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沙飞办摄影培训班 多张经典照片确为摆拍
2010年10月28日 11:57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抗战爆发后,沙飞担任全民通讯社摄影记者,先后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等职。沙飞曾拍出了《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等多张经典照片,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沙飞的多张经典照片被确认为摆拍。因为设备的紧缺,条件的限制,摆拍则成了不可避免的一关。

凤凰卫视10月27日《凤凰大视野》节目播出“血色浪漫:《晋察冀画报》抗战纪事(三)”,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抗战时期诞生在华北敌后的《晋察冀画报》,因为条件简陋,发行量很小,但是它的辐射效应,是连发行者都没有料到的。《晋察冀画报》每每发行到部队,指导员呢都会把它当做是珍贵的活教材,在战士当中宣讲,在战地传阅,而在游击区,武工队经常会携带《晋察冀画报》,在群众当中进行宣传,在沦陷区地下工作人员和工人、学生也会秘密地组织传阅。画报上的照片,比文字更加直接,更加有力,而这些照片的拍摄者,可能从未想过自己的作品能影响这么多的人。那么,这些照片究竟是怎么拍的呢?

沙飞创办摄影培训班 全力培养战地记者

解说:2010年7月,一个名位《红色影像》的大型摄影展,在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影展的主办者是当年《晋察冀画报》的老摄影记者顾棣。他与画报社的创始人之一裴植,在展会上重逢,互敬当年八路军的军礼。很多曾刊登在《晋察冀画报》上的珍贵历史照片,都重现在这次影展上。

这些照片,是当年《晋察冀画报》的摄影师们拍摄的,人们很难想像,它的拍摄者们来自河北平山县,一个叫碾盘沟的小村庄。那里曾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办地。在这个偏远的小山沟,为什么能孕育出如此出色的战地摄影师呢?

《晋察冀画报》创办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画报社的人员,都是从边区八路军部队和机构抽调的,除了画报社主任沙飞以及后来的副主任石少华等少数摄影青年,大多数人来画报社之前,甚至连相机都没见过,被迅速培养出自己的战地摄影记者,沙飞与石少华一起在画报社办起了摄影速成培训班。

顾棣的摄影生涯就始于此,他后来一生从事摄影,但在进入《晋察冀画报》社前,却曾把相机当成望远镜。

顾棣(原《晋察冀画报》社资料组组长):基本知识啊,照相机怎么构造啊,什么叫摄影啊,这些主要是谁讲,石少华讲。沙飞讲是吧,就是新闻摄影,怎么当摄影记者,当摄影记者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

解说:白连生也是《晋察冀画报》社的老摄影记者,他记得当年的培训十分简单。

白连生(原《晋察冀画报》社摄影记者):多远,什么距离啊,多长啊,都是什么,还有那个取景,你一个眼睁,一个眼闭,知道这是,这都是那时学出来的。

顾棣:还有美术课,美术构图,就是请抗敌剧社一个美术家,那个人是个专家,人家画得好,讲构图。

白连生:睁一个眼试一试照相机的时候,你这个眼必须得闭上,另外呼吸要尽量停止,它的机子不动,这样摁下去。

顾棣:它不像现在这样复杂,是吧,很简单,当时就是个快门、距离、取景、速度就完了。

解说:当时沙飞为了提高画报出版水准,不遗余力对身边人普及摄影常识,甚至教会了自己的警卫员赵银德。

赵银德(原沙飞的警卫员):演《血泪仇》,他说小赵,这样啊,他说我给你一支烟,你在这儿坐着,我要拍照的时候,那会儿闪光器坏了,他说我给你发出暗号,你把这个烟头扔到闪光器里边去,就行了,可是我也没经验,也没使过那东西,后来晚上啊,晚上我也不会抽烟,那个那个烟头啊,都被那个烟灰包住了,他一发出信号,我赶紧把烟头扔进去了,扔进去它不着,我拿手一拿去,好家伙,嗵一下子着了,着了我手啊,满手烧的是泡。

解说:赵银德还记得他第一次当众拍照时,把照片拍砸了。

赵银德:后来那一次好像是,要跟日本人照相,他叫我上台给他照去,我说实在的,我在那个场合,头一次,虽然照过一点,我没有在那个场合照过相,心里有点打鼓,上去拍了照以后,把那个日本人的脑瓜顶头发给拍掉了,光剩下脸,剩下身子。

解说:还有一次,一个叫白格里欧的美国飞行员,被日军击落战机,降落后被边区军民救助,白连生奉命前去拍摄这一事件,那时,他刚学会摄影不久,没有经验,因光线不好,照片竟差点没拍成。

白连生:我那时候小,也不知道怎么样的搜集材料,大皮棚里头,我这个照相机又不行,4.5的照相机,根本照不了相。最后呢,也不知道把他们交他出去,外头去照几张相,后来我出去以后,送这个白格里欧上延安,有一个,给他骑着,牵着一匹马,在马上照了一张相。

战地摄影师随部队冲锋 真实记录战争场景

解说:那时画报社的摄影师们,既是摄影员又是战斗员,他们上前线时身上都带着枪,以便随时投入战斗。他们在前线拍摄时,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八路军战士上阵前都穿着新鞋。

石志民(石少华之子):这对于他们来讲,他们知道,也可能他冲在最前面的时候,也可能能回来,也可能根本就回不来。其实他穿上新鞋的时候,他就做好了准备回不来的这种打算。

解说: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画报社为晋察冀边区培养出了第一批战地摄影师,他们都是在战火中学会了摄影,用生命记录了一个时代,留下了那永不磨灭的镜头。苏实是位摄影家,他为这些镜头的真实和质朴所感染。

司苏实(解放区摄影史研究者):这张片子一开始我说叫《冲锋》,实际上最后这个冀连波,他知道这张片子,最后这怎么是什么冲锋,这叫《转移阵地》。我说什么叫转移阵地?打不过逃跑嘛,撤退嘛。就是八路军的战士打不过撤退,这样的一张片子,他说这张片子拍得太棒了。

三个战士在猫着腰跑,但是每个人手里拿着两支枪,这支步枪,这支机关枪。冲锋谁拿两支枪冲锋,那能打仗吗?但是撤退的时候它有一个规矩,你这个战友甭管他死没死,你扛不走他,武器不能留下。他活着,敌人看到他有武器,有权力打死他。他要手里没有武器,他只不过是个伤兵,敌人没有理由,最起码不应该打死他。

他说就冲这一点把枪必须拿走,所以这张片子非常典型的,把这个故事拍出来。

解说:这张片子也让苏实对摄影师的勇气钦佩不已。

司苏实:你能看到摄影记者,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摄影记者在哪儿?第一张他在趴在壕沟里,这就是跟士兵一起趴在壕沟里。第二批战士已经冲上去了,他开始跑到这个庄稼地上拍,第三张他冲过去了,前面躺一个敌人,后边的汽车已经被八路军已经给占领了,然后最后一张爬上去,押着一队俘虏,你都能看见摄影记者,机位都能看到,非常真实的。

美军人员地道内躲日军 石少华拍摄惊险瞬间

解说:这张名为《地道战》的照片,是石少华于1944年拍摄的,石少华是广东番禺人,参加八路军前就爱好摄影,曾任冀中军区摄影科长。1943年调入《晋察冀画报》社,新中国成立后,石少华曾任新华社副社长,于1998年去世,他一生拍摄了大量照片,但最精彩的,还是抗战中拍摄的《冰上雁翎队》、《民兵埋地雷》、《地道战》等经典作品。拍摄《地道战》时,石少华正与一名美军观察员在地道躲避日军搜捕。

此时,他们所藏身的地道内,发生了一件至今令许多美国人都难以相信的事情。那是1944年7月,美国为减轻太平洋战争的压力,支持中国抗战以拖住日本人,为考察中共武装在抗战中的作用,美军驻重庆使团,特向延安派了两批观察组,他们来华北后参观了《晋察冀画报》社,石少华陪同其中一名成员在边区继续考察,但因汉奸举报,日本人事先得到了情报,派兵前来搜捕。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00-09:3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吴芮泽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