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剑”师父的“应酬”书法
2008年02月22日 13:14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声明:独家稿件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开卷八分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17:05 — 17:15

梁文道:如果大家看过武侠电影、或者是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或者后来徐克拍的《七剑》的话,你会记得里面有一个人物,这个人物传说是七剑背后的主人,是他们的师父,剑法非常的高强,武功非常神奇。这个人叫傅青主。

谁是傅青主呢?傅青主其实就是傅山。其实很多中国人是知道傅山的。比方说你有没有吃过山西的一个小吃,叫做头脑。头脑传说也是傅山发明的。传说中的傅山是无所不能的,不仅武功高强,不仅能够发明一些有补身作用的食品,是个大医学家,还是个大学问家,大书法家,大艺术家。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傅山的世界》这本书,作者白谦慎。先别管傅山武功多高强,我们关注一点傅山的书法。

白谦慎也是一位旅美的艺术史家,现在在波士顿大学,他是中国艺术史教授。请注意在过去的四天里面,我们非常罕有、非常少在这节目里这么做,接连四天都介绍同一套丛书里面的一些书。这套丛书是三联的艺术史丛书。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不是因为他们给我钱或者送书给我,而是因为这套书我真的相当欣赏。

我觉得对很多喜欢中国艺术史的、尤其想知道我们怎么样用现代的眼光重新看中国艺术史的朋友来讲,这套书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因为它引荐给我们大量的中国现代艺术史研究方法的新视野。

比方说这本书其实比起我前面三天介绍的那两部书,它的方法是比较传统的,但是对很多人来讲还是很特殊的。怎么讲呢?我们先这么说吧,《傅山的世界》这本书它有个副标题,叫“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中国书法在明朝末年之后,开始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转变,很多学者都喜欢讨论这个问题,就是“碑”开始变得比“帖”重要了。我们知道中国人学书法,临摹是很重要的过程。像我们现在我们一般学书法画,会先学帖。但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越来越多人开始觉得碑比帖重要。帖的正统当然就是王羲之以来的那些法帖的传统,而碑指的是一些像新出土的或者是荒郊野外找到的那些碑。跟碑来学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而在这个转变里面,傅山又占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那么白谦慎在这本书里面用大量的笔墨,研究当时政治的变化,经济的变化,社会的变化,文化、观念、心态、伦理道德的变化,来解释这个过程。特别是把傅山这位大书法家放在中间,我们大家如果常常逛艺术馆,喜欢看中国书法画册的话,一定会看过傅山的书法。

傅山的书法很有名的地方在哪里呢?比如说他的字。他很多的字体是出现一些异体字,这是晚明一个风尚,就是喜欢写一些不是一眼能够认的出来的些字体。而那些字体,据说都是从碑、或者是古代的文物上面找到的一些变种的字形。他们深受篆书跟隶书的影响,认为从篆书隶书能够找到更古远的一种书法的一种形式,那么傅山就一直引用这样的一些方法来进入他的书法里面。

这个东西跟当时的明末清初的政治变化有关系吗?是有关系的,这是因为明末的时候,文化风尚喜欢争妍斗丽,开始喜欢讲奇,文人之间也是要比较谁写字更奇。而这个奇,很强调要古,越古的东西越奇。而且到了后来,发展的地步是追求丑。这个字,表面上看起来要很拙、很丑,这才奇,这才美。

但这个风气到了清朝的时候又变了,清朝人觉得明朝的学风是浮华不实,于是他们开始讲究要系统研究学问。朴学就出现了,严谨的金石学也出现了。但是这时候的书法家然后喜欢学习古代的碑,学习古代的金石文物上的一些的字体。但这时候这个观念就变得很系统了,而傅山正好处在这个中间,那么这本书,就对这个转变做了很清楚的描述。

这本书的主旨大意说起来非常繁复,我不多说,但是我想提几点,来让大家看看,我们现代中国艺术史学家在研究中国艺术史的时候,用了哪些很特别的方法。

我们举一个例子吧,这本书里面,就提到了一点,说傅山很喜欢用一种叫做札卷书册的方法来写字的,什么叫札卷书册呢?其实这样的,如果大家去看,明朝之后中国书法出现一种新的体裁,是以前没有的。

是怎么样呢?就是一张纸或者一本册子上面,你会发现写着写着那个字体就变,本来是楷书,一下变章草,一下变行草,有时候变狂草,有时候加一些小楷,有时候隶书,有时候有篆书。为什么可以一篇文章出现不同的字体呢?甚至更奇怪的是,像傅山他写着写着,他会自己在旁边用小字写的评注,好像跳出来变成一个艺评人,评论自己的书法。写着写着文字,甚至他写的这个文字本身,他可能本来在抄一段史记,写着写着就加一段苏东坡的诗,写着写着又加一段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很多书法史家,都是研究这些字体,哎呀他们之间的美学关系,看起来怎么样好看,怎么样拼凑,怎么样有戏剧效果。

但是白谦慎在这里面发现一点,原来这样的写字的方法,是符合晚明出现的一种新的印刷体裁。我们知道明朝末年,中国的印刷已经很普及了,出现了大量的普及读物。当时中国原来有这么一种印刷品,就像我们今天看杂志一样。

杂志是什么东西呢?杂志就是什么杂七杂八的文章都能放在一起,不一定有统一的内容、主题概念。原来当时中国有这样的一种书,可以分上下两部分来印,上面那一部分讲的可能是风水,下面那部分居然就是拳谱,居然在同一页出现。这就等于是今天的杂志。而原来当时的书法家,揉和那么多不同的文体、字体在一起,也跟这有关系。

我们知道傅山在历史上的地位,清朝的时候,草书都没落了,所以他是清朝最后一位草书大师。我们看看他写的草书,他这些草书,为什么那么重要呢?我们常常觉得草书是表现个人心里的想法的最真诚的东西,但是原来对傅山来讲,写草书,是一种应酬书法。

书法之中很重要的书法,就是应酬,人家跟你求字,你苦不堪言,你得写字给人家,甚至还要卖钱。那么这种时候写草书最好,因为可以写的快,写的随便。当然好不好,还是有分别的。

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往期精彩内容:

中国式纪念碑的“性”

中国人要长生不老 还是要天堂?

中国艺术创造之排列组合秘密

上司喋喋不休约等于母鸡咯咯叫 为了蛋而忍耐

杨锦麟情人节里谈欲望、谈忍让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