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巨额外汇储备该不该给民众分了?
解说:此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都曾考虑过消费券刺激经济的计划,但中国台湾是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全世界第一个发放消费券的经济体,因此引起了多方关注。台湾行政当局从1月18日早上8点开始在各地14200多家发放所向每位居民发放3600元新台币的消费券,分四次发完,共计850多亿元。
霍德明:台湾这次消费券它是在过年的时间,正好可以说,在人的心理上面,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欢欣鼓舞的时间,而这个时候,如果是政府又推波助澜一下的话,在媒体上面,以及社会观感上面,会觉得说我一下很舒服,这个我得说,它达到了目的,但经济学家同时也很理性地说,你知道它的消费效果有多强吗?我告诉你直接的例子,这次回台北,我又领了消费券了,3600块钱,我做什么事情呢?我买了脚上这双鞋子,2900块钱,对于我来讲,消费券真的花掉了。我在想,如果说没有消费券的话,所对于鞋的消费,那肯定是有固定的习惯的。我不会无缘无故出去买个鞋子。像我自己看了一下,我每年都要买一双鞋子。我看一下我上次什么时候买的,也差不多是过年的时候。那个买鞋子差不多这个时间。今天过年的时候我在台北买了鞋子,只是让我3月份原本预备在3、4月份买鞋子这件事情提早了一点。所以这个经济决策其实没有什么改变。但在统计数据上面,可能就不太一样了。
刘芳:连续几天,台湾当局发放消费券盛况空前,领取率高达90%以上,发放准确度更在99.99%以上,效率之高,都在好多人意料之外。再加上发券赶上过年,之后几天,台湾各地的商场大卖场人潮比一般假日多了三四成。有学者估计,一点一滴的民众消费聚少成多,最终应该能给GDP起到0.6%到1%的拉动作用。而且消费券在民间多多流通,辗转消费的话,还能创造更大的乘数效应。台湾经济部门甚至表示,如果财政允许,还会考虑发二次消费券。
但尽管消费券在台湾搞得热火朝天,好多专家对这样的做法还是持审慎态度。新加坡《海峡时报》评论说,台湾人习惯存钱应对未来,被寄予厚望的消费券带来的刺激消费作用可能不会实现。路透社称,国际评级机构已经在1月19日将台湾货币的评级从稳健调整为负面,因为他们认为“发放消费券将导致政府赤字不断增长,台湾公共财务近年来的改善状况将会出现逆转”。尽管如此,台湾发放消费券的热潮还是影响到了周边的地方。中国大陆有稳健的财政状况,巨额外汇储备,该不该拿出一部分给民众分了,消费了,也引起了激烈争论。
刘芳:自从去年年底“欧元之父”蒙代尔向中国提出消费券建言之后,针对中国究竟是否应该发消费券,如果发的话,发给哪些群体,发放的金额等等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各地频频出现的有关于消费券的新闻也时常引起关注,而具体的形式和类型也是五花八门,从最初东莞、成都、杭州等城市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带有社会救助性质的消费券,到长三角、广州、湖南等地派发的旅游消费券,甚至是前不久武汉的一家报社给订报的读者发放的购房券,以及广州政协委员建议向大学生发放的就业券等等。内地的《华夏时报》更报道说,中国商务部早已开始关注各地发放消费券的情形,并派出调研小组具体调查实施情况,以及发消费券对于拉动消费到底能起多大作用。
下一页:针对低收入群体发消费券混淆了刺激消费与社会救济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