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基建会导致政府力量和民间竞争
解说:日本财政部随后的统计显示,消费券仅有3成被用于消费,而6成以上被转化成储蓄——日本民众用消费券购买了大量生活必需品,然后把省下的钞票存入银行。那一年,日本全国因消费券推动的新增消费总额为2025亿日元,仅占名义GDP的0.04%。
霍德明:日本它所发的消费券,它不是以退税的观念去发,它不是因为有太多的财政盈余,它纯粹是因为不景气了,消费太低了,于是它希望借用消费券这项政策,去影响全日本的消费提升,事实证明是做不到的。
解说:同样是刺激消费,美国的做法却有所不同。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前总统布什在去年上半年推出了总额约为1680亿美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法案,核心内容为大幅退税。约有1.3亿个美国家庭从中受益,小企业也获得部分退税。
霍德明:美国基本上没有发过消费券,为什么?美国经济学家对这个事情太了解了,任何人只要提这个东西,马上就会有经济学家提出来说你这个东西,不如我们就退税吧,退税比消费券有好处。
霍德明:好,你想想看,如果我进入只是纯粹发消费券的话,把消费券给到你我手上,那你我要去消费了,但是发消费券这件事情对生产面他没有直接的效果,可是退税不一样,退税有两个意思。他两个含义。他一方面把税退给了老百姓,缴税的人退给老百姓,于是呢,他可以拿这个退税的钱,去买东西,消费那个出来了。还有呢,如果他要退税的话,税率上面对于老百姓的减免,记好哦,他也是一个鼓励的作用。你看,我这段时间工作,我所得税,或者什么税可以少交一点,于是我就有供给的效果,愿意多工作。多工作代表什么意思?多生产嘛。所以退税是同时刺激需求,以及同时刺激供给,两个加成起来有更强的效果。
刘芳:“到底该如何提振经济?”这个难题如今正困扰着世界各国政府。用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的话说:“现在属于非常时期,要用非常手段。”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也是凯恩斯学派抬头的时候,为了抵抗经济寒冬,各个政府推出五花八门的刺激经济方法。最常见的包括大力推动基建,财政扩张,用政府花钱的方式代替民众花钱。但这么做,可能反而会导致政府的力量和民间竞争,把本来可能健康成长的民间力量挤出市场;还有的方法就是给一些行业补贴,但补贴谁,不补贴谁,补多少等一系列问题又会引发好多争议。于是也有些政府干脆采取直接发放消费券的方式,虽然这种方法是否能最有效刺激经济依然有待商榷,但至少,这么做即直接又方便,节省行政成本的同时还能避免政府花钱可能带来的贪污行为。找好了时机点,在民众最需要钱的时候发消费券,至少能起到一定效用。例如台湾,就选择在春节前发券,引起了好一阵子的消费热。
下一页:中国大陆巨额外汇储备该不该给民众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