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追梦人”郑人元:推进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

2013年06月14日 17:24
来源:凤凰网专稿

核心提示“追梦行动2013季”的第三位追梦人——郑人元,一位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大学毕业生。一次在贫困农村的考察经历,激发了他推进国家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梦想。为此,他创办了“少年中国计划”,发起并推动为贫困学校捐赠图书馆、为贫困学生募集奖学金等。此后,他还创办了“未来领袖集训班”、BCG(Bridge College Gap)项目,为了他口中“更纯粹、更专业”的公益而执着努力。

郑人元

以下为“追梦行动”对话郑人元文字实录:

追梦行动:你说你的梦想是推进国家公平教育和优质教育,那么这个梦想是如何一步步演化为“少年中国计划”、“未来领袖集训班”等几个项目的?做这几个项目的契机分别是什么?“少年中国计划”、“未来领袖集训班”发展情况如何?收到的反馈如何?达到预期目标了吗?

郑人元: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我在拯救中国少年计划的官方主页里讲述的一样,我是因为要完成一次考察任务来到了云南的干海子村,只是知道那里贫穷,但没有想到会是原始社会一般的贫穷。于是我创办了一个网站,怀着强烈的内心冲击,所以给它起名叫“少年中国计划”(Save Chinese Youth Project),这个名字之所以很大,是因为它就是我当时内心震撼的写照。

我在SCYP的网站上公布了很多需要援助的学校信息,希望依靠大学生的力量互相传播,让更多需要物资的孩子们得到援助。700多名世界各地的华人大学生陆续加入了这个组织,成为了我们继续传递大爱的动力。从2012年3月创办起,到2012年7月,我们给13所湖北的贫困小学捐赠了“少年中国计划图书馆”,四面八方的志愿者给各省的很多小学寄去了大量的物资。我们发起捐赠的倡议,募集到的几万元资金发放给家庭特别贫困的小学生,作为助学金补贴。

后来我们开始思考我们作为一个公益组织的价值。很多组织都在扶贫、都在支教,可是很多组织做得不专业、不纯粹,很多人为了丰富自己的履历进行短期支教,却给孩子们留下伤害。我们对我们过去的援助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我们的援助介入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不大。“与其物质援助,不如精神援助”,这是我们当时大多数活动负责人一致的呼声。我们创办了“未来领袖集训班”,就是希望能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一系列人文课程,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

我在湖北省蕲春县的大同镇亲自带课,我们从来不替代他们的现任老师的教学任务,半年的时间,我们的努力确实得到了印证,这些孩子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行为习惯还是学习态度上,都开始明显领先其他的同龄人。

追梦行动:你的机构人员是如何招募进来的?都是志愿者吗?

郑人元:大多数都是通过人人网进行宣传,全都是志愿者,也几乎全都是大学生。

追梦行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你觉得最让你受打击的事情是什么?

郑人元:我们遇到过很多的阻碍,我们平时不会告诉大家我们经历的困难有多少,但是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青年公益团体,想要取得很大的发展空间,都需要我们用血泪来争取。

政府很难默许一个青年组织的自由发展。民政厅会告诉我们需要非常复杂的程序完成注册、团省委会告诉我们他们顾忌一个有海外学生参与的团体会涉嫌国家安全问题、乡镇小学的校长们会觉得我们做得所有除了直接现金捐赠的事情都很多余……

我们遇到过的麻烦真的不少,但让我最灰心的不是这些。我在大同镇教书的时候,有一个周末,我们中午安排孩子们集体午餐,和当地的一个村民家商量好了为30多名学生准备午餐的事情,价钱也已经确定了。快到饭点的时候,那位村民到教室来找到我要求加价。我们能够确定他的收费太贵,后来得知我们自己掏钱来到这里培训的这些孩子里面还有他自己的亲戚,而他对我们的到来明显没有感激之情,反而觉得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后来事态升级,村民开始动手推搡,民警后来赶来处理了这件事,但是却一直让我心寒。

我总是在想,我们把我们最大的热忱、最大的善意拿出来了,这么多人,每周10个多小时往返于这里和武汉,为什么不能换来你们同样的真情。他仅仅是多要了我们一百多元钱,但却给我们整个团队最大的打击,我们不怕很多制度的缺失,但我们真的害怕我们想要帮助的人都变得冷漠。

郑人元在位于四川云南交界的贫困的干海子村

[责任编辑:楼楚楚] 标签:郑人元 梦人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