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年轻人的国际主义情怀 激励中国人民抗日

2013年10月30日 11:58
来源:凤凰卫视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保卫马德里》这首歌在当年抗战的时候,中国很多年轻人都会唱,那是当时中国的一首流行歌曲。唱的是要保卫马德里,要反映的情绪却是中国人自己抗日的情绪。而当时这种情绪,大家有一种感觉,觉得是部分国界的,觉得我们对抗的都是同样的法西斯主义者,都是同样的军事主义的国家,这些军事政权,所以当时的中国普遍的年轻人之中,有这么一种就像我们昨天讲的那种真正的国际主义情怀。

凤凰卫视10月29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我想今天大部分中国人,大概都没听过有这么一首歌叫做《保卫马德里》。《保卫马德里》这首歌,今天我们都不会唱了,但是回想在当年抗战的时候,中国很多年轻人都会唱,那是当时中国的一首流行歌曲。这首流行歌曲作曲者是中国人,填词者也是中国人,谈的是什么呢?却不是抗日,而是好端端的中国人这边打日本,那边要去保卫马德里。其实谈的就是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共和国的军队要守住马德里,不让法西斯军队弗兰德将军他率领的军队叛军通过。那为什么当年的中国人民会喜欢这首歌呢?其实这首歌唱的是要保卫马德里,要反映的情绪却是中国人自己抗日的情绪。而当时这种情绪,大家有一种感觉,觉得是部分国界的,觉得我们对抗的都是同样的法西斯主义者,都是同样的军事主义的国家,这些军事政权,所以当时的中国普遍的年轻人之中,有这么一种就像我们昨天讲的那种真正的国际主义情怀。

那么这些国际主义情怀,他们留下来的遗产是什么呢?今天我仍然在给大家讲这本《当世界年轻的时候》。那么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就像我们之前介绍的,都是台湾的现在住在美国的科学家。那么他们要调查中国志愿军的情况,最好当然还是回到中国来找,但是没想到来中国找材料却是最困难的,反而不如他们在美国跟欧洲其他国家得到那么多方便的协助,甚至哪怕是你跑到像西班牙的军事博物馆,那边的军人也都非常合作,非常愿意帮他们寻找他们要的材料,反而是中国有点问题。

例如说,有这么一位中国人,就是我们前几天也跟大家讲到的非常重要的谢维境,化名就叫做林寄时(音)。这个谢维境其实是一个当年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学生,那么一去欧洲就去了20年,那20年之后,他就参加了西班牙内战,而当时他的身份已经是一个共产党员了。那么那个时候他甚至加入过德国共产党的中国语言组,在纳粹希特勒还没上台之前的时候,他们在德共的大会底下,跟大家介绍中国的情况,然后当时德国的一些共产党员,一起受他感动高呼打倒法西斯,打倒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那么在那样的一个情况底下,这位谢维境先生,他就慢慢地成为一个国际共产里面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后来就像我们说的,西班牙内战这批人战败了,然后他们回到国内。回过到国内之后,又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什么样的遭遇呢?坦白讲并不是太好。这边就说到当时他回国之后,曾经担任过国家的政治工作,他做过空军工程部的副部长,他的太太则是一个苏联人安娜(音),在空军卫生部当顾问.但是1958年的时候,他们的儿子谢米东(音)去莫斯特念书就没有回来了。然后三年以后,安娜也去了莫斯特和儿子住在一起,那么留下谢维境这位当年的老战士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北京。有什么原因呢?恐怕就是60年代初期中苏交恶。而由于中苏交恶,由于他娶过这么一个苏联太太,大家可想而知他的政治环境是多么的不好。

那么1965年的时候,他就到了四川南充的干部休养所疗养,过着孤寂的生活,而这个时候他就收了一个远房亲戚的小女孩叫谢静珍(音)当他的养女。但是他们本来俩父女非常的好,感情也很好,但是外在的环境对他们却十分不利,尤其在文革的年代,一个有书修(音)背景的人,你想想看,日子会好过吗?那么那个时候,他们在街上没少给人欺负,父亲给人叫谢老修,女儿给人叫谢小修。终于1975年才有政治气候的转变,他要到北京要求平反。但是平反了半天也平反不成,反而发了高烧,最后才发现原来他已经患得了淋巴腺癌、淋巴腺瘤。然后再这个情况底下,他一辈子,在他生前都很难获得他想要的平反,直到他死后,才终于得到了平反。那么像他生前,他其实有很多的笔记,他很多的日记,很多的资料、很多的回忆、很多照片,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档案。会不会还有其他很多这么一些很重要的中国志愿军的档案,参加过西班牙内战国际纵队的中国的人档案,也都留在中国呢?我们两位作者在中国大陆上面寻找,却发现太困难了。

比如说就像谢维境,他这两箱档案早就都捐给了我们国家的博物馆,捐给什么博物馆呢?就是中国革命博物馆。但是要在这个博物馆找材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这边就说到当时他们屡次找很多人,包括找到了台湾中研院的副院长张光直,国内的很多的朋友的帮忙写信,那么一直要求我们的革命博物馆能够给他们材料,但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馆方要比较完整的研究中国志愿军,而且要由中国先发行,觉得你们两个外面来的台湾人跑来研究这个,要是给你抢先出书的话,那怎么办呢?于是我们作者就说这是多么讽刺的骄傲感,中国志愿军的可贵就在于他们超越国界的正义行径,而阻挡中国志愿军的历史公布,正是那狭隘的地域观念使然,要是中国志愿军地下有知,不知会有多么的伤痛。

那么终于搞了半天,折腾了好久,他们终于有机会去见到博物馆的人。接见他们的则是博物馆的副馆长,而这位副馆长就跟他们谈论了半天,要是出书的话,谁来出呢?谁出钱呢?谁来当家作主呢?是馆方名义还是你们的名义呢?搞了半天不是很友善,直到两位作者说他们愿意送出一整套,他们历年来搜集的各种有关中国战事的材料微缩胶卷。那么我们的副馆长轻快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泛起微笑,在摄影师的闪光灯下,从他们手上接过这份珍贵的礼物。然而此后再也没有这些消息了,而老战士谢维境那两箱材料仍然在博物馆里面,直到今天都不晓得里面到底放了什么。这就真是一个当年年轻的世界,遇到今天苍老老成的中国。

《开卷八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17:05-17:1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0:25-00:3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国际主义 世界年轻的时候 博物馆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