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掌门人郑欣淼细数两岸故宫交流障碍
2010年08月30日 11:03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本期《问答神州》吴小莉专访北京故宫博物院“掌门人”郑欣淼。回望历史,由于战争原因,故宫文物经历过抗战时期的辗转南迁,又由于国共内战,国宝分居两地,两岸故宫各自向前发展着。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故宫合作交流成为必然趋势,北京故宫也是几次应台北故宫之请,借出文物供台北展览。但台北故宫文物60多年来却未曾踏上大陆的土地,者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郑欣淼认为两岸故宫交流有两大障碍,一是合展署名问题,另一个是司法免扣押的问题。郑欣淼表示,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对台北故宫能支持的都会支持。

凤凰卫视8月28日播出“《问答神州》之郑欣淼(上集)”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小莉: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里曾经住过两家人,一家姓朱,一家姓爱新觉罗,这里就是皇帝的居所,紫禁城。

公元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神武门的门洞上悬挂起了一块匾额,上书“故宫博物院”。从那天起,昔日皇宫首度向公众开放,两天之内就有5万市民拥入紫禁城,真正是“皇帝前脚走,百姓后脚来”。直到今天,故宫博物院已经走过了85年。

郑欣淼提议下两岸故宫重走昔日南迁路

前不久,我也来到了这片曾经的禁地,穿过游人如织的御花园,推开一扇并不起眼的院门,等待我的是我今天的向导,也是我们这次问答的嘉宾,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

郑欣淼:你好你好小莉。欢迎。

吴小莉:谢谢,谢谢您邀请我到故宫来。

郑欣淼:欢迎。

解说:郑欣淼,1947年生出生于陕西,2002年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解说:建院85载,他是故宫第五任掌门人;时隔60年,两岸故宫首次牵手。

郑欣淼:周院长跟我说,我再一次来(北京)我要上那个文渊阁上面楼上再看一下。

解说:有人说北京故宫有宫无宝,他并不以为然。

郑欣淼:我把这个算进去,我还发现了一批叫乾隆御稿。

解说:对于故宫和她承载的文明,他呼吁人们用温情和敬意对待。

郑欣淼:我说这不能怪外宾,不是人家提出来非要这样,是我们自己来这样设定的。

解说:郑欣淼主政故宫。

吴小莉:这个院子本身也很有特色,它就本身是一个戏台,因为漱芳斋好像是清朝时候看戏的地方。

郑欣淼:对,它这个地方整体这一大片,重华宫(区域)这都属于,这个地方属于乾隆皇帝改建的,重华宫是他当皇子的时候的地方,他当了皇帝这个地方其他人轻易就不能用了,所以他经常在这搞一些文化活动。因为乾隆皇帝是一个艺术素养很高的人,他搞的一些聚会啊,写诗啊,和大臣唱和啊就在这个地方。

解说:乾隆年间,每至逢年过节,皇帝都会在漱芳斋与家人和密臣欢聚。而在漱芳斋的后殿还有另外一个小戏台,取名“风雅存”,是专门为皇帝和太后进膳、赏戏所用。郑欣淼告诉我,自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后,漱芳斋就一直被用作接待故宫贵宾的地方。

郑欣淼:你看到这个百宝格里面放的这些这都是清宫的藏品,也有人问是不是假的,代替的,我说这不是,代替的文物成本可能还更高。

吴小莉:但是多宝格本身这个架构是清朝的。

郑欣淼:是,是。

吴小莉:这个木架都是清朝的。

郑欣淼:都是的,这都是清宫的东西。

吴小莉:我们第一次到一个地方采访,告诉我们这不能随便坐那不能随便碰,因为都是文物。

解说: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主要是来自清宫遗留下来的历代宫廷传世之宝。而这些珍宝的命运,也始终伴随着国运与时局的变化而动荡起伏。

1933年,为了躲避战火,国民政府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那一年2月5日的深夜,第一批南迁文物从故宫神武门广场起运,随后离开北平一路南迁、西迁、东迁及北归,经历了15年之久的颠沛流离,也因此,有了北京、台北两个故宫博物院的局面。

2010年6月,故宫博物院建院85周年前夕,两岸故宫人员重新踏上了当年的文物南迁路,而这正是缘于郑欣淼的提议。

郑欣淼:我是去年有一件事对我很有启发的,这个故宫(南迁)的文物我们大家都知道,最后分三处存放的,在这三处里边放文物最多的是(四川)安谷,安谷这个地方啊,它有个农民,一个姓王的一个农民,他已经70来岁了,他做生意赚了一些钱,他用这些钱就投入这个办了一个纪念馆,就叫故宫国宝南迁陈列馆。我就想到,我说一个对故宫文物南迁在民间的这个认知的认可的程度,而我们故宫博物院缺乏这么一种对它的应有的重视,这是我受到的一个,一个启发。去年的10月份我在台湾的政治大学讲演的时候我说到这一件事,由这件事开始我就提出,今年我们要搞一个重走文物南迁路的活动,我们邀请台北故宫的同仁参加,

解说:战火纷飞中,上百万件故宫文物,历时15年,辗转大半个中国,绝大部分毫发无损,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主持人:好几次刚离开一个地方,原来储存的地方就被炸了,所以就是很多的惊险就发生在当中,也有人在问这次的南迁这么长的时间,究竟有没有文物损失,损失的严重吗?

战火纷飞国宝南迁中确有部分损失

郑欣淼:有损失,肯定有损失的,损失应该比较起来不算大。比如说突然在陕西的宝鸡,他这军人突然一个人拿个手榴弹

主持人:手枪走火。

郑欣淼:手榴弹突然掉到地下给爆炸了,他人不仅死了,也受到一些,文物也有,个别的也有(损伤)但所幸不是很大的。所以一些人经常见我说,说是老郑你可能在故宫你就吹你的故宫的文物,就那么好,这中国这么大,博物馆这么多,出土的东西这么多,就好东西都在你那。我说不是这样的,不能这样看。首先我那存的,包括台北存的都是好东西这应该承认,同时我这一批文物,在我们民族危机的关头,它和我们的民族共命运,多少人为它进行了保护,所以我说因为它有这么一个抗战的历史,给故宫的文物附加了它这个这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那你其他的文物,你相比之下,你就是不能和故宫文物相比。

解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南迁的故宫文物陆续回到南京,然而这批文物的征程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在3年之后,又被一分为二,从此在北京和台北隔海相望、各自前行。

郑欣淼:他们坚持叫“国立故宫博物院”,我们当然是不同意。

郑欣淼曾建议两岸“三希”合展,因时机不成熟故未成行


郑欣淼:紫禁城大致它这样,它是分两个部分,这是一个,这是一个分界线,这前面叫前朝。皇帝真正的办公是在后边,包括他的住宿,寝宫,但是从雍正皇帝以后,雍正就搬到养心殿了,这也成了定制了,雍正以后的包括乾隆啊,包括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这个把他赶出去的时候,1924年的11月5号他离开的时候也是从这个地方。

解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的那天,仓皇之中只来得及选择一样文物带走,而这件文物就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曾经是乾隆皇帝最为心爱的至宝。不仅如此,乾隆还把养心殿西暖阁改名“三希堂”,将《快雪时晴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一起放置在内,时时赏玩。

如今,养心殿里的三希堂依然保留着当年的样子,而“三希”之首的《快雪时晴帖》在飘泊了大半个中国之后来到台湾,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吴小莉:2003年我就在,就在这个漱芳斋接受过一次台湾的媒体的联合采访,当时我提了一个,能不能我们两岸故宫的在联合展览上,我们把三希堂,我们所谓的“三希”,三件书法作品,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就拿来这样三件东西,或者先在台湾来展出,或者先在北京展出,当时我就想,我说能不能作为2005年建院80周年的我们两院之间的一个合作,但看了当时的条件是不成熟的。

吴小莉:除了向媒体说以外,有没有向台北故宫正式咨询?

郑欣淼:没有,没有。

“雍正这个老头儿”让分隔一甲子的两岸故宫走到了一起

吴小莉:郑欣淼告诉我,60多年来两岸故宫虽然没有正式的来往,但在私底下还是有沟通交流。2004年,时任台北故宫院长的石守谦曾经派人拜访北京故宫,讨论加强两岸故宫交流合作,双方当时还拟定了一份“合作意向书”。但是后来由于两岸之间的政治气氛发生变化,合作也就搁置了下来,直到2008年。

《问答神州》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吴小莉[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六 18:15

重播时间:周日 01:40 周日 11:4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徐谭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