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卫视 > 活动专题

民间文化研究工作者刘启后获2014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来源:凤凰卫视

刘启后是一位民俗摄影专家,他长年从事民间文化田野考察和文化遗产的挖掘、记录、抢救、保护、研究与传播。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他,每月靠着几百元的退休金跑遍了湖南省内的百余个县市及周边相邻省市。日晒、雨淋、风

刘启后是一位民俗摄影专家,他长年从事民间文化田野考察和文化遗产的挖掘、记录、抢救、保护、研究与传播。今年已是古稀之年的他,每月靠着几百元的退休金跑遍了湖南省内的百余个县市及周边相邻省市。日晒、雨淋、风吹、霜打、冰冻, 遇歹徒、遭狗咬、被蛇追、惹伤痛, 甚或连命都搭上……几百次进到深山探访。

因为他的努力使得隆回县的花瑶挑花、呜哇山歌、滩头年画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刘启后却不求任何回报。因在民间文化抢救上几十年默默无闻地收集整理了众多珍贵第一手资料,刘启后获得“2014年中华文化人物”提名。

感动三千瑶家女解锁“女儿箱”

沈从文曾说,花瑶挑花是世界上最美的挑花。但是花瑶挑花一直是花瑶妇女一代代口传心授的,图样及工艺具有极强的私密性,往往瑶家女会锁进自己的“女儿箱”。这个“女儿箱”按瑶家习俗从不对男人打开。

为了追寻探访瑶族同胞中这支鲜为人知又独具民族个性的古老部落。刘启后说他用的是“磨”功。持续38年,近400次深入考察,往返一趟800公里,累计行程30余万公里,刘启后挨家挨户探访,如此真诚和执着,使3000多个瑶家女向这位外来男性打开“女儿箱”,使他收集到了2000多个挑花图样。多年的走访让刘启后得到了“老后”这一昵称,而且瑶山7000多村民都叫他“老后”,他也能叫出2000多个家庭户主的姓名。

刘启后一直坚持全方位挖掘、记录、抢救、整理花瑶民俗文化,并用自己的镜头、笔杆和满腔的热情将神秘的“花瑶文化”推向全中国、带进联合国,介绍给世界。同时,他还主动提供多年积累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全力协助当地政府成功申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挑花”、“呜哇山歌”和“滩头年画”。

保护民间文化的脚步从不停歇

2014年,70岁高龄的刘启后又一如既往地深入瑶山,从事梅山文化的资料收集和整理,他和老伴在山顶破庙一住就是四个多月,过着“野人”般的生活。迄今已收集记录整理呜哇山歌3000多首,寻访梅山巫傩文化中的法师180多位,收集手抄经书1000余件。此外,他还在收集资料的同时,采访了3000多个高龄老人,为每个人拍照并建立档案,已经六次在全国各地举办影展,冯骥才感叹“这些脸上藏着一部中国农民史”。

刘启后透露,最近他正在编写《诡秘的梅山文化》一书。“编这本书的任务很重,这么多资料,我要细细读、慢慢看,不懂的字也要查阅相关资料。必须‘耐得烦’。这本书是冯骥才先生亲自交给我的任务,我一定要好好完成它。”刘启后说他已成为唯一个完整收集到濒临失传的梅山绝艺——二百多套神秘“手诀”的人。在这本书中,他不仅将拍摄的奇异手诀造型收录进来,还对手诀进行文字注解。

除了考察花瑶民俗及瑶山周边汉民族传统文化,刘启后还自费跑完了湖南省内的百余个县市及周边相邻省市。他采访考察过的传统民俗多达上百种,有梅山文化、滩头土法造纸、横板桥民间木偶、湘中民间葬俗、邵阳布袋戏、宝庆翻簧竹艺、邵阳羽毛画、武冈楹联古村落等。刘启后说:“我的手头还有大量宝贵资料亟须整理出来。现在我的年纪也大了,得抓紧时间去做这些事。万一哪天我不在了,也许它们就真的永远消失了。”刘启后就是这样,凭借一双腿和一架过时的老式相机,与时间赛跑,把那些珍贵的民间文化一点一点的抢回来的。

“中华文化人物”是中国首个专门针对全球华人文化领域的人物评选活动,自2009年12月正式启动,今年已是第六次举办。“2014中华文化人物”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颁授典礼定于2015年1月6日在武汉举行。

[责任编辑:张梅]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