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八分钟: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2007年05月10日 17:24 】 【打印共有评论0


梁文道推荐书:《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时代三部曲》之一。

简介:

这是以文革时期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构成的长篇。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年代。那时,知识分子群体无能为力而极“左”政治泛滥横行。作为倍受歧视的知识分子,往往丧失了自我意志和个人尊严。在这组系列作品里面,名叫“王二”的男主人公处于恐怖和荒谬的环境,遭到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既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于是他以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净无邪,不但不觉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飞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而又饱含幽默的挑战。一次次被斗、挨整,他都处之坦然,乐观为本,获得了价值境界上的全线胜利。作者用一种机智的光辉烛照当年那种无处不在的压抑,使人的精神世界从悲惨暗淡的历史阴影中超拔出来。

入选《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黄金时代》被当局查禁,甚至不准在国营的新华书店摆卖,可是却受广大的读者和文学评论家赞赏。事实上,《黄金时代》在个体户书摊上已经售出六万多册,并且出版了台湾版和香港版,对此,《人民日报》海外版亦不得不承认: “这部小说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留学生偶一露面总会造成排队阅读的局面。”

看小波的书,不必正襟危坐,躺着读,最好。而且,小波的文字,你可以在任何时候,阅读——以最自由的最放松的姿势——你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你也会怅然若失地笑不出来。他不是哲学家,但却可以打开你许多迷惑,他不是老师,但却可以告诉你很多道理,更重要的是,他从不板着脸说教,他极擅长于反讽。小波的文字,是透明的也是朦胧的,是本份的也是狡猾的。迷宫一般的文字,可以让你想到博尔赫斯,他兜起圈子来,比出租车司机还要出租车司机……总之,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

梁文道: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很多人都很喜欢读王小波写的评论和随笔,这些文章大半是当年,他在自由市场为生的时候写的东西,固然很好看,也很有影响力。但是王小波自己用心最深,或者是最觉得满意的大概还是他写的小说,尤其是他的成名作,也可能是在艺术上最完美的《黄金时代》。

这部小说在台湾曾经拿过台湾最重要的一个文学奖,大概是第一个大陆作家在台湾拿到这么一个文学奖。《黄金时代》这本书非常惹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他大胆的描写性。说到大胆的描写性,我们想到王小波,他曾经跟李银河一起做过些社会调查研究,出版了在中国早年算是一个比较早期的一本研究同性恋社群的一本研究报告,就是《东宫西宫》。后来张元导演想拍这么一个电影,于是王小波又帮他写了一个剧本,就是《东宫西宫》,结果这个剧本又在海外的影展得到了奖。

王小波,你谈他的书,谈他的小说,很难不联想到性。因为他总是很酣畅,很大胆,很淋漓的在写性。他写性的时候,大家当年看的时候觉得很爽,有些是想看黄书,但是结果误会了,发现这原来不是本黄书,就看到这么几句话。什么他的小和尚又拔出来,乳房摸起来像冷苹果一类的,这些看得好兴奋。

另外,从严肃文学的角度去看,他颠覆了大家对文革的看法。王小波是个返城知青,在他这一代作家来讲,写“文革”或者“文革”成为背景是不可避免的。过去大家谈到“文革”,写到“文革”就觉得是个灰暗、沉重、伤痛,甚至是灾难。但是,有两个作家,就是王朔跟王小波改变了大家对“文革”的印象。王朔使得“文革”变成一场阳光灿烂的日子,而王小波却指出了这么一个年代,大家觉得要为运动而献身,非常严肃的年代底下,其实充满了原始情欲的爆发。于是很多人就说,他写出了政治跟社会对个人人性的压抑,是压不完的,人性跟性欲还是会冲撞出来的,还是能够淋漓地表达出来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张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