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白明:瓷器包容整个东方审美哲学 器虽小而容天下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7月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所有广告牌,公车站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白明。没有高声“呐喊”的社会性,他用宋代的“文质”介入当代,结合传统与现代,走进法国赛努奇博物馆,看他如何用东方打动西方。

解说:虽然追求过“画刺激画面”,但令白明有更持久表达欲望的却并不在这里,因为学习陶艺的专业背景,古代艺人在造器之外传达的哲学让白明钦佩。而在细心品味宋代瓷器的时候,他从中感受到了一种令人震撼的安静气质,宋代那种安静高贵的美学,也就成为了他所追求的表达。

王鲁湘:在白明的艺术中间,我们没有看到,没有这种东西,而且非常安静,非常平静,非常深远,非常宁静的这样一种,所谓我们东方人的一种品质,是不是这种东方性,更符合您对于东方艺术的一个了解?

马埃尔·贝莱克:我知道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也有一些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家,比如说吴道子,但是白明除了您讲的这种东方性和很宁静以外,我很重视的一点,就是他的表现手段,有时候其实是很西方的。比如说他用的这个材质,是非常西方的,但是他的历史观他的思考,就是说他的根基是非常东方的,他认为这种东方性,不是表浅的这种东方性,而是更深层次的东方性。另外白明的这些文化虫洞,因为虫洞这种本身,它在物理性上,就是给人家就是看到一种,就是纸张上留下来的,这个小洞的客观性,但是从思想上来说,很多历史都会被腐蚀,或者说文化会被侵入。他的作品有很多,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在里面。

王鲁湘:也正因为这样,就是他的当代性和他的东方性,做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优雅的一种结合,所以你们选中了他。

马埃尔·贝莱克:完全正确。对我而言,白明跟其他人不一样,或者说他的一个特征,就是他是扎根在文化里面,而不是一个表浅的表现中国文化,扎根在文化里面以后,其实开出来的这个花,或者说结出的这个果是完全新的,全部是重塑过了的。

白明:瓷器包容整个东方审美哲学 器虽小而容天下

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馆长,克里斯蒂娜·清水女士,专门从事陶瓷艺术研究,正是她在广东的一次展览上“发现”了白明。法国人钟爱陶瓷艺术,18世纪后期就超越德国,成为主宰欧洲陶瓷艺术的盟主。在欧洲的艺术界看来,陶艺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更是衡量一个国家艺术的标准,如中世纪的英国、西班牙、意大利,都有过陶艺的辉煌期,那么在清水馆长的眼中,作为瓷器之国的中国,陶瓷中又承载了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克里斯蒂娜·清水:首先,我觉得陶瓷里面,非常美的这个阶段——宋瓷完全地体现了中国审美的最高情趣,就是简约。之后的元代清代都有非常优秀的陶瓷,在中国的陶瓷史里面,可以读得出中国的一些思想,这是非常复杂的。陶瓷的文化基因里面,也承载了中国与外族的交往史和一部国际历史,比如汉朝、唐朝与外国有非常丰富的交流,比如波斯的西方国家、欧洲国家,当时都是以陶瓷作为商品贸易,来交换、交流的,它(陶瓷)就是在文明中间,在不断地交流和交融的一个过程中,见证了中国文化吸收外来文化,向外面走出去的一个过程。

解说:无论是宋代五大官窑,又或是元青花,我们都能看到中国古代匠人的制瓷水平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那么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陶瓷是否还有着表达的空间呢?

克里斯蒂娜·清水:我觉得这对当代艺术家,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当代的陶艺家,一定要更充满激情,因为这太有挑战,所以他们应该用激情来做这个事情,所以如何不去复制自己的过去,如何不去复制传统的这些器型和纹饰,成为了很重要的一个挑战。

解说:今天在景德镇,瓷窑里还在继续制造着原创的作品,然而这些陶瓷作品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对古代瓷器的形状与图案稍作调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出现一代具有创新性的陶瓷大师,白明便被视为中国当前陶瓷艺术复兴的领头人物。

白明:只有陶瓷它是真正具备中国人很讲究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而这个又是人造之物,这才是神奇之处。所以金木水火土加人的智慧情感,对实体和空的理解,赋予了中国的陶瓷美学里面最智慧的那一面,而这一面往往被西方人所忽略。西方更多的是看到外在的,看到外在的它的形、它的色,而很多人却忽略了,是什么样一个民族,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时期,在引导着、发明着一种新的东西,而这个东西竟然是追寻于类玉的那种感觉。实际上瓷它追求类玉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包容了整个东方的这种审美哲学的伟大的综合性在里面。说白了就是,器虽小而容天下。

解说:白明的陶瓷作品瓷质温润如玉,单纯中不乏精致巧美,敏感的艺术家对材料的“表情”和语言有着独特的感悟,在白明看来,有时是艺术家发现了材料的“情感”和“美”。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材料引发了艺术家的灵感和创造力。

白明:就像是很多人谈博伊斯,谈这个谈那个,但是博伊斯用黄油做的作品,如果没有他的生命体验在里面,他绝不会用到黄油,那么我的理解就是,当别人在去用黄油的时候,你除了抄袭他的表象以外,你真没有博伊斯那种发自内心,用一个生命感知黄油带来的它的能量和呵护,因为博伊斯就是靠着黄油活下来的,他本来会冻死。所以那种黄油的这种热量,那种磁性,那种独特的这种充满能量和牺牲精神的这种材质感,只有他可以表现得那么感人,你别人再去学,它就变了。所以我是觉得中国在表达抽象艺术的时候,有一样东西是避不开的,那就是你作为一个东方人,你怎么样能够把彩陶当中五千年前中国人就拥有的抽象的感知,和宋代瓷器里面那更加精简的极简主义的抽象,如何在今天变成一个丰富多彩,可是它的美学含义照样是那样安静的抽象。

王鲁湘:这就说到文化的DNA的问题。

白明:对。

王鲁湘:文化基因。

解说:白明用中国的基因,兼收并蓄西方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为自己的艺术、美学理论和历史服务,他也证明了中国艺术可以将创新与传统相结合。在法国展览期间,赛努奇博物馆还邀请白明在法国举办了讲座。那么这位中国的艺术家,他又会对法国的同行和观众说些什么呢?

白明:中国人的艺术是身边的艺术,我非常希望我的这个讲学和讲课,不仅仅是只介绍我的艺术,我希望通过一个艺术家的个人的体会,告诉法国,一个有教养的中国艺术家,他通过一种材料,获得了很多感知。他怎样认识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国人身边的艺术,是这个民族整个的历史之中,不至于断流的根源,是因为我们相当多的艺术,是身边的跟生活有关的,只有这样它才不会断流,只要是其他的很难说,甚至很多宗教的,都被另外一种宗教清洗一遍,很多我们见不到了,我们只是从传说里面知道,这一个城市曾经有过什么辉煌,最后没有了。但是你很少听到,所有的生活的这种艺术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然我所说的当然更多的还是古代文人里面相对有文化,相对有感知力的人,有能力的人才能拥有的,他们已经是把这种艺术变成了生活身边的,所以才会有我们说的很多很多中国讲究的东西在里头。所以它才不会断流。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们的艺术更多的也是还是身边的艺术,并没有完全走进博物馆,仅仅供人家瞻仰,是这样。

王鲁湘:作为一个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艺术家,一个并没有在法国接受教育背景的艺术家,却能够被法国的国家博物馆看中,并挑选来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艺术交流的一个艺术家,在法国的国家级博物馆进行展览,这在中法交流史上,在中外的文化交流史上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我把它叫做白明现象,这个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文化大观园》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王鲁湘【主持人专区】

首播:周六1845

重播:周日1402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江山]

标签:白明 赛努奇 当代艺术家

人参与 评论
2014-08-01文化大观园 白明瓷器法国行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01/950aad91-59b9-4f85-89f0-fbf902474312.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