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梁文道:我们通常很相信照片的力量,觉得什么事情都应该有图为证,所以呢,一些八卦杂志拍到一些影星比如说从酒店的大门出来,就觉得掌握一个很确凿的证据,因为有图为证。
但是问题是照片它的意义真的有那么确定吗?比如说我们现在来看这幅照片,在这幅照片里面我们注意到一个戴着牛仔帽的一个好像牛仔的一个骑士,跟一匹马在一起。那么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呢?我们不知道。这个照片里面的这个骑士他是不是一个逃出来的盗匪呢?
如果是的话我们会觉得他的微笑有点邪恶,还是说他是一个历经风霜的旅者,刚走了两百里路,这时我们看他的微笑又觉得有点沧桑,又或者这个照片真正要拍的其实不是这个男人,而是那匹马。
想想看,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一些图片,有很多这样的影像,光是靠这个图片本身,其实这我们是完全无法理解它确切的意义在哪里,虽然我们明知道他拍的东西是真的,他拍下了一些东西是确切的。但是他的意义却是有待解读的。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另外一本约翰·伯格写的一本非常好的书,这本书叫做《另一种影像叙事》,那么在这本书,其实它还有另一个拍档,叫做尚·摩尔,尚·摩尔是一个举世知名的大摄影师,而且尚.摩尔就曾经跟另一个非常有名的公共知识分子,就是(SLIE)的合作过,拍过巴基斯坦难民的生活的情况,那么在这本书里面,他们两个人合作就要拍出了很多的关于摄影的反思,一个人提供摄影作品,一个人用文字,大家就去反省一下到底什么叫做摄影。
比如说我们再回头看看,在这本书里面,刚才我们看到的这张照片,也就是约翰·伯格用来举例子的照片,他说这个照片为什么会一直让我们意义含混呢?就是因为照片从时间之流里面,捕捉曾经确切存在的事件,不像一些人们曾亲身经历过的往事,所有的照片都是一种逝去之物。
借此,过去的瞬间被捕捉起来,而永远无法被引领到当下来,因此所有的照片都有一种时间断裂所造成的惊吓感,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意思其实简单讲就是说,我们摄影总是在一瞬间在不断流动的世界之中,截取了一点,而那一点抽出来之后,其实你这么看你是不懂它的意思,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人生之中,所有的世界,所有的言语、所有的行动都是要放会到它原有的时空脉络,有个时间流动,有前有后,比如说我给你一句话,这句话你光这么看是看不懂的,你必须要找会这句话出自哪一本书?它的前言后语都看通了,这时候你才确切它指的到底是什么?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照片就等于是所有事件的断章取义,比如说我随便抛一个句子出来,我杀了你,那么你就会很可怕,我怎么这么讲,我再解释,原来我这个我杀了你,是一本小说里面一个角色对另一个人讲的。那意义马上就不一样了,那么照片就像这个一句我杀了你,从一本小说里面抽取出来。因此会使人有一种惊吓感,而且在这个照片,所以照片有时间常常需要文字去注解它,而在照片跟文字相互关系里面,照片等待人们诠释,而文字通常人完成这个人任务,照片作为证据的地位,无可反驳的文物,但是它的意义却很薄弱,需要文字去补注,但是真的是这样子吗?
摄影难道就不能够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吗?这也不一定,比如说在这本书里面,约翰·伯格和尚·摩尔就合作做了一个实验,叫做假如有一次,它叫做假如有一次,那么这个是什么呢?
《开卷八分钟》往期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