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集体焦虑”从何而来
2008年12月24日 19:17凤凰网专稿 】 【打印

主持人:窦文涛         
本期嘉宾:朱大可 梁文道     
本期话题:中国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窦文涛:《锵锵三人行》。大可兄、文道兄,昨天咱们就从这个学生打小报告,互相之间打小报告,一直扯到那么大的话题,说大学的使命和精神到底在哪儿?而且你昨天还聊到,就是说美国大学里,这个大学好像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我就还想到,就是说奥巴马,这算美国培养出来的。我就注意到,我研究奥巴马的演讲,我就注意到很多人评价呀,说这个是这个总统当中,相当具有历史感的一个人,这人一说话呀,不凡。

梁文道:他有哲学底子。

窦文涛:哎,哲学的底子,而且人家能够说从林肯总统,当年的什么IHaveaDream,回顾美国的这种历史,这种历史感,这种人文素养,你看在奥巴马身上,就体现了,这就是美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一种精英。

朱大可:对。就是现在我们就缺失这个,就是说如果你让学生来谈论这样的话题,他是无法完成,他的记忆就非常短暂,他可能记忆就是两三年之前的东西,在这之前的东西他全部忘的干干净净。

窦文涛:朱老师你平常跟现代的大学生们接触,你觉得他们所思所想,或者所担心的是些什么呢?

朱大可:就是职业。

窦文涛:职业。就是找工作。

朱大可:就是找工作,他们从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是职业焦虑,这个焦虑是由家长带来的,因为家长好不容易帮你选择,培养你花那么多钱,那当然希望你赶紧毕业以后赶紧挣钱,来回馈你的家庭,是吧?这也可以理解。

梁文道:现在学费也的确负担很多的压力。很惨。

朱大可:学费很多。很多家庭是很贫困的。中国教育现在非常惨。就是他的整个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占这个整个家庭收入很大一部分,所以他们可以理解家长的心情非常迫切。而学生受到这种压力,所以他从进校第一天开始,他就是一个就业的焦虑非常强烈。

窦文涛:真是,当年有一个广州有一个孙志刚你记得吗?就是被活活打死的那个大学生,后来我看对他,就是我们采访他的父亲啊,你看他一个农民兄弟吧,他儿子这么惨给打死了,但是你知道他接受采访他说的是什么呢?说是说,我们培养这个,我这个孩子大学生,我们给亲戚,村里的亲戚都借了钱,我们投资了多少,但是你看现在这人给打死了,我们这个投资怎么。

朱大可:血本无归了。

窦文涛:血本无归了,他是这么想。

梁文道:这是个中国传统。

朱大可:对。

梁文道:你知道以前中国传统,大家都在农村务农,你花两三代人的力气才能够腾出一个人,他是不用下地干活就在那儿好好读书的,然后这个人全村养着你了等于是,然后养一个人出来考上了进士、当了官了。

朱大可:回馈乡亲。

梁文道:你要回馈全村人吧。

窦文涛:哦。

梁文道:这是从来我们中国考试就有这一面。

朱大可:对。

窦文涛:所以其实我觉得中国人从来就很现实,对吧?

朱大可:对。

梁文道:对啊。

窦文涛:但是这个现实,你比如说我要是大学生,我也觉得这没什么不对,当然我得考虑我找什么工作。

梁文道:那当然。

下一页:大学生毕业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