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金融危机爆发,全球政府救市,曾经高高在上的公司高管的薪水和奖金,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雷曼的CEO拿着天价薪酬把公司带入申请破产的“死胡同”,美林的CEO此前还奢望着自己1000万美元的年终奖金……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已经不单纯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还牵涉到贪婪与道德的问题。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这个寒冷的冬天,高管高薪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下子又热了起来。
国外,华尔街高管的巨额薪酬成了众矢之的,有人甚至放言:“华尔街高管年终奖应该清零”。媒体报道称,高盛CEO布兰克费恩、美林CEO塞恩、美联银行CEO斯塔尔等风光无限的华尔街翘楚们纷纷表示放弃今年的年终奖,但即便如此,仍然难以平息公众对于华尔街高管高薪的质疑和担忧。国内,从年初的天价高薪风波,到钢铁、电力等企业宣布高管如今自降薪酬,再到保监会下令限制保险企业高管高薪,这个冬季,高管高薪的话题牵动着众多神经,有观望者、有质疑者、有焦虑者、有窃喜者?为什么在经济危机时期这一话题会被持续放大?难道仅仅是简单的所谓“仇富心理”在作祟?显然不是这样的。
首先是华尔街金融企业的薪酬模式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暴露出了其巨大的弊端。长期以来,华尔街成了高收入的代名词,但在巨额回报的光环背后,可以看到华尔街薪酬制度的两大特点:一是两极分化严重,高管与底层员工的薪酬绝对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种两极分化会强烈激发金融从业人员的逐利行为,为了爬到金字塔的顶尖而不择手段,甚至损害股东和公司的利益;二是偏重于中短期激励,尤其是华尔街的“天价”年终奖成了无数人艳羡和质疑的对象,有报道称,2006年和2007年华尔街年终奖总额分别为339亿美元和332亿美元,而这其中,高管的年终奖占了很大比重,例如高盛CEO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2007年的奖金高达6850万美元。
而此次经济危机,同时也放大了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现代公司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分离,在典型的公司运作中,股东通过董事会将管理权授予经理层,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公司股东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追求超出资本投入的利润,管理者则追求自身报酬的最大化和人力资本的增值,这一矛盾是公司治理永远要平衡和解决的矛盾。
在经济危机时期,这样的矛盾不可避免会被放大。经济危机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使得股东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投入的成本与得到的收益之间是否匹配,得到的结论往往也是否定的,这一点在一些受经济周期影响较为明显的行业尤为突出,在企业利润大幅降低的情况之下,如果高管还维持过去的薪酬水平,显然对于股东利益是一种严重的侵害,这样高管高薪受到质疑也就不足为奇。
此外,经济危机打破了企业过去薪酬分配的平衡,公平话题再次响起。
“公平性原则”是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公平性原则”要求薪酬分配全面考虑员工的绩效、能力及劳动强度、责任等因素,考虑外部竞争性、内部一致性要求,达到薪酬的内部公平、外部公平和个人公平。
在经济危机时期,大量企业降薪裁员,导致员工收入降低,例如宝钢全员工资将下调10%,韩国友利金融控股旗下银行和所有分公司的员工薪酬下调10%。全员降薪已非简单个案,但因为普通员工和高管的薪酬基数存在巨大差异,即便降薪幅度相同,给二者带来的心理感受却是不同的。
试把一个年薪一百万的高管和一个年薪三万元的普通员工比较,即使他们的薪酬都“公平”地下降20%,对两个人的影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显然前者的生活并不会受到多大冲击,而后者的生活质量却会大打折扣。这就使得企业本来比较平衡的薪酬分配一下子被打破了,由此引发普通员工对于高管高薪的质疑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外,很多企业薪酬发放的随意性和透明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都容易使高管高薪问题在经济危机时期被扩大化。此外,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还因为存在国有企业这个特殊的商业生态而出现许多特殊的问题,例如对垄断性国有企业高管高薪的质疑等等。
那么,未来企业高管的薪酬将走向何方呢?本期《财经正前方》将聚焦金融海啸下的高薪高管,带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敬请关注。
本期《财经正前方》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刘 芳
首播:2月27日 (周五) 21:50-22:30
重播:2月28日 (周六) 03:40-04:20,15:15-15:55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
编辑:
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