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一生甘居孙中山配角 两人曾相互攻讦
2011年01月07日 09:49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黄兴放弃领导同盟会机会 推举孙中山为领袖

陈晓楠:孙中山、黄兴第一次见面之后一个月,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而这一组织的核心骨干力量,都是来自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和黄兴创立的华兴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39岁的孙中山被任命为总理,而31岁的黄兴则是担任执行部庶务,成为了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人物。他和孙中山、章太炎制订了一整套《革命方略》,作为指导革命党人,在内地发动起义的纲领性的文件。从此,在未知的革命道路上,一个为革命摇旗呐喊,一个为革命冲锋陷阵,孙黄两人的名字,紧密地相连了。他们默契地分配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同时也共同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

饶怀民:所以在同盟会成立的时候,黄兴提议同盟会的总理由孙中山来担任,不必经过选举,这样一提就是孙中山威信很高,黄兴的提名,大家都同意,举手通过。

 

解说:黄兴的话语并非毫无来由,同盟会成立之初,华兴会内部关于领导的构成,有过不同的声音。有部分成员认为应该还是由自己人,来掌握同盟会的领导权,而作为华兴会的创始人,黄兴自然有着他的考虑。

郭钦: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很清楚,如果经过选举可能选不上孙中山,为什么呢,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这个原因。当时留日学生基本上是听黄兴的,黄兴在他们的威望中是最高的,孙中山没有接触怎么可能选孙中山呢?

黄伟民:我们华兴会虽然人数很多,影响也比较大,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占着这个位置,因为孙中山比他早革命十年,这是第一。第二孙中山在海外跑的地方比较广,有他各个方面的人缘和影响。

郭钦:所以黄兴他应该清楚这一点,也看到这一点,所以说选总理不必经过选举程序,直接推选孙中山。

黄伟民:干革命不一定要当这个领袖,我趋于次要的地位没有问题。

黄兴回国直接领导武装起义 战斗中失去两指

解说:在黄兴的推举之下,孙中山的领导权威得以确立,在此后的两年间,孙中山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革命和募集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支部,而黄兴则担负起了,直接领导国内革命武器起义的重任,历经挫折,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傅国涌:他非常能够行动,富有行动能力,实际上很多硬仗都是他打的。

箫致治:所以能够在国内指挥活动,能够组织武装起义,能够搞宣传,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理想,来搞革命的呢,这些事都是黄兴做的,都是黄兴在具体的策划,当然他跟孙中山商量,孙中山也有些意见。

解说:1905年到1911年,六年间,黄兴参与或者指挥了多次起义,在广西,在越南,在云南,在广东,黄兴领导了一次又一次武装斗争,尤其是广州黄花岗起义,黄兴写下绝笔书,在战斗中右手受伤断去两指。

傅国涌:所以我们看到在整个的历史当中,黄兴都是在第一线出生入死的,他不是在后面指挥的,黄兴就是这样的一种性格,所以也就赢得了大量的人对他的尊敬。

赫连勃勃(作家):中山先生一生自诩10次革命,真正中山先生参加的只有一次,到场的只有一次,他常年一直是做大事,去找钱,去联络华侨,去干各种各样经济方面这样的事情。但你反观黄兴,那他对中国革命真正方略性的具体指导,黄兴鞠躬甚伟,10次革命,黄兴领导了8次,其中那广州起义,他和他自己的儿子差点都死在那里。因此黄兴这个人在中国早期革命当中,那绝对是功劳太大了,中山先生一直是属于遥控革命。

黄兴甘居孙中山配角 放弃临时大总统职位

解说:历经了多年艰辛,感受了无尽的山重水覆之后,革命的进程在一个偶然的时间里,突然有了柳暗花明的变化。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十八天后,作为同盟会在国内的主要领袖黄兴,抵达武汉,据说前线将士听到黄兴来了,士气大涨,而远在美国的孙中山,两天之后就在街头的报纸上,也得到了武昌为革命党占领的消息。孙中山喜出望外,11月24日,在国内一再致电催促的情况下,孙中山乘船回国。

饶怀民:但是正在1911年12月24号,正值准备组织南京临时政府的时候,黄兴得知孙中山马上要回国了戈,他说现在不能组织,他说如果现在孙中山还没有回国之前我抢先来组织这个南京临时政府,这样对孙先生不好,所以我们还是要等孙先生回来以后再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傅国涌:孙中山没有回国,黄兴完全有机会先成为临时大总统,这个机会是当时完全存在的,但黄兴也不干,黄兴要等待孙中山从海外归来,这个是黄兴性格当中的一个特点,他有配角意识,他不愿意越位,他觉得自己扮演这个角色是最恰当的。所以孙黄之间能够长期,有这样一种合作关系,跟黄兴的这种性格,主动的选择是关系最大。

郭钦:革命最要紧的是团结,那么要团结就不要争名夺利,不要为了个人权力。那么从这些过程来看,黄兴他实际上始终有当革命主角的机会,但是他每次都放弃了。

傅国涌: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下面,很难产生一个带有很好的配角意识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是匮乏的,很缺乏的。黄兴就是一个具有良好配角意识的人,他愿意做孙中山的助手,愿意支持孙中山。

解说:1911年12月25日,在武器起义爆发两个半月后,孙中山终于到达上海。黄兴亲王吴淞口迎接。

赫连勃勃:中山先生走下海轮的这个悬梯,掌声响起来,当时就谣传中山先生带来无数款项,结果就记者啊,当时的人就问,中山先生带来什么了。中山献身还是保持平常那种革命家的,演说家的气质。怎么说呢,我身上一文不名,今所带回者乃革命精神尔。当然现在后来说,好像你看中山先生多么伟大,多么从容不妥,实际上他这句话还是体现了他孙大炮那个绰号,跟那个绰号相符。就是说还是带了一张嘴,真正的革命家,真正踏踏实实,真正在国内外以命来搏革命的话,还是黄兴这种人。

解说: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正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与黄兴,这一对革命先锋的主角与配角,历经多年的磨难,终于迎来革命的光明。

饶怀民:孙中山当了大总统以后,指定黄兴为陆军总长。除了陆军总长以外还有参谋,陆军参谋长,这两个职务是最重要的,要黄兴来担任此位,所以说明黄兴和孙中山的友谊,是非常深厚的,互相支持的。

傅国涌:黄兴的声望应该说在辛亥革命的那个时候,他在孙中山之上,在当时甚至在孙之上,孙黄是并列的。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卫视李杨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