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齐平:是的,没错,我们知道这次金融海啸最严重的是2008年的9月到2009年的3月,然后从4月以来到现在今年上半年基本上都是往好的方向走。但以前我也讲过,这好的方向走很可能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就是政策产生的效果,由于各国都在采取猛药政策,总是要产生效果嘛。第二就是企业经过一段震荡之后,它要补存货,补存活就带动了需求。可是你要这两个效应基本深如果没有其他的效应补上取得话,它就会到时候会慢慢消失的。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开始慢慢消失了,世界需求又开始减弱了。
美救经济唯一办法:续印钞票
姜声扬:那现在各个国家还有没有政策法宝呢?
石齐平:坦白讲很难,的确很难。你看嘛,货币政策已经用尽了嘛,利率已经降到底了。财政政策已经用尽了,因为债台高筑了,不你说你现在还能干什么,我告诉你,神仙也想不出什么办法。神仙唯一能告诉你的办法就是印钞票,就是美国所讲的再度地采取第二阶段的宽松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印钞票印出来干什么呢,你印钞票出来买它印出来的国债,自己再自己解决,是不是,然后买企业债或者是直接给企业供给,让你们拿去花,就这样。
杨娟:但这样下去,总不会是个办法吧。
石齐平:当然不是办法,但是它反正就是饮鸩止渴,那么现在这个情况之下,我还不担心这个办法。我现在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了,这么下去它怎么办呢,好这个不谈。美国同时是一个最大的军事强国,这两个身份集于一身,我想我们大家心里面还得有点准备和担心才好。
姜声扬:我们关心美国的经济,我再来关注一下中国这个房屋的空置率,因为日前有一个数字出来,它是6540万户的空置率这么高,当然被相关部门给否认了。但是中央电视台也派了记者去实地到北京近郊去采访结果发现,有空置率达到70%已经以上。还有一些报导指各地还出现不少的“鬼城”,空置率达到将近90%,石先生这些数字可不可靠?
空置:是房屋政策及宏调的基础
石齐平:这样子,空置率的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再来谈一次。北京方面的电视台去调查,我觉得这个动机是好的,但是我看了新闻,它说调查的市郊,我想这个数字不可能真正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为什么,市郊多半是别墅,就是别墅买了以后未必就要住的。
但是不能因此说这个问题就不值得重视,刚才讲6540万户,最早我是看到国家电网,它是根据660个城市,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面看看他的电表它的读数,居然发现了这么多零,所以这个呢,我觉得是可以参考的。但是呢没多久它又否认了,否认没有问题,这个数字你说不正确,但是你应该提供一正确的数字吧,你总能有个正确的数字给我吧,对不对?
杨娟:对于这些“鬼城”,有关“鬼城”的报导,您怎么看呢?
石齐平:“鬼城”我知道很早以前就有了,全世界都知道,《纽约时报》报导过得,因为内蒙有个非常有钱的地方,叫做康巴什,康巴什也许你不知道。它是一个三万人的一个小城,结果一个小镇造了一个100万人的大城。白天无所谓,晚上看起来阴森森的,所以叫鬼城。
我以为只有一个康巴什,结果看最近的报导,还不只一个康巴什。这问题就来了,就今天的中国房屋政策该怎么定,你今天缺乏各种具体的资料,空置率也搞不清楚,供地,今年一共供多少地,造这少平方米的房子,这个数字都要有准确嘛,你没有准确。
中国大陆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同意,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然后我说没有准确的数据,就是没有科学的根据来制订政策。所以我觉得这个必须要做,国务院必须有指示,赶快找正确数据。前几天香港的《信报》有一个社评我觉得写的很好,认为国务院应该成立一个房屋低产委员会,作为统筹的工作,我觉得可以参考。
杨娟:我们再来看最近的《瞭望周刊》报导说正在修建一条昆明到缅甸而且是进一步延伸到印度的公路。另外中缅的油气管道也是在今年的6月份将会开工建设了,会连接缅甸西部的深水港和中国也是云南昆明。您以前在节目当中也一直说中国不但要出太平洋,而且要出印度洋,那刚才讲到的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出印度洋的做法?
云南通印度洋:密度经济学
石齐平:就是,因为今天我们都注意到最近有两个消息。一个就是你刚才讲的,中缅中间的公路,另外还有中缅之间的油气通道,现在打算正要建。另外还有一个中巴之间的铁路也要建,巴基斯坦,这都要出印度洋。中国为什么要出印度洋,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分散马六甲的困境,因为中国太多的80%的石油和60%的资源都是通过那个,所以不能够不把它分散。
但,我今天要谈的除了分散马六甲困境之外,还有另外个重要的考量。
杨娟:什么样的考量呢?
人口密度越高市场越巨大
石齐平:那就是我要提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密度经济学。什么叫密度经济学,就是人口密度的意思,你要知道人口密度代表了一个市场,人口密度越大,市场越大,市场越大商机越大。
姜声扬:您的意思就是说,将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和密度最高的两个国家,中国跟印度经过中缅通道把它打通任督二脉变成一个巨大的市场,是这个意思对吧?
石齐平:这个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但是实际上没有一个通道把它结合起来,现在这个通道您刚才讲的中缅通道从云南到缅甸北部,然后到印度恒河流域,然后再经过印度北部到巴基斯坦。大概这条路基本上海拔都在1900公尺以下,四季不受影响。这一条连下来以后,中国跟印度两个加起来是个30亿的大国,30亿的大国1400万平方公里,我就是我刚才讲密度经济学,这里面商机太大了。
你要知道中国跟印度是两个世界上现在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现在中国的贸易大概有1/3要出印度洋的,没有多久以后,估计按照这个趋势,所有的贸易大概有2/3要出印度洋,到那个时候,中国就变成真正地地道道的两洋国家,既出太平洋又出印度洋。
中印互通促进两国交流
姜声扬:很有意思啊,除了分散进出口之外,除了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密度市场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的意思?
石齐平:对,你刚才讲,分散起初口避开马六甲风险,再加上密度经济学这已经是非同小可的。可是还有第三条更重大的意义,更重大的意义就是,我们都知道中国跟印度,所谓现在大家都关注这个龙象之争,这个龙象之间的关系很暧昧很复杂。似乎中间又友又敌的,这里面很糟糕,为什么呢?因为中国跟印度从来都是两个历史大国,但是缺乏了解,缺乏了解的很大原因就是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就是青藏高原。几千年来不同往来,你怎么能产生好的感觉呢,所以我说尽快把这条路打通,让中国跟印度尽快能交流,尽快能了解,化解两国之间不必要误会。这样子,我觉得这通过的意义就来了,所以我说中国出印度洋其实它有两个含义,第一是中国出印度洋来,更正面意义的含义中国出印度洋是建立中国跟印度之间更多的认识跟友好关系。
杨娟:其实我们也看到近年西方的舆论对中国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了。那么最近一段时间有两个论调是有关于中国的,一个是中国自信论,另外一个是中国责任论。那么西方是怎么看中国的,中国又应该怎么样来面对西方呢。
“中国责任论”之后“中国自信论”
姜声扬:最近西方媒体还有政策界讨论中国的频率是越来越高了,而且似乎是主要围绕在两个中心思想。
杨娟:对,没错,其中一个就是中国自信论,另外一个就是中国责任论。石先生,您怎么样来解读这种现象?
石齐平:中国责任论我们好像过去曾经提到过一些,当时我评论的一个重点就是放在我们中国怎么去面对西方这方面的挑战,我要怎么去辩解,然后我还强调中国要怎么去反省,为什么西方会这样?今天我们谈“中国责任论”,一般来讲,就说西方国家说你是储蓄大国,你要负储蓄大国责任,你是债权大国你要负债权大国责任,你是外汇大国要负外汇大国责任。
姜声扬:排放大国。
石齐平:排放大国还有耗能大国一大堆,所以我想今天换另外一个角度,就说为什么西方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对中国针对性这么强的言词。
中国越鉴定自信西方越担忧
姜声扬:什么是“中国自信论”?
石齐平:“中国自信论”也是最近我们访谈节目里第一次谈,中国自信论也是最近西方政策界舆论界所出现的此起彼落要求中国,指出中国为什么会。我随便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就是华盛顿邮报有个记者叫JohnPomfret,最近他连续写了好几篇文章。其中有一些,他专门提到一个崭新的强大的中国开始以言词跟政策来挑战西方国家。中国刺耳的声音,引起了西方政府跟分析家的注意。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吴芮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