。但那个时候的董希文不会想到,17年后他将再次奉命修改这幅作品,而这一次要求去掉的是站在画面中间的刘少奇。

1972年,董希文已经身患癌症晚期,在接到命令后,他的心情极为沉重,他认为一个画家应该对自己的作品负责,所以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能将亲手去掉的刘少奇再补上去。但是他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到那一天,也不知道这幅画还会不会再被修改,更不知道没有了刘少奇的中国政局将要走向何方。

许戈辉:在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湖南人不在少数,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和第二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就都是湖南人,两位主席的家乡仅仅相隔数十里。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乡的炭子沖,按照族谱,父母给他取名刘绍选。由于他在家中排行第九,便有了“九满”和“九伢子”的乳名。父亲对这个聪明善良的小儿子寄予厚望,也要求最严。

在重病去世前,他特意交代家人,要让“九满”多读几年书,将来当个好中医。“九满”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小小年纪,他便因为满腹经纶而被誉为“刘九书柜”。不过,他的志向似乎不是行医救人,而是济世救国。为表明心志,十几年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少奇”,寓意“少年有奇志”。

刘少奇的诗:小树两边栽,浓荫绿上階,他年成大树,便是栋梁材。

解说:这是刘少奇唯一一首传世的诗作,简单朴实的词句描绘出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志向,那时的他还是一名学子。

刘家在炭子沖是一户富庶人家,祖宅是一座由二十多间房舍围成的院落,父亲刘寿生对子女们的教育极为重视,在他看来,孩子们只要多读些书,将来一定会有出息。为了让刘少奇安心学习,母亲在院落的一角为他布置了一间书房。在这个宽约5尺,长不足1丈的小屋里,刘少奇畅游书海,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甚至通宵达旦。

为了让儿子能够按时休息,母亲每夜只给他半盏油灯,但刘少奇却想出了一个“借光读书”的办法。每晚前半夜,他都去自家的碾房里,借着碾房师傅工作的灯光读书,而那半盏油灯正好留到后半夜再用。为了不吵到别人,刘少奇读书总是默不作声,这成为他一生的习惯。

毛泽东的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解说:这是毛泽东少年时在外出求学前留给父亲的一首诗,它真实地描摹出那时包括刘少奇在内的一代爱国青年的心态和志向。15岁那年,刘少奇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玉潭学校,在这所远近闻名的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里,他接受了正规的西式教育,也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他将自己的学名“刘渭璜”改为“刘卫黄”,意思是“卫我炎黄子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篆字被他刻在床头。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民四条约》,这一不平等条约激起了全社会的反抗。消息传到学校,刘少奇和贺执圭等几个学生刺破手指,悲愤地写下“誓雪国耻”的血书。他们走出校门,与县城各校联络,组织了轰动全县的游行示威。

贺执圭(刘少奇同学):他当时身背“勿忘国耻”的大字标语,手执写着“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小旗,挺胸昂首,振臂高呼。演讲时,谈到亡国的惨痛,则痛哭流涕,谈到救国的理想,则慷慨激昂。他用激情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

解说:1919年,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一大批著名学者,思想家和革命家云集于此,他们通过演讲和文章表达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渴望。这一切点燃了刘少奇热情的革命之火,他决定出国留学,像先辈们一样去国外寻找救国的真理。不久之后,刘少奇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同任弼时、肖劲光等一批进步青年一道前往上海,在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为去苏联留学做准备。

刚到苏联不久,适逢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刘少奇等人见到了列宁,还聆听了他富有激情的报告。大会结束后,刘少奇等人被分配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学习。任弼时、肖劲光、张国焘都是他的同学。

张国焘:当我提起笔来,我就回忆起46年前,我在苏联第一次见到的那个青年人的严肃面孔。当年,饥馑正席卷苏联,甚至一些共产党员虽然公开表现是气宇轩昂的样子,但私下也在嘀嘀咕咕,但这个高个子青年,长得瘦削白净,却能忍饥耐寒,没见过他有什么埋怨或沮丧的表现。

解说:当时的苏联,国内物资贫乏,国外强敌环伺,尽管政府给了这些远道而来的中国留学生同苏联红军一样的最高待遇,但他们的生活还是十分艰苦。

肖劲光:红军的待遇每天也只有一块像两个手掌合起来那么大的黑面包和几个土豆。早上切下一块面包,中午就不敢切了,否则晚上就没有吃的了。

解说:就在刘少奇等人在东方大学学习期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同年冬,东方大学中国班开始建立党组织,刘少奇与几位同学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刘少奇任中共旅俄支部委员,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

许戈辉:1922年元旦,东方大学组织新年联欢会,要求在校的各国学生都要出一个节目。中国班排练了一出有关罢工的独幕剧,刘少奇扮演的工人角色是一个流着鼻涕,穿着破烂衣衫,耸着肩膀的人。有人指出这种扮相不好,但是刘少奇却认为,中国的工人苦难深重,应当就是这个形象。多年以后,在回忆这次演出的时候,刘少奇说,这虽然是一次舞台艺术创作,却成为他从事工人运动,组织无产阶级开展武装斗争的契机。

1922年初,尽管刘少奇的学业还没有完成,但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已经展开,组织决定让他提前回国。从1906年读私塾算起,直到回国,刘少奇在求学救国的道路上整整走过了15个年头。

青年刘少奇领导罢工 只身赴会与资本家谈判

1922年初,刘少奇奉命回国,到上海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工作,“劳动组合”一词源于日语,就是“工会”的意思。后来刘少奇回忆说,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还不知道有“工会”这个名称,“劳动组合书记部”就是中共最早的领导工人运动的机关。不满24岁的刘少奇在工作中充分表现出了思想敏锐和富有组织能力的才干与胆识。

1922年夏天,因奉命去湖南参与工人运动,刘少奇与毛泽东会于长沙,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毛泽东提出了“哀兵必胜”的罢工策略。随后,刘少奇前往安源,由中国共产党人掀起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即将到来。

《皇牌大放送》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21:40-23:00

重播时间:(周日)06:00-07:30 16:00-17:3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刘少奇 董希文 高岗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