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看电视读报
2006年10月13日 14:37 今传媒 】 【打印共有评论0

 

如何应对这种需求,不妨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精辟解读

每个人知识背景和思想认识水平都有差异,因而并不是生活中所有事件,我们都能做出合理解释。这时,我们往往不自觉的产生从别人那里得到解释的需要,并且期待权威的解释。不明白的事件越是重要,这种需要就越是强烈。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主持人杨锦麟先生有多年的报人经历,他的解读“具有洞察力”。如果其他电视读报节目也要想在这方面求得突破,就非下苦工夫不可。可惜的是,一些电视读报节目的跟风之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光做噱头,不苦练“内功”,点评起来不但不能闪耀智慧的光芒,甚至反倒误读报纸,误导观众,叫人不忍卒看。

2.真情交流

当然,要想每一位主持人都既能说,又说得深,也的确有困难。而且,倘若每一家电视读报节目都如此,也未免千人一面,了无生气了。笔者以为,这时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入手,做一个与其他观众一样普普通通的读报者,与观众老老实实交流。真实的交流,有时甚至胜过权威的解读。因为人的交流除了信息交流外,本身就还有情感交流的成分。情感交流最重要的当然是“真”。杨锦麟自己也说过:“我觉得观众喜欢我,除了‘真’以外,还有一个‘朴’,不虚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在电视里表现真性情。”③“真”也好,“朴”也罢,都还是真。所以杨锦麟即使是普通话不很标准,也一样大受欢迎。当然,说主持人要与读者平等交流,展示真性情,必须把握一定的度。这一点不言而喻,笔者也就不再赘言了。

3.受众参与

上面两点都是从传者的角度讲交流情境的营造。但交流显然是互动的,因此受众的参与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虽然不见得一定非要这样做,但如果运用得当,必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东方卫视的《看东方》推出的“短信互动”,“观众可以在当日播出的任何一条新闻,包括读报新闻发表观点和看法,通过手机短信发至电视台,很有交流感。如2004年5月7日,节目播报了西安体彩宝马案的彩票发行人被拘的新闻,然后请观众对双方当事人孰是孰非和案件结果进行评判,主持人在随后的直播中随时插播观众的短信,最新发布观众的投票结果。这种互动的新闻编排,大大增强了节目的交流感与可亲性。”④

笔者以为,短信对交流方式产生了难以想像的影响,极大拓展了交流的广度,提升了交流的效率,应当引起所有电视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三、信息把关的呼唤

电视读报的内容虽然主要来自报纸,却不能简单看作电视对报纸的重复使用,它实际是对报纸信息的再次把关。

我们早已发现,信息量越大,获得有用信息的成本就越高,利用信息的效率也就越低。且不说我国光报纸就有两千多家,在所谓“厚报时代”的今天,仅选择一份报纸认认真真读完,多则好几个小时,少也要半个小时左右。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这些情况:没有时间读报,很多报纸读不到,更不必说读报漏掉重要信息,读了不理解了。信息在量上的激增在客观上对信息传递、吸收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把关,并且会出现一次把关、二次把关、甚至多次把关。如果说原来信息把关的出现更多是传者主动对信息的控制,现在信息把关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客观需要了。媒介由于在信息传播中的独特地位,不可避免地要承担起信息把关的任务。

“我国学界对‘信息爆炸’时代报道的角色素有‘洗菜论’之说。这种理论认为,在信息激增的条件下,媒介的使命与其说是提供信息,不如说是筛选、整理和解释信息,使信息有序化,并赋予信息以意义。如果某一媒介或节目能帮助受众筛选、整理和解释信息,能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那么,这样的媒介和节目一定受欢迎。而读报节目的定位正是浓缩报道、探知社会当天的最新动向。”⑤

所谓“洗菜论”其实就是信息把关。电视读报就是一种信息把关的形式,是对报纸把关的再次把关。如果稍稍添加一点想像力,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以后或许还会出现其他类似的信息把关节目,比如电视网摘。

电视读报的把关工作,可以用三个字概括:导、独、专。

1.导

所谓导,可以通俗解释为信息导航。比如报纸首页的导读题,电视节目表等都是主要起导航的作用。电视读报在导航上做下功夫,可以形成由点到面的发散效果。它一方面可以使观众对大量新闻实现初步了解,听到多种声音,拓展了信息面;另一方面也便于观众根据自己需要进一步有选择地阅读相关报纸。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追求全面的一网打尽式的导航不仅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即使做到,也将形成新的信息海洋,丧失导航意义。正因为此,导航的作用不过是应对信息爆炸背景的基础思想,必须和下面所说的其他策略共同作用。

2.独

所谓独,就是争取“读”独家拥有的报纸新闻。说起来,报纸自身中大名鼎鼎的《参考消息》主要凭借的就是这一点。它转载的各国媒体新闻是我们一般观众很难接触到的。早期《有报天天读》的成功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因素。众所周知,《有报天天读》上读的报大多都是大陆读者难以见到的东南亚华文报刊和西方主要媒体,这使它的节目在信息上更有吸引力。当然,这里所说的“独”,在传播手段大为发达的今天,变得越来越困难。不过笔者以为仍有实现的可能,特别是在地域化传播为主的地方电视台,细心琢磨,精心打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家新闻”。

3.专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之见。所谓专,其实就是准确定位,从而进一步实现“精”。这本应是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是在电视读报节目里常常被贪大求全掩盖了。我们应该牢记,只有做到专,才能形成自己的节目风格,才能牢牢抓住自己的受众群,才能让自己的电视读报节目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电视读报节目路在何方》王珂,新闻知识,2005.10
②《电视读报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孙湘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06
③《“电视读报”的魅力——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栏目评析》方奇,新闻实践,2004.10
④《电视读报节目的困境与对策》孙湘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06
⑤《一加一大于二——解读电视读报节目》于潇,视听界,2004.05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郑会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