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您的这番话很让我感动,因为您这是把美术作品和您的人生成长的经历,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然我想不是每一个观众都能像您这样有感觉,但是正如你说的,确实,许多作品在过去每一个历史时段,都随着它的传播,真正可以说深入人心。你想从1950年代开始,我们的年画,宣传画,包括连环画的这种普及的发行量,这大概可以称之为世界美术史上的一种中国奇迹。对。你想新中国成立之后,当时为了实现一种,对于国家、对于新的社会的这样一种气象的宣传,所以形成了新年画的创作,组织了一批当时最好的画家。最优秀的画家是画年画的。
王鲁湘:这里,李可染的。
范迪安:北海,现在北海这边都是房子了。
王鲁湘:房子了。
范迪安:当时这是燕京几景之一的北海。李可染大画家,画劳动模范游园。何孔德所画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珍宝岛事件。
王鲁湘:正好珍宝岛事件刚刚爆发。
范迪安:爆发以后。这张画印了很多。后来我看到原作时,我也想,这画就跟原作。
王鲁湘:差不多大小。
范迪安:差不多,印刷品跟它差不多大小。
王鲁湘:差不多大小。
范迪安:所以他这个技法当时非常熟练,你看这个雪中的这个倒影,唰唰几笔,非常地舒畅,就画出来了。临摹的时候,揣摩老半天,这个枪怎么这样透视进去。这个都是大画家画的。大画家来画宣传画,所以他一出手就是厉害。
王鲁湘:就厉害。
范迪安:画得很爽,我们当时讲。
范迪安:这个年画的话,为什么叫新年画,我想中国年画古而有之,但是过去的年画主要是吉祥、去灾,是这种祈福,是这样一些主题,但是新年画是现实的。
王鲁湘:劳动模范,大量的劳动模范成为新年画中间表现的题材,工人、农民、解放军、士兵,成为年画中间的主角。
范迪安:所以我想这些现象,看上去是美术现象,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文化的现象,社会现象。艺术家自己放下架子,把自己也跟老百姓一样去感受,去生活,但是他还要回到他的艺术创作的那种思维和思考中。
王鲁湘:其实20世纪,我们中国的整个的历史有一大主题,叫做启蒙。启蒙,是吧?所以我们的美术家在某种意义上,是归于知识分子这样一个序列里头,这样一个阶层里头,他们就承担着20世纪一个重大的历史主题,也就是用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启蒙,或者是新启蒙。你看我特别注意到1950年代,有相当多的关于识字的这个主题的作品。大家都在画,就是当时候,就是怎么样地消灭文盲,让老百姓人人都识字。
范迪安:是这样的,而且起初还都是名作啊,那是姜燕的《考考妈妈》,《儿孙读报》,《婆媳上学》。你想我今天早晨我还在看,陪领导在看这幅画,我还在想,这个婆媳关系能够进入美术,这大概也绝无仅有,这个婆媳关系你怎么画,这是很难画的一个抽象的概念,他用《婆媳上学》,他用一种社会关系把人和人的关系连起来了,这大概是中国美术,我觉得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文化的属性。
范迪安:当然中国画,正如你说的,就是比较难选了,有的是属于老经典。
王鲁湘:经典作品。
范迪安:对,经典作品,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你想1955年,我经常看到这种画我就感慨,那时候我那一年出生,你还没出生。
王鲁湘:对,我还没出生呢,我要一年以后才出生。
范迪安:对啊,这个蒋兆和也好。
王鲁湘:蒋兆和的这幅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zhengh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