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却使收入分配集中于少数人的口袋
霍德明:我今天发一次消费券,对于全国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会有多大的提振作用,这个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非常非常,可以说是研究得很透彻的一个问题,在西方在亚洲,在非洲都有研究过,而且这种基本的消费理论,是任何一个研究宏观经济学,我可以说是硕士一年级的学生大概就要念他这个理论,然后这种消费理论也不是说是很超凡的,他是人之常理,常理的意思很简单,要影响今天的消费,必须是要一个很持久的政策,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解说:反对者认为通过发消费券或者是国家加强投资干预经济的方式,只是让经济滑到谷底的节奏放慢而已,无法从根本和长远上拉动内需,经济最终还是会见底。而支持者则强调政府挽救经济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社会责任。
董少鹏:对这个问题我看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让经济完全像自由落体一样,直接到底,引起的社会震荡那是作为一个国家,政府的管理者,是不愿意看到的,他应该去阻止的,我认为减少社会震荡也是它应尽的职责。
刘芳:其实发消费券究竟该不该,和经济学好多问题一样,不同人都有不同说法,争议总会存在。但有些数字无从争议:到2008年底,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迈上30万亿人民币大关,人均GDP也即将跨进3000美元,与此同时,代表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成为贫富差距扩大最快的国家之一。换句话说,经济高速增长虽然能让所有人收益,但收入分配却使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的口袋,有些人也在中国的经济快车中变得相对更贫穷。再加上中国的高额外汇储备也引发好多质疑,国家有钱,民众没钱,于是“还富于民”的呼声也自然就日益高涨。
刘芳:谁都知道中国的GDP增长非常快,但其实,财政收入的增长更加快。以经济增长尤其快的2007年为例,GDP增长13%,财政收入按年涨幅可超过30%。2008年经济有所放缓,经济增长9%,财政收入依然增长19.5%。总的来讲过去10年来,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长期快于经济增长,而且财政收入所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民收入的增长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都保持在平均8%以上,但速度其实还是追不上经济的快速膨胀。国民财富在向政府集中,国富膨胀,民富相对增长没那么快。这显然就引发经济增长的成效应该如何分享的问题,换句话说,涉及到了社会公平的话题。就在此时,一份曾经出现在去年上海两会的在当时看来有些荒诞的提案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
解说:在去年1月份的上海两会上,政协委员邢普提交《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当时委员们几乎一边倒地反对邢普“直接发钱”的想法,而不久前,“给全民发1000元”的构想再次见诸报端。
董少鹏:学界和社会上都普遍认为,包括我们中央做出的决策也是要大力地刺激内需,保持8%左右的GDP的增长,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保证这个8%左右的增长,用什么样的方式,拉动和刺激内需,或者说维护内需,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思考,也综合社会上一些学者,包括在一线工作的专家、专业人士的意见,我们认为刺激居民消费,发现金是一个可以探讨的方向。
霍德明:老百姓穷,政府富,可能是现在社会上的一个通识。我们看到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的经济危机,咱们的财政盈余是很多很多,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咱们老百姓,包括那一位证券社长啊,他也会有这样的心理,就是贫富分配怎么都跑到政府那一边去了,当然了,我们在看一下政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财政盈余,其实跟税制是有关系的,而这个税制定成这个样子,他自然会有很多盈余,而如果真的觉得我们政府赚了太多钱,觉得这样不公平的话,把它发一点回给老百姓,纯粹是因为不公平的立场,我同意。
解说: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2008年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从68%降到36%。东亚经济学家卡茨曾经指出,即便是最贫穷的国家,居民个人消费也通常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0%,而中国的消费占比在全球所有重要经济体中最低。
霍德明:消费占比,从将近60%到低于40%,老实说,当国家在变富有的时候呢,很多地区没有做好。第一个就是医疗的问题没有做好,第二个教育的问题没有做好,所以更重要的,还有一些所谓退休养老保险方面的事情都没有做好。所以今天消费,很多人说今天是特殊情况,我说错,消费本来就是很低的。你不信去看,2006年2005年的时候,当我们房地产火红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富有,消费还是很低啊。
下一页:为什么相对贫穷的中国要借钱给美国搞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