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日军界尴尬的兵学泰斗蒋百里
2009年08月31日 16:07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蒋百里先后被众多大军阀聘为参谋长或顾问

马鼎盛:对于蒋百里的分析蒋介石深以为然,他对蒋百里说:张学良想派一人先往南京商谈,并且认为蒋百里最为适宜。蒋百里赞成派人去南京商谈,他认为,南京和西安之间相持不决,眼下已成僵局,但他本人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去了于事无补,必须派南京所信任的人前去,才能解决问题。并向蒋介石建议:“中共方面竭力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委员长不妨找周恩来谈谈。”蒋介石表示同意并亲笔书写两封信,一封交宋美龄,一封交何应钦,致何应钦函里明确指出:“星期六日以前,万不可冲突,并即停止轰炸。”

马鼎盛:得知蒋介石和平解决的意思后,蒋百里问张学良,留在西安的军事大员当中,你最恨的是谁。少帅回答,我不恨什么人,只有蒋鼎文这个人好出坏主意,我就是看他不顺眼。蒋百里说,那么最好派他去。张学良听不明白。蒋百里解释说,派最不喜欢的人前往南京就可以表示,你绝无伤害其他中央大员之意,也可以表示,你对和平解决时局,抱有极大的诚意,这样才能产生积极效果。

解说: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此时,全面抗战尚未开始,但东三省已失,华北危如累卵,尽管蒋百里几次向国民政府请示,要求上前线带兵抗日,但都被婉拒,于是他再入书斋,1937年,新作写成,名为《国防论》。在这本书里,蒋百里除了断定中日之间全面战争不可避免,更在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字句: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江英:国防论不是一个时期写的,它是蒋百里在各个时期,实际上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有许多的演讲和论文集在一起的军事论著和演讲集,七篇文章十万字,这个里边他谈了许多国防上的观点,提出了关于中日关系的基本看法。

解说:蒋百里第一次提出了论持久战的观点。

蒋英:反正他是建议,他是决定打持久战的,就是说他最后建议到湖南作为根据地,离开汉口以后到湖南去,他就说打持久战,中国是有办法的,这样子可以切断日本人的供应线,日本人没办法再打下去了,他是相信中国一定会胜利的。

解说:蒋百里在《国防论》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第一用空间换时间,等待时局扭转;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解说:1937年到1938年,蒋百里在报上连发文章,被誉为“战时的文坛健将”,乃至中国政府抗日政策的“发言人”,其中影响最大者,首推《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发表后轰动了中国的战时文坛,文章的结论成了抗战时期的名言“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

马鼎盛:蒋百里终其一生没有亲自指挥打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先后被众多大军阀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包括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但只是充当高级幕僚,并不见亲信。所以蒋百里是卓越的军事学家,并非军事家。蒋百里在军事学研究的重要成就,一是提倡现代国防,传播现代国防理念,他倡导的“国防经济学思想”至今仍有研究价值。二是最早判断中日必有一战,建议以日本为假想敌构建整个国防系统,并提出了系统的抗日战略理论,这些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战略制定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蒋百里写成《国防论》影响远及海外,二战期间,名将艾森豪威尔、巴顿等人曾多次引用蒋百里的《国防论》来阐述战局。

马鼎盛:唯一遗憾的是,蒋百里将军未能见到抗日战争的胜利,1938年早逝于广西宜山。

马鼎盛:当年就地敛葬,1947年由好友陈仪等协助迁葬,起棺时发现他尸身不朽。蒋百里至交竺可桢大哭,叹道:“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一时间众人泣不成声。最终蒋百里将军遗骸迁葬西湖。

《风范大国民》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出

首播时间:(周六) 18:30

重播时间:(周日) 04:30  (周一)13:30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