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职工生活有优越感 上海人引领当地潮流
2010年09月14日 15:08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一批批从沿海地区来的技术人员与学生们,在适应了三线地区的生活后,便投入到了三线的建设中去。在三线厂区起初枯燥的生活中,广播成了三线建设者的精神来源。随着三线厂区的不断发展,当地的年轻人都羡慕三线的厂的生活,纷纷想加入三线厂。在一定程度上,当时的三线职工时有优越感的。

凤凰卫视9月13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进入三线厂需根红苗正 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陈晓楠:三线厂的发展在经历了最初的困苦之后,终于开始步入了它的红火期,红火期的显著标志就是大量的本地青年,开始招工进入三线厂,在工人阶级担当老大哥的年代,进入三线厂也就意味着旱涝保收的生活,体面的社会地位,然而进入这样的工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一定的文化素质,还需要根红苗正的出身。三线厂大多为军事单位,所以虽然后来军转民,但是在周边民众的心中当中,依然不是一般的工厂可以比拟的,因为三线工厂里有着很多区别于当地的习惯和作派,严谨的秩序、丰富的生活内容,就看那工厂里的大喇叭,也都透露出了一种浓烈的主人翁的气息。

三线厂内广播成职工精神来源

黄瑜(三线建设者):锦江油泵油嘴厂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解说:你熟悉这样的声音吗?你有过类似的记忆吗?它是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歌声,也是工作中最催人奋进的号角,可以说每一个有组织的地方,就有这样的歌声飘荡。

黄瑜:广播就相当于人家部队里头那个起床号,吹号一样的,不用看时间,你听到什么时候,你该上班走路了。一般厂里头那时候,大家职工心里很依赖广播,因为知道广播了该干什么了。

胡亚琴(三线建设者):每天早上六点半那个喇叭就响了,然后响了以后就是起床了,因为那个时候是七点半上班,那是提前一个小时嘛,就上班,然后一到中午的时候,它就是锦江油泵油嘴厂广播站现在开始播音,今天的广播内容有,然后就是我们那个播音员,就开始讲今天的什么厂里的跟某某单位发生的一些事情。

那个时候特别的关注,就是特别想到,今天有没有自己在新闻里面,因为是自己的广播站,那么今天比方说锦江子弟学校某某年级那什么,就凑起耳朵听,然后他如果播送完他做了好人好事以后,比方说一篇报道,某某人拾金不昧,那他那一段时间就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

解说:对于当时还是一名小学生的胡亚琴来说,在这个方圆几平方公里的厂区里,广播意味着她生活的一切,它像是生活中的坐标,所有的指令、信息和新鲜的事物都来自那里,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广播则代表了更多的含义,那意味着他们与别人的区别,意味着他们这群外地人,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一种稳定的归属感。

三线厂娱乐活动少 露天电影院数百猴子来参加

胡志任(三线建设者):厂里都装了大喇叭,高音喇叭那个时候,上班放高音喇叭上班了,下班放高音喇叭放歌曲下班了。

贺圣华(三线建设者):没有白天黑夜,我先说了只要高音喇叭一叫,随叫随到。

胡志任:那个时候也不讲什么加班费用,不存在这些问题,反正也把任务完成好就行了,一喊就去。

贺圣华:那时候也没啥娱乐,那时除了工作以外,没有其他的想法,看电影就是哪个单位组织个欛欛电影。

李胜传(三线建设者):你知道我们那个工地相当相当困难,去那儿办一个露天电影。当时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在旁边那山边上嗷嗷叫,干什么,大家手电一照,一大帮猴子,大概有一百来个猴子,也跟着我们看电影。

贺圣华:那个时候又没有通讯,全都是高音喇叭,放着电影高音喇叭,哪队哪队职工什么什么的,你就赶快,不管有没有你的事,你就赶快往厂里跑,那个时候就是一个信念,干好自己的工作。

解说:可以说今天的我们怎么形容广播在当时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它使得曾经的荒郊野岭,变成了一个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场所,每个工棚,每个人群汇集的地方,都能听见广播的声音,广播使得人们在精神上高度统一,也促使三线厂迅速走向正规,热火朝天的局面由此形成,同时,也使得这些宛如独立王国一般的三线工厂,与周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三线厂与周边生活环境反差大 村民将汽车当怪物砸烂

李胜传:当时那个地方到那个山上,我们的汽车开进去以后,那旁边的那个老百姓,那就是土著人一样,就原著人,他根本没看过汽车,他觉得这是一个怪物,晚上那个眼睛那么大,会发亮,怪物,它没有脚,它在滚动地跑呢,所以他就下山以后他看到车子,这个家伙怪物,厉害,首先把它眼睛给敲了,这把这车灯全给它敲烂,敲烂,还怕它会跑,就拿刀来砍,砍那个轮胎,砍呢还砍不动,砍得蹦蹦响。

解说:将一群知识分子空投到这样一个地方,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果不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谁又会离开大城市,离开熟悉的故乡,去往这样的一个荒蛮之地呢。

李胜传:渡口市当时打出来横幅,而且打出来这个口号,远学铁道兵,近学三井巷,我们就是三井巷,就不穿军装的解放军,不管是转移当中都是打背包,跟解放军一样打背包,以后背包后面夹个折叠椅,随时叫坐就坐,那队伍到了大街上没地方休息了,一下立正、稍息、坐下,马上咵啦咵啦就下来了,都打着背包走的,所以不管在成都、在重庆,我们经历过的城市的话,都是人家看的,这队伍,这工人队伍那简直是像解放军,叫不穿军装的解放军。

解说:就是在这样的精神鼓舞下,这些工人阶级最终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并由广播这样的工具,而使得他们产生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并最终将三线工厂带入了真正的红火时期。今天回首往事,很难讲广播对于三线事业直接产生了多大贡献,但是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广播的存在,三线人的故事里一定会黯然失色很多。

三线厂令当地民众羡慕 可买到市场稀缺食物

陈晓楠:什么地方会有广播呢,城市里或许会有,学校里或许会有,总之在那个时代广播意味着信息的畅通,指令的传递,集体的节奏,所以对于除了城市之外的广阔农村来说,广播多少显得有点多余,这也正是这两种生活的区别所在。那么对于那些争先恐后想进入三线厂的年轻本地人来说,广播无疑是吸引他们的理由之一,当然还有更多的,比如说主人翁的感觉,那里的篮球队,乒乓球队,文艺会演等等一些要素,这个都是代表着在当时贫乏的选择当中,为数不多的吸引人的东西,当然了,最实在的还有那旱涝保收的物质生活。

赛自晓(三线建设者):我是1984年开始当厂长的,职工的生活你要包,职工的工作你要包,职工子女上学、工作、就业,你也得包,所以到后来凡是职工的子女,要从中学出来以后,基本上就到厂里来上班,到最后发展到最高的时候两千多人。

胡亚琴:那个时候厂里,包括我们厂区的环境也特别好,修剪那种绿化、厂里的管理,包括就是我们就是当时我们厂在彭州地区,就是谁都想进我们单位,因为就觉得就是说进了我们这个单位,就旱涝保收了,环境特别好,条件特别好。

赛自晓:我的前厂长十六年,只有一年亏损过,其他的十几年年年多多少少都有利润。

胡亚琴:它是我们厂的一个二食堂,就是说生活区的一个食堂,这个里面呢,原来是我们食堂里面切好的肉食,比如说混沌皮啊,混沌馅啊,然后我们厂从外地购买的一些带鱼啊,素食啊,就是外面不能买到的,市场上不能买到的一些东西,那么在这里,我们都在这里排队购买,是我们2000多工人生活区的一个食堂。

解说:在三线建设最红火的时候,三线工人从来不用为物质生活而担心,甚至还有不少人,在那些日益习惯的山野中还找到了不少额外的乐趣。

刘光武(三线建设者):就是春天啊,我们到处都是山里下来很多稻田,青蛙,晚上哇哇哇叫,当时有人想到抓青蛙吃,我想到小孩缺营养,所以每年春天我们都抓青蛙,晚上拿个电筒,也搞到十一二点才回来,能抓一口袋青蛙,第二天抽空把它弄起来,改善一下小孩的营养,当然我们也跟着一起吃。

凤凰大视野》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晓楠【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0:02-20: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9:00-09:35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吴芮泽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