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来:宋明理学致力复兴儒学并实现价值重建


来源:凤凰卫视

核心提示:从北宋一直到前清,理学何以能在这七百年间中成为中国思想学术的主导形态?当儒学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不断挑战后,又做出了怎样的回应,又呈现出何种特色和精神气质?当今中国正面临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

陈来:范仲淹的人格体现直接促进了道学兴起

二程后来他(们)能够向着理学的建立发展寻“孔颜乐处”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点,那么跟这点有关就是因为周敦颐他写了两部著作很有名。有一部就叫《通书》,这《通书》里边就讲,要“志伊尹之所志”,“学颜子之所学”,颜子就是颜回刚才我们讲颜回,就公开提出了要“学颜子之所学”,那“颜子之所学”是个什么学问?就是一个圣贤之学,不是要仅仅成为一个科举的成功者,是要自己成为成圣成贤的理想的一个实现者,所以从这点来看,这个周敦颐确实他是能够呼应这个时代的一种需求。

其次就是在除了这个《通书》以外,它另外一本书叫做《太极图说》。这个《太极图说》一上来讲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等等讲一套,最后讲的就是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就是这一篇作品是从太极讲到人极。

那么这个作品应该说我们看它是按照《周易》的《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个思想发展出来的一个宇宙图式,那么最重要的是说它从太极到人极,太极就是宇宙的根源,人极就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准则,讲了这一套道理是最后要确立人极的根本立点,那么这个人极当然就是儒家价值体系的一个代表,就是“定之以中正仁义”,所以从这方面我们说周敦颐他还是确实有先导之功。

那么理学的发端我们第二个讲是张载,那么张载他跟周敦颐,他有一个作为理学发端的共同性,共同性就是他要建立一个宇宙论来抗衡佛教,抗衡道教,他建立了一个太虚即气的宇宙论,就是为了跟佛教、道教的这种虚无的,虚空的这种宇宙观、世界观相抗衡,所以他具有理学的发端的这个意义。

那么其次更重要的就是在精神,在境界,在人生方面他也同样在这个时代他提出了一些新的方向来引领。张载后来他讲了四句话,冯友兰先生曾经把它叫做“横渠四句”,因为他的号是横渠先生。

那冯先生就把它叫做“横渠四句”,这很多大家都知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说这四句不简单。这四句如果用我们今天的题目来讲,它就表达了儒学复兴的一个崇高的精神理想,你说这个儒学复兴的运动用什么样的一个理念和精神来表达呢?就是这四句话,节是这“横渠四句”,所以说从这些方面我们说周敦颐、张载他们的确是发挥了在理学发端这个时代,他们应有的这个作用。

解说:宋明理学是一套以“天理”为中心的学术思想和话语实践,韩愈和范仲淹作为宋明理学的先驱直接促进了儒学的复兴和道学的兴起。而周敦颐和张载则作为宋明理学的发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陈来:那么第三点我们就来讲(宋明)理学的建立,理学的建立我们主要就讲程颢、程颐两兄弟,因为我们在讲中国学术史,讲中国理学史都承认这个二程是理学真正的创立者,不是仅仅提出了一些理念,指出一些方向,而是构建了这个体系,那么构建这个体系当然了这个体系本身也对他的这个精神有所发挥,不是仅仅是一些具体的理学的建构,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发挥。

刚才我们讲两兄弟十四、五岁的时候就授学于周敦颐,周敦颐就让他们寻“孔颜乐处”,对他们影响很大,就“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据程颢就是老大他讲,他后来又去跟周敦颐学过,没说是哪一年又去过,然后说什么呢?说“自再见周茂叔(后)”,自再次见他跟他学习回来,说“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吾语点也这个就是《论语》里边的故事,节是孔子非常赞成曾点,那种人生的理想,就是当然当官为民也是好的人生理想,但是曾点就是说不喜欢当官,就喜欢一种自由的没有功利的一种生活,春天带几个童子到郊野,沐浴着春风,朗诵着诗,向往这样的生活,那么孔子当时就是肯定他这种精神,所以从“孔颜乐处”到“吾与点也”,你看当然中间有“慨然有求道之志”,这个过程你看他是受到了这个思想的这种引导。

那么这种引导我想就使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儒学的发展和解释,那么如果从精神境界上来讲,就是他提出了一个新的仁学的境界,“仁”是仁义礼智的“仁”,我们知道孔子是提出了仁学,《论语》里边讲了一百多个“仁”写,但是到了程颢这里面,他对这个“仁”字做了发展,就是吸收了这个周敦颐对他的影响。

那么吸收了张载那种民胞物与的那种理想,提出了仁,什么是仁呢?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提出这样一个对仁的理解和仁者的理想,应该说我们刚才讲的“孔颜乐处”,“横渠四句”包括这个“仁学境界”它是有重要意义的,有了这个整个宋明理学它的精神方向才能确立起来。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真正开始要讲这个理学的体系建构,这一套体系话语怎么建构起来?这个二程应该说他(们)是作为创立者是建立了最基本的功劳。那么首先就是程颢就讲了,他活着的时候讲了说“天者理也”,就是经书里边尤其是《尚书》和《诗经》里边讲的“天”,很多都是讲的上帝,就是古代最高的神、上帝,但是到程颢这个地方有坚决的一个理性主义的诠释,一个新的诠释,就是天不是神,天代表的是一个最广大的最普遍的法则,这就叫天理、天道,就是讲“天者理也”,把这个儒学里边最重要的一个根本概念把它做了理性化的解释。

这样就奠定了整个理学它的思想话语体系的那个最重要的点,所以我们不能小看这个“天者理也”这四个字,这就是理学之所以为理学的这个建构,就都是从这儿开始,这是我们讲这个程颢。那么就程颐,程颐应该说他跟他哥哥是一起跟这个老师这样学的,那么他十八岁的时候他入太学,当时这个太学的老师就出了个题目,就是“颜子所好何学论”,就是我们刚讲的孔门的颜回,他好的是什么学?那么这个问题就跟周敦颐在四年前问他的问题是一样的,“所乐何处”是一样的问题,他答的这个答卷太学的主管一看,大惊,觉得这个卷子答得太好了,说你不要当学生,你来参加我们这个太学的教学吧,所以我举这个例子是说明了什么?就是重视颜子的这个问题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呼声,一种要求。

所以第一流的知识分子不约而同地都朝向这个方向来用力,来引导这些青年学生思想上向什么地方发展,发展什么?就要了解这个“颜子所乐何事”,“颜子所好何学”,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说的确他是受惠于周敦颐不小,因此他和他的哥哥两个人就开始在周敦颐这个方向上往前发展,怎么发展呢?就是两个人明确提出道学这两个字。

那么对于道学来讲,他的哥哥提出了一个贡献,就是“天者理也”,那么这个老弟做了什么贡献?贡献也很突出,他讲“性即理也”,一个是说这个价值就是我们最普遍的宇宙法则,一个说这些道德原则就是我们最根本的人性,所以从这点你可以看出他们的理学上的贡献还是相当大的。

现在我们讲第四个问题就是(宋明)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的发展主要是讲这个朱熹和陆王,朱熹他是代表宋代理学的一个集成,集大成的总结。那么如果说前民我们讲说二程从天即理,“天者理也”,然后“性即理也”,这样子来建构这个体系,那朱熹对这个体系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发展,主要就是“格物穷理”,就不再讨论天道观或者人性论,而讨论知识论,当然这个格物穷理不仅仅是知识,也包括着道德的建立。

因为朱熹解释这个格物穷理他对格物的解释就是即物穷理,就是不要离开这个具体事物,要到具体事物上去研究它的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认识和实践的方向。那么另外他对整个理学的体系还有一些发展,比如说他就发展了理气论,就认为整个这个世界是由理和气组成的,气是我们欲望的根源,理是我们道德意识的根源,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他就阐发了这个道心,人心的观念,他认为道心就是我们的道德理念,道德意识,这是根源于那个“天理”,同时我们人又有人心,人心就是我们自然的欲望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呢?使从气来的,气不仅是天地之间的材料,也是我们身体构成的基本的材料,我们的欲望都是从这儿产生的,那道心、人心什么关系,就是要用道心主宰人心,领导人心,这才能够变成一个君子,变成一个真正的儒学的士大夫。所以道心、人心的观念应该说同样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时代,理学家在儒学复兴和价值重建中,针对我们每个人的道德实践所提出的一些方法,和实践的具体的方向,那么这个是朱熹的我们讲朱熹我们就大体上讲他这几个贡献。

解说:北宋的二程提出天者理也、性即理也,基本建构了宋明理学这个体系,而南宋的朱熹提出格物穷理,并发展的理气论,代表了宋代理学的一个集大成的总结,而宋明理学在这时也分化为两支,一支叫理学,一支叫心学。

[责任编辑:王翔]

标签:宋明理学

2014-08-29世纪大讲堂 儒学与当代中国(三)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8/29/f8b292f9-47d4-4f9c-8936-f8acdf3820ae.jpg

凤凰卫视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