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那现在看不是大概,就是这个地儿,这么明确,这就非常明确了。这么明确,太明确了。因为什么呢,你这个山形找到了,石头找到了,树也找到了,而且这个地方你说了,人家又告诉你这搭了一个羊圈。对对,就是这儿。
解说:当时房屋很紧张,画报社只能把老乡家的牛圈、羊圈,改成临时厂房。
王笑利(沙飞长女):羊圈里面来当那个什么,印刷制版的房子,多味啊,那就是白天那个什么,那个牛已经弄出去了,他们就赶紧利用这个地方,然后晚上牛啊、羊啊又回来了。
解说:康健是制版机的发明者之一,他是何重生的徒弟,早年在故宫印刷厂学徒时,常给师傅们干杂活。
康自卫(康健之子):给人家买早点,给人家倒尿盆,学这个技术,因为我爸开始也不懂这个,也没正经上过这些学。完了说弄个,就特别喜欢这些制版的这些化学的东西。
解说:康健来画报社后,因缺少海波等照相用的化学药水,他边学着自己配置,他没读过多少书,但为了弄懂化学知识,不得不翻阅何重生带来的英文教材,最后竟学会了英文。
康自卫:那些英文都是我爸自学,已经都能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了。就是那时候就,这还都是说年轻时候学的东西,你要让他说话,可能还费劲,但是这些英文的,像读这个《中国日报》吧,以前就都能自己读了。那时候就为了说就是看化学的这些东西。
聂荣臻特批金条购照相设备 吕正操派军护送
解说:沙飞的女儿王雁,曾听画报社的前辈们讲过,当时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等,对画报社的支持可谓倾尽全力,画报社的印刷机,本是平西军区司令员肖克为在边区印钞票进的,何重生等技术人员,也是那时随机器来根据地的,结果被聂荣臻连锅端,给了《晋察冀画报》社。
王雁:晋察冀的领导人,特别是聂荣臻,他要同意给钱呢,给人呢,给个设备呀,聂荣臻还是挺高瞻远瞩的,就是聂荣臻和沙飞相遇,我觉得也是一个,都就是很幸运吧。
解说:那时,很多精密器材,只能从北平、天津等大城市买,边区的纸票根本用不上,聂荣臻为此,特让军区财务批给画报社一些金条甚至金首饰,拿来置换照相设备。白连生就曾怀揣着这些黄金,往来于日军的封锁线。
白连生(原《晋察冀画报》社摄影记者):在供给部领了金条,连个条子给不打,就装在那个子弹链里头,两条,白天这么过铁路、过封锁线、过碉堡,我一直晚上一直,从山里头一直到白洋淀,一百多里地,到那儿交给容昌商店,商店给买材料,人家给结算。连个收条也没有,那个时候就这么简单。
顾棣:我亲自看见过,不是金条不是金块就是首饰,金镯子、耳坠、还有金戒指这些都是军区给的呀。
解说:顾棣还记得,有时为了从日占去换取照相器材,还用上了大烟土。
顾棣:因为敌人那个地方,你票子不行,烟土,有些城市里边吸毒的人,是吧,他把这烟土拿出来给他换钱。
解说:为了保证这些珍贵器材运送时的安全,冀军区司令员吕正操,甚至派了一个加强营为画报社押运物资。
顾棣:又派一个加强营,五百多人要护送。
画报社用井水冲洗照片 一边行军一边晾晒
解说:那时冲洗胶卷也是件很艰难的事情,白连生还记得,他们用日光来代替灯光曝光照片的情形。
赵银德:这是在太阳底下做两黑罩子,人钻到里头去,洗相片就是老百姓那个屋子里头,挂个门帘、黑门帘,去曝光,用自然光啊,曝光。
顾瑞兰:我们在那个老乡家里边找了一个北房,就是看太阳比较多,每天都有用咱们日光那个做那些照片,你要没有日光,那你曝光不就费劲了嘛,哪儿太阳这一天的日照最多,就选那个地方做暗房。
解说:顾瑞兰记得,有年冬天下大雪,为了方便胶卷冲洗,他们甚至在井边老乡的牲口槽子里洗照片,就像钻进了冰窟窿。
顾瑞兰:在那个山区里边,就一个井,那个井啊,里头好几丈深,往回打水啊,井离我们又远、又深,又那么冷,下着大雪,正好井旁有一个大石槽子,那个石槽人家给那牲口喝水的,完了我们呢,就先用那个刷干净了,把那水倒那里头,把那照片拿过来,上那去,后来那个,弄那手,那手都是冻得跟红萝卜似的。
王笑利:有的时候真是行军路上也得办这事,就做的那么一个,那个什么,好像被子围起来的那么个,手能够伸进去,然后冲完了以后,等于拿出来吊起来,一边行军一边让它干着。
解说: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经过一年多艰苦筹办,《晋察冀画报》终于出刊了,重庆的《新华日报》这样评价这本画报。这样华丽的画报,竟然是在敌后那样艰苦战斗的地方出版的吗?当我们看到《晋察冀画报》的时候,不能不大吃一惊,它叫我们珍贵,叫我们再三翻阅,不忍释手。对着那五彩套版的木造纸封面一再凝视。
陈晓楠:《晋察冀画报》出刊之后,震动了根据地的军民,也震动了当时的抗战大后方重庆,甚至震动了抗战当中的敌人和盟军。聂荣臻后来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晋察冀画报》即朴素又美观,办得很出色,在山沟沟里,能够出版这样的画报,曾经使很多外国朋友也深感惊讶,当时的日军看到这本小小的画报之后,也是惊讶异常,他们认为这一定是在某个大城市秘密印刷的。
解说:1942年7月《晋察冀画报》问世后,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对日作战的画面迅速传遍全国,引起一些青年人对根据地的向往。
朱新春:当时呢,他们有那么种现象,就是呢,解放区也宣传,国统区也宣传,弄得大家对报纸不太信任了。画报呢,因为造不了假,照片一照出来全是真的,这是真抗日,典型的就是,解放战争以后,担任我父亲秘书的叫杨克大学生,他们就是看到了画报,《晋察冀画报》以后,拿着画报找到了晋察冀部队参军。
解说: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在给各分区的电报中说,新闻照片对外宣传作用极大,其中有关军事报道之摄影,在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上尤为重要。
裴植记得,画报出版后也引起日军注意,日本人一开始不相信这么漂亮的画报是在山里印的,曾派人专门在大城市搜查印刷点。
裴植:于是进行这个全程的大搜查呀,搜查了半天也没搜查出来,后来就知道,这还是在山里头,穷乡僻壤里面,野山沟里出出来的。后来就把这个作为扫荡的要消灭的目的之一。
《晋察冀画报》采用中英双语和彩色套印
解说:而中国抗战时的盟友美军观察团到延安访问时,也对《晋察冀画报》是怎样出刊的充满了好奇。
朱新春:当时还是土啦吧叽,那些印刷机什么的,制版机什么的,就用那个来印出画报,美军的观察团和被咱们救来的美国飞行员,去参观都惊讶不已,都竖大拇指,两个不简单。一个这种精神,能在敌后战争环境下办画报,对他们说就不可思议。第二个呢,那么简陋的条件,那么简陋的设备能做出来。
解说:美军飞行员白格里欧在画报社参观时,看到了何重生等自制的制版机,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不是大学教授,我不会写文章,也不会批评,我只觉得八路军和边区人民,是再创造着战争的历史。画报出刊时,为了向盟国和世界宣传八路军的抗战,文字说明特用了中英文对照,封面则在边区的印刷品中首次用了彩色套印。
赵银德:彩色的,它的意思是什么呢?把那个照片呢,分开一层一层的,比如说该用红的,该用黄的,套好几次版才能套出来,因为你没有设备呀,那会儿它那个条件很差,没什么别的设备,所以它,你像现在这个印刷品,这么高级,没有。那个是比较粗糙,它那个网漏点也比较粗糙,一般就是一百多目的。
解说:《晋察冀画报》出刊时,也遇到了点小小的波折。
王雁:其实因为第一期就是,一个是那个,聂荣臻的标准相,一个是那个邓拓,写这个晋察冀的舵师,聂荣臻,所以那个拿到延安以后,那个就没有再往下那什么,所以后面那个,后面几期,从第五期,从第几期开始,都有毛主席像了。那么那后面是每基本是半年一期。
陈晓楠:从1942年到1948年,《晋察冀画报》存在了六年,共出版了十三期,先后传送到了当时的苏联、美国、英国、菲律宾、印度等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中共在华北敌后的抗战历史,后来八路军各个根据地纷纷效仿晋察冀军区,在《晋察冀画报》社人员的帮助之下,先后创办了《冀热辽画报》、《人民画报》、《山东画报》等等多本的画刊,《晋察冀画报》社呢,还培育出了大批有才华的战地摄影师,他们拍了很多至今仍堪称经典的照片。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编辑: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