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雨果奖”得主郝景芳:智能时代 通识教育将成为必需品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人工智能它会不会全面地超越我们?会不会毁灭人类?《北京折叠》作者,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畅谈人工智能。田桐(主持人):学术殿堂、思想盛宴,欢迎各位来到《世纪大讲堂》我是田桐。要说到过去两年的热词

郝景芳:未来很有可能,我们会看到在一个结构中,所有基本的数据处理、报告撰写、日常管理,很可能都能交给人工智能程序去做,那我们人去做什么呢?去做一个团队协作的事情,我们去探索一个新的项目,我们去发展一个新的策划案,我们人和人之间去进行沟通,去完成和处理一些非常复杂的大的项目。

那么在这种时候,我们人和人工智能更多的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那么未来我相信,我们人还有很大的潜能,真正能够超越人工智能去做它的领导者,去做它的领袖。那我们人用这样小小的肉体的大脑,真的能做到这样的工作吗?我们怎么可能去引领比我们计算速度都快得多的人工智能呢?

我们人还是有一些我们独特的优势,首先我们人工智能它都是专家,不是通才。像一个下围棋的机器人,它其实并不能够再去处理金融数据,一个医疗影像的机器人它其实也很难再去做艺术创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我们一个神经网络,一个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智能,它的网络是用整个网络去学习一件事情,它的参数都会根据这个数据去进行优化,一旦它开始学习第二件事情,它的整个网络参数都会被改变,它学了第二件事情就忘记了第一件事情。

这个在深度学习领域里面是目前仍然难以解决克服的问题,被称做记忆灾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它就只能在一个领域里面成为专家,不是通才。可是我们人不是这样的,我们人并不会因为自己学会了说话就忘记了走路,也不会因为学了数学就忘了语文,我们所有的这些新的知识、新的技能,都是叠加在以往的知识上面的。

人工智能更像是在一个专业领域里面完成一个特殊任务的助手,而我们人因为有这样的一个通识的大局观,我们有对于这个世界的全景认知,我们能够从这个时空里面去选择未来要走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然能做出更明智的路径的抉择。

人工智能它可以在我们的引领下去帮助我们完成这些任务,但是这种向未来探索的能力,还是我们人所具备的。那么这种通才所具有的综合知识体系,创造性思维方式,向未来的引领者,这个是我们人超越人工智能的地方。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这样的综合知识体系?让一个人有这样的通才的能力呢?实际上我们各个学科看上去都是很不一样的,宇宙、建筑、物理、生物,很多的学科表观上看起来都很不一样的。那么我们一个人想要建立通识知识体系最重要的是有这种跨界思维,就是需要找到学科之间融会贯通之道。

那什么是学科之间融会贯通之道呢?那物理其实它研究的是什么,物理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是由哪些最基本的东西组成了我们世间万物,当我们看到阴晴雨雪,当我们看到草木山石,表面上它们都是差别很大的,其实它们都有一些基本结构。

物理就是要找到这些基本的共通的结构,以及一样东西变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推动了物质的变化。那么生物呢,也是要找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找到一个生物体变化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推动原因。社会学、历史学是要找到人群的基本结构,找到人群发生变化的基本推动力。

当我们用这样的一些思维方式,用这种是什么、为什么、从哪来、到哪去的思维方式去看待这些学科的时候,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是要大于它们之间的差异。而我们就能够把古今中外我们的地球时空,在我们的头脑中融会贯通起来,建立起综合的知识体系。

此外,我们要真正地理解各种各样学科的知识,我们就不仅仅要有一些知识的事实,我们还要有概念的思维框架。事实是第一位的,我们只有知道了各种各样学科的大量的知识事实,才有可能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框架。但是事实不是最终的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而是我们要从最后由一种概念的方式去组织所有的知识。

专家和新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新手可能只是记住了一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那么很多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相互之间都是不相关的。但是专家可以从一个概念出发,来组织历史,例如专家可以从帝国的结构来出发,认识整个的世界历史,专家也可以从一个观念的传播,来认识整个的历史,专家还可以从一些其他的更加抽象的概念开始认识整个的人类历史。

那么所以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这种抽象能力,它能够把知识背后的真正的精华抓出来,那么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建筑、水波和人工智能它背后所共有的一些因素,可能是一些简单的几何关系,而这种数学就是一种抽象能力。

所以我们既要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又要有背后的一种思维框架,抽象的知识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因为人工智能它其实跟我们人类相比它所缺少的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人工智能它能不能创作呢?可以的。我们其实去参观过一些会创作的人工智能,会作曲,会写诗,会画画,会做电影预告片。那它们是怎么做的呢?像一个会作曲的人工智能,它是从大量的几百万首曲子里面,它去寻找规律,去寻找大家都会喜欢什么样的曲子,它会把这样的按照大家所喜欢的,这样的语句乐句拼贴起来,然后形成新的曲子。我去听过,旋律蛮好听,但是听完了记不住。

我们人类的创作是这样吗?真正有意义的创作不是这样的,如果是科学家的创新,那么一定是通过理解了一种科学、一种事物的本质,再把它进行推陈出新,是从已有的事物去推演出没有的事物。艺术家的创作一定是要寻找一些新的从来没有过的形式,没有一个艺术家是说我要看前面几百万个艺术家的创作,从中总结规律做出一个套路就是我的创作。

梵高的风格在他之前的艺术家都每,莫奈的表达也是一种全新的没有人曾经试过的方式,所以人类的艺术家不是总结规律的套路创作。人类的艺术家是通过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感动,引发出来的一个全新的表达。

那么未来呢,这种科学上面从零到一的探索,从现有到未知的探索,还是我们人类所具有的。我们人类头脑中这种天生的好奇心,我们的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和我们的想像力,我们的发散思维,所有这些能力都仍然是目前人工智能这样的算法结构中所不具备的。

所以我们未来这种创造性思维、创新的工作依然是要靠人去做。

那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呢?我觉得是要有兴趣、有创造的自由以及有他人的鼓励。这个在孩子身上会看的更加明确,其实所有的小孩子都与生俱来会有好奇心,会具有探索精神,会具有学习的热情,但是这些东西都非常的脆弱。为什么在成年人身上我们经常观察不到这些特点呢?是因为这些特点非常容易就被磨灭,或者得不到回应就被扼杀。

[责任编辑:印丰晔 PV094]

责任编辑:印丰晔 PV094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undefined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