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集体焦虑”从何而来
2008年12月24日 19:1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什么样的教育是完整的

梁文道:大学招生的时候,考大学都得看这个的,你成绩好那是当然,在成绩好之外你有什么过人之处呢?就看你对社会有没有责任感,你对社会有没有服务。

窦文涛:哎,对,我就是有的朋友啊,他的孩子在美国读大学的,经常孩子跟他说要去非洲,去什么考察。

梁文道:许子东的女儿不就也去做什么义工吗?

窦文涛:许子东的女儿就是嘛,动不动就说,爸爸我要到非洲,爸爸你给钱,我要到非洲去考察,是吧?

梁文道:对,对。

窦文涛:帮助什么艾滋病人等等。

梁文道:对,对。

窦文涛:就有很多这种事情。

朱大可:这个就是完整的教育,人文的教育就是这样一个框架。而我们现在变成单一的成绩,分数教育,最后他的学生形成的这个人格必然就是不成熟的。

梁文道:对。

朱大可:他在其他地方没有发育,在道德上,在自由的思想上、独立的精神上面,他完全没有发育,是萎缩的。

窦文涛:嗯。

朱大可:而如何对付考试这种技巧,包括剽窃、抄袭,是吧?拍老师的马屁,把老师搞定,把分数就给我了,是吧?

窦文涛:他怎么把老师搞定?

朱大可:这有各种各样的机巧啊,请老师吃饭。

窦文涛:学生请老师?

朱大可:谢师宴这个是普遍的现象啊。

窦文涛:那老师就去啊。

朱大可:家长想办法请老师啊,这很正常,从小学、幼儿园就开始了。

窦文涛:我的天。

朱大可:这是普遍的,就是完全是潜规则,就是教育领域的潜规则,是吧?

窦文涛:这将来长大了到社会上都是小人精儿嘛。

朱大可:都是小人精,小孩儿从小就学会怎么样投机取巧。

梁文道:察言观色。

朱大可:察言观色,他学的是这套东西,而不是真正的培养自己的真正的、真诚的那种道德,然后会说两面话,人格是分裂的。

窦文涛:哎。

朱大可:价值当然也是分裂的,人格也是分裂的。

窦文涛:对,我见过一些孩子,其实对他来说啊,什么学校啊、父母啊,是个刚性的,他没法抵挡,于是他变成不加思索的说假话。你跟他接触啊,他很少袒露内心真实的想法,面对你说个什么,他总是哎呀,好好好,他只希望你别骂我,咱们平平静静把这个事抹平了完了。

梁文道:因为考试某时候某些科目,你想想看,有些科目你说学生是不是很认同他自己的答案呢?他因为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他不会有很真诚的认同,又或者其实他并不认同,但是他知道考试就得答这些,对不对?

窦文涛:嗯。

梁文道:所以,他越考不就越虚伪吗?就是成绩越好就越虚伪嘛。

朱大可:对,对。

窦文涛:说白了,一切就是标准答案。

梁文道:对啊。

窦文涛:是吧,做人都得按标准答案去做。

梁文道:对,没错。

窦文涛:但是老聊美国大学,我说是不是中国的也确实是形势困难,就是说你找不到工作就变成一个特别大的压力,超过了一切其他的,说咱们可以悠闲的下来进行人文的这种陶冶,这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呢?我现在觉得真是挺担心。

朱大可:我觉得人文陶冶有独立的能力,很多东西可以在岗位上去完成的,就是说他到了这个岗位很快就学会了,不需要你在学校里学。

窦文涛:哦,实用的。

朱大可:对,而学校里关键是你的能力。

梁文道:基础能力。

下一页:窦文涛:面对完全无法预测的未来 只有练内功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