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
2010年05月11日 11:49 】 【打印共有评论0

当年即将大学毕业的周轶君,在老师和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放弃去外交部考试的名额,一门心思投考新华社国际部,却被告知“我们不要女生。”然而,这一句话没有打退倔强的周轶君。一次次地跑去新华社交涉,一次次地失望而回,最终她考取了新华社对外部。

事后,她坦言,想想自己当时也挺冲动,万一新华社没考上怎么办呢?自己怎么就那么孤注一掷呢?“但可能好多时候,你不孤注一掷你也办不成。”

还是因为“认死理儿”,她成为“驻中东记者周轶君”……

当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中国第一次派记者直接参与海外战争报道的时候,做唐师曾那样的战地记者,就成为周轶君心里的愿望。带着这样的愿望,周轶君“潜伏”在新华社,一边利用日常工作磨练自己作为记者的基本功,一边等待着外派采访的机会。就这样蛰伏了4年,周轶君终于等到了出国驻站的机会。于是她主动请缨去加沙--一个整天枪林弹雨,没人愿意去的地方。领导不忍心让一个女孩子独自涉险,申请自然屡次未获批准。周轶君便写信给社长陈情,最终,以一句“女性的耐力比男性的爆发力更重要”而使领导层屈服,拍板说“姑娘,你去吧!”26岁的周轶君自此成为全球唯一常驻加沙的女记者,时间长达两年。

事后,人们自然会追问,是什么让你对这般危险的工作如此执着,她的回答很简单,一切出于好奇。“未来的很多东西是你无法预知的,我就是觉得那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就要做成。”

王朔曾经这样评价女人:“上海人,在北京长大的,严重靠谱!”这句话让周轶君觉得很受用。作为一个“不安分”的上海人,周轶君从小就向往北京,她认为北方有着南方不曾有的开阔。然而,如愿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在新华社工作,都没有让周轶君安分下来,充满好奇心的她又成为了一名战地记者,常年驻守在危险重重的中东。两年后,当她功成名就,战场归来,却又转战香港,从一名通讯社记者转作电视记者、主持人、观察员,自此足迹遍布天下。

一路“彪悍”走来,周轶君似乎从来没让自己安稳过。在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她常常不顾一切、横冲直撞,用她的话说,就是“认死理儿”--“我觉得我想做的事情肯定能做到。”

因为“认死理儿”,她成为“记者周轶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张林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