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智能时代 通识教育将成为必需品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人工智能它会不会全面地超越我们?会不会毁灭人类?《北京折叠》作者,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畅谈人工智能。田桐(主持人):学术殿堂、思想盛宴,欢迎各位来到《世纪大讲堂》我是田桐。要说到过去两年的热词

那么孩子的兴趣其实它并不长久,孩子的兴趣需要对孩子的兴趣的引导,孩子的创造精神他需要给他这种创造的空间,并且对他创造的结果有适时的鼓励,给到他足够有挑战、有难度,但是又不超过他能力范围的任务去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好奇心不断的得到吸引他的创作的热情不断的得到鼓励,然后它的能力在一步步提升,孩子才会把他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变为长大之后的创造性思维。

我与一些比较年轻还很有创造性的人去聊过,我问他们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毫无疑问都告诉我说“我从很小就是一个自学者,我很喜欢学什么样的东西我就开始自我学习”。其实有很多很多长大以后有杰出成就的人,大概都是在自己小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行取,并且有合适的条件给到他足够多的鼓励,让他开始自我学习,在这种自由和自我推动的过程中又有足够的鼓励,长大之后他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成为一个创新者,成为对这个世界有所贡献的有杰出发现的人。

我们在现在的学校系统里面也经常并不鼓励太过于创新,或者比较大胆自由的尝试,经常希望孩子放弃你们头脑中的奇思妙想,赶紧记住一个正确答案。可是实际上,这样子就把孩子比较脆弱的,但是会极为宝贵的创新精神慢慢慢慢就消磨掉了。我自己相信在未来这个时代里面当人工智能全面到来之后,我们一定会开始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为这个会是未来时代的刚需。

那么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要怎么做呢?

智能时代 通识教育将成为必需品

田桐:演讲过程当中你一直在说小孩子的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那你在家的时候,会给她故意创造一些引发她有创造力的空间吗?

郝景芳:给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脚手架的方式。

解说:教育要培养创造力、创造性思维,这道理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懂,但回到日常的学校教学,应试便很快取代了创造力的培养,成为了首要的教学目标。而在科幻作家郝景芳看来,智能时代要想不被人工智能取代,创造性思维将成为绝对的刚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出这至为宝贵的创新精神?我们继续听郝景芳的分享。

郝景芳:我自己会觉得很可能是一个翻转课堂的形式,什么叫翻转课堂?就是知识的学习可能会由自学完成,在这个课堂上老师带孩子去做的并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孩子去进行一些更加深度的讨论或者是有创意的事情。也就是说传统的课堂是把学习放在课堂上,练习放在课堂外,而翻转课堂呢,是把学习放在课堂外,练习放在课堂上。

那么未来,我们其实很有可能人工智能会进入到我们的教育系统,人工智能会帮助到我们的教育系统,人工智能软件很可能能够让孩子完成自学,那么把很多很多的知识放在一个数据库里面,可以给孩子推送合适的知识,让孩子完成这种知识的学习。那么未来孩子一定是需要一个宽广的知识基础,只有有了宽广的知识基础,他才有可能在他长大的过程中去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去选择自己真正想要走的方向,他的选择空间才会更大。而且宽广的知识基础会让他有这样的一个综合判断能力,这也是他去战胜人工智能的地方。

此外,在课堂上,一定需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协作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我们很可能会在未来的课堂中更多的是见到一些创造性的任务,会见到老师跟孩子进行一些思考与对话,鼓励孩子各种各样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很可能就会变得比现在的学习系统要更加灵活,要更加尊重孩子的自我个性,要更加能够把孩子的潜能发挥出来。

解说:“通识教育”应该也是我们很多人并不陌生的一个概念,这项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贵族教学,如今得到了不少国内外的顶级大学的重视,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会在本科生中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不局限于本专业的内容,而能够更全面的博古通今、文理兼修,不以掌握生存技能为目标,而注重培养大局观。

在郝景芳看来,智能时代这样的通识教育,也将成为必需品。

郝景芳:在古代,可能所有的人都只是做自己的这个学徒,做一个铁匠就只会钉钉子,那么一个木匠只会劈木头,大家都能够生活的很好,可是未来这个时代呢,人工智能它会替换掉大量的这样细碎的工作,如果你只是会这样的一个细碎的技能,其实在未来是很危险的,有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

也就是说在未来这个时代,也许我们所有人都会被迫去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去要扩大自己的眼界,去提升自己的知识面和大局观。也就是说通识教育会从古代的一个精英小众教育到了未来成为一个刚需的教育。

科学、人文、艺术其实这些学科相互之间都是有共性的,都是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理解和感受。当我们看到了水,我们去想要理解它的由来,它是从哪里流到哪里它为什么这样去流,我们就是科学家。当我们面对水,我们去感叹它在历史上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变化,我们就成了一个文明史的人文学家。当我们去感受它这个水的色泽在光影下面的微妙变化,我们就成了艺术家。

科学、人文、艺术真正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它们并没有区分的那么厉害,并不是像我们在学校里面学科分割的这么厉害,当我们把它们融会贯通起来的时候,用一些普遍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的时候,我们会知道这个整个世界的知识体系其实是融会贯通的。

所以未来,我相信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通识教育,当我们越具有这种基础思维,当我们对这个世界越有深刻的概念化的世界,其实我们越能够走向一个无限宽广的未来。

所以,这就是我今天要想讲的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宽广的知识基础,一个综合的知识体系加上不断求新求变的创造性思维,这就是我们在人工智能时代最需要的教育,这个是我们能给我们自己,也是我们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谢谢大家。

田桐:感谢景芳给我们带来的演讲。

您现在已经有小宝宝了,对吧,有三岁了。就是刚才我们听到演讲过程当中你一直在说小孩子的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那你在家的时候会给她故意创造一些引发她有创造力的空间吗?用什么样的方式?

郝景芳:其实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给孩子的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脚手架的方式。什么是脚手架呢?就是小孩子他其实对于他来讲最有兴趣的学习是在他自己的知识能力范围上面的有一点点小的挑战,就是他现在做不到,但是想想办法就能做到,这样的挑战对于他来讲是最有趣的。

这就好比我们去玩一个游戏,这一个游戏可能第一次这一关没过去,然后你努力了两次,这关过去了,就特别想要进入下一关。所以一个游戏系统,它就是按照这样的一个脚手架的方式,总是难度合适的把你往下送。

那么一个家长和一个老师,他最重要的是能够真正的观察孩子现在的能力发展水平,他能够聆听孩子现在的内心,他能够知道孩子目前对什么有兴趣,那么他知道了什么,他可以做到什么,然后适时的给到他一些合适的游戏或者是合适的练习,让他能够总是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面再前进一小步,有一点点小的挑战。

我在家里面的时候,其实是很注意去引导孩子的兴趣,我基本上都不会干涉她去玩什么或者是去学什么,但是我会给她一些能够引发她好奇心的事物。

田桐:比如说?

郝景芳:比如说我会给她一些小的乐器,让她去进行探索,会给她一些可以进行的数学小的游戏,让她去理解这个数和量的关系等等。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会给她规定任务,不会让她去上课、写作业,而是说让她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这个事情的兴趣。而且对于她所有的这些小的进步,我是会观察并且给到鼓励。

所以实际上,我并没有给孩子任何的硬性的指标,也不会去送她去上课外班,然后也不会给她每天的这种学习任务。但是孩子她其实是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自己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她现在对于识字对于算术对于学习科学知识都有很浓厚的兴趣。

田桐:但是你知道现在很多家长他会觉得这个度是很难拿捏的,我一旦发现孩子喜欢画画,或者喜欢游泳,喜欢打篮球,就会抱兴趣班给孩子。但是通常孩子都会觉得打几天我就没有兴趣了,因为是父母强压我这个兴趣到我的身上来的。

你怎么样给父母提一些建议,究竟是这个度拿捏到什么程度是最好的?

郝景芳:因为其实这个就不是一个“脚手架原则”了,脚手架原则是孩子想往前走一步你给他再有一个台阶,他这样一步一步上去,这个是一个“吊篮原则”,可能是一个吊车就恨不得把孩子就吊上去了。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感觉到是自我推动的,还会觉得被吊上去的过程是一个很辛苦的。

其实,父母给到孩子的这些支持是一步一步的,可能孩子最初对于玩球很有兴趣,接下来会支持他到正规场地去玩,支持他和更多的小伙伴去玩,支持他把这个玩越玩越好。孩子自己就会产生出我现在这个专业水平不够,能不能再去学一些专业的水平,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再去让他去接受专业的训练班,孩子会觉得这是我想要去做的。

所以其实“脚手架原则”并不是说永远不去学习专业的学习班,而是你要永远在他现有的水平上一小步一小步让他往前走。

田桐:循序渐进的来。

郝景芳:对。

田桐:我想科幻作家这个角色本身它就赋予了对于未来世界的一个更多的幻想。但是我们刚才听了景芳给我们带来的演讲之后觉得她又带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和理性的思维,也希望您看了我们这一期节目之后给您带来更多的思考。

感谢您收看这一期的《世纪大讲堂》,您可以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来参与到我们节目的互动,我们下一周再见。

感谢您。

郝景芳:谢谢。

更多金牌时评、热点解读、主播风采、幕后猛料?嘘!悄悄加入凤凰私享会(IDphtvifeng),让小凤君带您走一走凤凰卫视的小后门。 

[责任编辑:印丰晔 PV094]

责任编辑:印丰晔 PV09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undefined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