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美术60年:中国人的群体记忆
2009年10月10日 10:34 】 【打印共有评论0

范迪安:城市化进程,都市化。

王鲁湘:高楼大厦,一栋一栋拔地而起,而这个现代的形态下面的真正的劳动者、创造者。

范迪安:真的是,是农民工。

王鲁湘:非常,一个个很朴实。

范迪安:所以这里面,还有些这样的作品。这边。

王鲁湘:这个,看一下这个。

王鲁湘:张晓刚的《大家庭》,可以说是他非常具有标识性的,很强烈的,完全跟他一种身心的生活都不能分开的一种情结吧,给它放在一起。

王鲁湘:张晓刚的这个所谓《大家庭》系列,摆到60年的展览系序中间,可能它有一些意义的解读,可能就更清晰了,在这里的话,整个60年的这个展览,其实是它的一个背景了。它这个上头的这两个人物,在某种意义上是张晓刚的父辈,等于现在是儿孙辈来和父辈,甚至是祖辈来做一个对话,我儿孙看你们的历史,是吧,他这个中间,他当然有他的一些想法,这些想法很含蓄,但是他也通过某些符号性的东西,表达他的一个意见。你看他这里的红线。

范迪安:对,他始终贯穿了一些。

王鲁湘:始终贯穿这种红线。

范迪安:这一种东西是今天。

王鲁湘:这个到底怎么解读它,是吧?

范迪安:我想只能说,如果他只是纯粹画了这么一个照片中的感觉,好像还不够于,把他这个“我”,能够放进来。这些东西就是画家的这个“我”了。他用今天的这样一个无意识的线条,介入了这段历史,介入了这个画面,所以也就干扰了一下这个画面,使得这个画面要从历史中来到当下,我想这个是,能够看出来。

王鲁湘:总的来说,这个展览,我认为是非常成功,那么观众的反映程度如何?

范迪安:我想首先是观众量确实是超过我们意料的,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这个观众的结构非常有意思,它真的是好几代人都同时走进这个展厅,很多观众,我觉得确实在这里,要么发现了,伴随他自己成长记忆的作品,要么有一种新的发现,哟,原来美术上还有这些一些作品,特别是对一些年轻的观众,比如大学生观众,他们可能真的不太了解新中国的美术史,他们这次突然发现,有这么多作品可以跟他们这么近的距离,让他们去阅读的时候,他也极大地增长了一种美术阅读的兴趣。当然了,一个展览它也不可能说都是尽善尽美啊,有些方面,我们还觉得有些遗憾,比如就一些经典作品或者说一些重要作品来说,还有一点小的这个遗漏,比如说《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借不出来,就不在其中,对,我们在整个的展览的策划案上,一开始就把它摆进去了,但是在实际的寻找这个作品中,还是遇到一些难处,以至于在开展之前,还没能够借到这件作品。

王鲁湘:包括像齐白石画的一棵万年青,然后写上篆书“祖国万岁”这幅作品,也没有找到?

范迪安:哎呀,鲁湘先生,我们真是心有灵犀呀,在我的策划案里面,一直到最后,我仍然没有放弃对这幅作品的寻找、期待,也不断地派人去联系,去寻找,但是都没有下落。而且这件作品,当时就是要摆在跟哈琼文的《毛主席万岁》相对应的《祖国万岁》上,我想这两个万岁,确实是一代中国人曾经由衷发出来的心声,到今天这种心声,也仍然在我们心中。

王鲁湘:对,我想我们这个节目播出以后,也许能帮助我们去寻找这幅画的行踪,是吧?好,谢谢,谢谢范馆长。

范迪安:谢谢。

范迪安:这个自行车,这幅漫画有意思啊,

王鲁湘:这其实又是我们中国人生活中间,一个普遍的群体记忆。

范迪安:我觉得这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写。

<<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zhenghf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