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刘校举的双城生活:路费每天100元 有梦想但没鸡汤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天津睡觉,北京上班,背奶妈妈刘校举。燕郊居住,跨省上班夫妻程昊、候桂晶。每天往返京冀线200公里的何璇,共同做客鲁豫现场,讲述拼搏在北京的双城生活。凤凰卫视5月6日《鲁豫有约》,以下为文字实

核心提示:天津睡觉,北京上班,背奶妈妈刘校举。燕郊居住,跨省上班夫妻程昊、候桂晶。每天往返京冀线200公里的何璇,共同做客鲁豫现场,讲述拼搏在北京的双城生活。

凤凰卫视5月6日《鲁豫有约》,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天津睡觉,北京上班,背奶妈妈刘校举。燕郊居住,跨省上班夫妻程昊、候桂晶。每天往返京冀线200公里的何璇,共同做客鲁豫现场。

刘校举:在我的双城故事当中,有梦想没有鸡汤。

陈鲁豫:那你在买房子那时候有女朋友吗?

何璇:那个时候没有。

陈鲁豫:买了以后有吗?

何璇:买了现在也没有。

侯桂晶:所以说一下就定下来了。

陈鲁豫:搞得我们像是一个房产节目。

肖骁:就没工作了,那我还待在北京干嘛。

史卓:中国还有这样的父母,让我太意外了。

陈鲁豫:我的建议赶紧结婚,房子再说。

刘校举:我就是想在北京上班,我就是贪婪的想住大房子。

程昊:我租的房子,我只能叫一个住宿的地方,但是现在这个地方我可以叫家。

刘校举选择双城生活 每天4小时往返家和单位

陈鲁豫:几年前,我的一个同事告诉我,他是80后,他说他在燕郊买了房子,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其实心里不支持,因为我们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有时候会工作到很晚,他住那么远的话很不方便,而且我觉得年轻人要买了房子压力会很大,我觉得干嘛呢,不值得,租房子不好吗,然后他搬到燕郊去了。

第一个礼拜他几乎每天晚上都会跟我说他得先走,否则很可能赶不上最后一班车,第一个礼拜我没说什么,但是第二个礼拜,我跟他谈了一次,我说我其实理解你,但是工作是工作,我没有办法,然后他再没有请过假,当然我心里面觉得很于心不忍,我觉得我可能不太近人情,但是真的,我讲这个事情的唯一的原因就是想跟大家说,生活就是有点残酷,当然我明白,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尽可能好的那个选择,所以如今很多年轻人会选择住在一个城市,在另一个城市工作,所谓的双城生活。

可能很多人就知道燕郊,那大概有五十万人口,有差不多三十万人口每天会从燕郊到北京来工作,路上可能会花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甚至四个小时,当然不完美,但这是他们选择的生活,就比如说刘校举,她住在天津,在北京工作,每天这样往返奔波,来听听刘校举的生活。

刘校举:狄更斯的《双城记》里,巴黎和伦敦相距492公里,马奈特一家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奔波于双城之间,我的双城记里,北京和天津相距130公里,我成为背奶妈妈,往返于双城之间。

提起狄更斯的《双城记》,不仅仅是因为我们都是两个城市之间的故事,更因为我非常认同《双城记》里面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是的,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12年前我离开生活了多年的小城市到天津上大学,10年前我认识了我的先生,拥有了一份美好的爱情,5年后我们结为了夫妻,并且过上了房车齐备的所谓优越的生活,4年前我要想打拼事业,于是我来到北京,成为了一家媒体的图片编辑。

但是这确实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来到北京的第一年,我和丈夫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成为了周末夫妻,那年是丈夫的事业起步,身为一个已婚男人身边没有人照顾他,那年他瘦了很多,后来在高居不下的北京的房价和不愿放弃的梦想面前,我们选择了双城生活,每天4个小时往返家和单位。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每一次我都可以义无反顾的去追寻我想要的,家人支持、丈夫迁就,我觉得这是执着,每天从北京一路长途跋涉到达武清车站的时候,疲惫的我看到奚落的人群中那个熟悉的身影,我觉得一切都释然了。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我虽然可以执着追求,但是这样的执着却给家人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我也必须要花更多的经历,努力的去扮演好每一个我应该扮演好的角色,公司员工、妈妈、女儿、老婆、儿媳还有朋友们的朋友。

在我的双城故事当中,有梦想没有鸡汤,有的只是平凡生活当中的理所应当,选择双城生活有时候不需要理由,但是坚持需要理由,谢谢。

陈鲁豫:谢谢刘校举,谢谢。

刘校举:谢谢鲁豫姐。

陈鲁豫:谢谢,谢谢。

刘校举:谢谢鲁豫姐。

陈鲁豫:校举现在是个妈妈,孩子一岁半。

刘校举:对。

陈鲁豫:你这样两个城市之间奔波多久了?

刘校举:从去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

陈鲁豫:很累吧。

刘校举:还好。

陈鲁豫:还好。

刘校举:还好。

陈鲁豫:是习惯了就好了吗?还是你越奔波人的忍耐力、抗压力越强?

刘校举:习惯,然后还有就是终点的幸福会把这种压力或者是疲惫转变成。

陈鲁豫:转变成动力。

刘校举:对。

陈鲁豫:不仅校举有这样的故事,很多年轻人都有这样的故事。

解说:从北京的天安门往东,直线距离约30公里有这样一片地方,它被北京和天津环抱,却隶属于河北,这里就是河北燕郊,近几年独特的地理位置,让燕郊迅速扩张,现今共有人五十万,其中三十多万人每天跨越上百公里,往返在河北、北京两地跨省上班。

杜怿超(纪录片导演):我在2013年年初的时候,看到大望路有一溜的公交车站,它们的终点站都指向同一个地方,那就是燕郊。后来用北京的公交卡乘着所谓的省际公交来到燕郊,刚到这个地方就给我一种怪怪的感觉,因为林立的高层小区和它镇级的区划很不匹配的,这里的一切和北京息息相关,但它却不是北京。

何鑫(钢琴老师):我是2007年的10月份来到北京,然后在北京上学,之后就留校当老师了,就想留在北京,想在北京买房子,但是赶着北京就是限购,外地人口得交够五年的税,但是我当时在学校没有交够五年的税,没有办法了,然后听别人说有燕郊这么个地方,还不限购,房很多,环境还比较不错吧,我就在这买了房子。

韩雪峰(燕郊老居民):1983年随父母单位搬到燕郊的,当时的感觉就是燕郊是只有一个邮局、一个医院、一个供销社、一个粮店,还有一个公共汽车站,当时我们要去一躺北京城的话,先坐长途汽车坐到通州的北苑,当时叫通县,完了倒322、312再去,咣当咣当去,去完到那儿大概都大半天的时间,后来人突然间多起来,在2001年前后吧,好像北京申奥成功了,找工作,大量人往北京跑了,跑了毕竟它城市的生活成本非常非常高,结果大量人跑到这买房来了,我记得在2001年的时候,我买的第一套房,970块钱一平,当时结婚用嘛,现在一万多翻了多少倍,一万二三,十年吧,好像这个燕郊和北京是那同城化,一直就觉得燕郊是北京养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一直这个亲妈就不认他,但是这个孩子一直往亲妈身上贴,一直往亲妈身上贴,就是这样。

解说:与燕郊相似的,在天津也有一群这样的跨省上班族。

视频:我是七点出家门,下楼,准时8点进公司的门。

视频:我一般7点出门,然后8点20到单位。

视频:我之前在回龙观嘛,也得一个多小时,然后到这面,基本上多那么10分20分的,如果堵的话,到回龙观的时间应该还会长。

视频:就是那个下班开会嘛,8点半嘛,然后才散会嘛,然后那个时候然后就拼命的跑地铁,然后往南站赶,可是最终还是差了几分钟没赶上,那个时候的心情是特别低落的,因为回不了家了,只能是订个宾馆了,然后就,对,过一夜。

解说:他们的生活被人们称为双城生活。

陈鲁豫:我们再掌声请出程昊、候桂晶还有何璇。

我得介绍一下,校举呢是住在天津,在北京工作,这三位都是燕郊居民,对吗?我想知道我们的手机到了燕郊,是不是那信号收到的那个短信就会不一样,就是燕郊人民欢迎你,会有那样的短信吗?

侯桂晶:偶尔会有。

陈鲁豫:偶尔会有,我得介绍一下,这是两家人啊,这是一家子,来,我站在你们俩中间儿,来,这是何璇,我们欢迎他,这是程昊,这是他老婆候桂晶,这两位都是东北人,桂晶是河北人是吧?

刘校举:嗯,对。

陈鲁豫:校举也是河北人,对吧?

刘校举:对。

陈鲁豫:所以河北离北京其实并不远,这样,一开始呢有一些问题,我们先来简单的跟大家交流一下。

每天上下班多长时间?校举刚才说4个小时,你呢?来回。

侯桂晶:4个多小时。

陈鲁豫:你?

程昊:一样。

陈鲁豫:4个小时。

何璇:我来回是两个小时零20分钟吧。

陈鲁豫:但如果碰到堵车的话,也会例外吧。

何璇:堵车的话,对,还会大概多20分钟。

陈鲁豫:一般路上你们都做什么?

刘校举:跟一起路上的朋友聊天。

陈鲁豫:聊天。

刘校举:对。

侯桂晶:刷朋友圈。

陈鲁豫:刷朋友圈。

程昊:就是看手机的时间比较多。

何璇:我要是清醒的话,可能会跟同事一起吐槽吧,然后要不说的话,就是睡觉。

陈鲁豫:每个月上下班的交通费用大概是多少?校举。

刘校举:2500。

陈鲁豫:2500,那也很贵呀,2500。

刘校举:但是比起在北京租房子的话,便宜很多了。

陈鲁豫:贵在那个高铁上是吗?

刘校举:对。

陈鲁豫:桂晶呢?

侯桂晶:大约500多吧。

陈鲁豫:500多。

程昊:我们两个相差不多。

陈鲁豫:加起来500多还是一个人?

程昊:没有没有。

陈鲁豫:每个人500多?

侯桂晶:每个人500多。

陈鲁豫:好,你呢?

何璇:我应该也是500以内。

陈鲁豫:每个月还多少房贷,校举?

刘校举:我1000块钱左右。

陈鲁豫:你呢?

侯桂晶:我俩3000多。

陈鲁豫:3000多的房贷,你呢?

何璇:我自己是2300。

陈鲁豫:嗯。

何璇:2300。

陈鲁豫:这个负担对你来说重不重,2300的房贷?

何璇:这个现在看着可能是不重吧,但是谁知道我40、50的时候,哎,我大概还到多大。

陈鲁豫:你,你办的多少年的那个房贷?

何璇:我,我是……

陈鲁豫:20还是30?

何璇:20年,20年。

陈鲁豫:20年后你多大?

何璇:我想想,我现在是,不到50吧,快到50岁了。

陈鲁豫:不到50,那没问题呀。

何璇:对,快到50了,这个不好。

陈鲁豫:你预计你想什么时候退休吧?

何璇:这个不好说吧,我觉得这个工作如果很稳定的话,你肯定没有什么压力,如果中途有什么,有什么变化,你可能经受不了这个变化。

陈鲁豫:所以压力还是会有的。

何璇:对,压力还是会有。

陈鲁豫:对吧,压力还是会有的。在北京住的时候,租过几次房子?

刘校举:三次。

陈鲁豫:三次,在北漂的人当中,三次不算是个很多的数字吧。

刘校举:对,很少。

陈鲁豫:他一直在,在点头,你租过几次?

程昊:三次。

陈鲁豫:三次,也还好,你呢?

侯桂晶:我俩一起。

陈鲁豫:一起来到北京打拼的哈,一共租了三次房,你租了几次?

何璇:北京三次,然后如果算上燕郊的话两次,一共五次。

陈鲁豫:每一次搬家,我假设都是因为房东可能把你的房租又提高了一下。

何璇:这个其实我在北京有两次是赶上那个,人家房东是卖房,人家说那个卖房的话,那肯定住不了了呗,然后我合同没有到期,然后但是也得搬,这没有办法。

陈鲁豫:你们在北京住过最糟的,刚刚到北京租房子,最差的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以前做过一期节目蚁族,唐家岭那边很多年轻的毕业生,会租在一些很小很小的房子称为蚁族,你们住过那样的地方吗?桂晶。

侯桂晶:住过。

陈鲁豫:住过,是唐家岭吗?

侯桂晶:对。

陈鲁豫:哦,描述一下是个什么样的房子。

侯桂晶:当时刚来北京的时候,租的房子大约9平米左右吧,还没有窗户。

陈鲁豫:我想那个时候的梦想,可能就是有一天,我的房间有个窗户就好了。

侯桂晶:对。

陈鲁豫:然后人的梦想是一点一点会变大的,你住的第一个房子是什么样的?

何璇:也是个合租吧,因为我,我看过更惨的那种,其实它是里边有应该十七八个人,地点是在那个劲松的那边,那是我看的第一个房子,但是它每月房租便宜400,但是当时我没有住,那个是那年刚来的时候,因为人太多了,后来自己找的是那种1000的,合租的,里边大概是四五户吧,这可能还是相对较少的呢,多的话会更多。

陈鲁豫:既然家住的远,但之所以会选择在那,吸引你们的地方是什么?我在想,跟路上的辛苦和时间相比,可能那个心里的安全感、安稳感更吸引人,是不是校举?

刘校举:对,现在是跟家人生活在一起,是个完整的家,包括孩子也可以在完整的家里成长起来,而且比较实际的就是房子会比较大。

陈鲁豫:你现在住多大?

刘校举:130多平吧。

陈鲁豫:你们俩的房子呢?

侯桂晶:130。

陈鲁豫:所以跟那种拥有自己的房子那种感觉相比,在路上奔波一点也就认了。

侯桂晶:我一直都觉得有他的地方就是家,所以说没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陈鲁豫:我们听到很多双城生活的人,每天在路上奔波的故事,我以前就听说在燕郊很多老年人,会起的非常非常早,帮自己的子女呀去排队,因为等车那队很长很长,我们的编导跟着桂晶他们起了个早,看看双城生活什么样,每天早晨上班是什么样,来看看他们起床去赶车的那个样子,来。

扫描屏幕下方的二维码关注凤凰卫视官方微信平台,更多精彩尽在凤凰私享会!

          

点击关注官方微博@凤凰卫视官网,更多精彩内容实时掌握

《鲁豫有约》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陈鲁豫【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5-11:00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0120-0215

[责任编辑:马思文]

标签:双城 刘校举

2015-05-06鲁豫有约 双城生活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5/05/06/7f0344a4-7607-4176-9638-ed9bada15faf.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