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受命后,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决定了在新疆的工作任务:(一)搞好统一战线,执行盛世才在我党帮助下制定的“六大政策”,维护祖国统一;(二)巩固抗日后方,保护国防交通线;(三)筹集抗日物资,支援前线;(四)培养骨干,为抗日战争培养人材;(五)接待好延安——苏联的往返干部及有关人员;(六)了解、反映、指导新疆的工作。6项工作的关键是做好与盛世才的统战工作,这方面主要是陈云负责的。段子俊回忆:在新疆期间,与盛世才谈判,主要是陈云与膝代远一道去的。有时陈云一个人去,有时与李卓然等一起去。滕代远在回忆录中讲得更明确,他说:“和盛接头等全由陈云同志负责,陈是中央代表。我不公开,只是当个助手,所以有些事我不知道。”滕代远是来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的回忆可靠性、准确程度较高。
在援接西路军左支队问题上,陈云和盛世才及有关人士商谈的内容有三点:(一)在不放下武器的原则下,同意部队改穿盛世才的军装。盛世才对红军入疆始终存在疑虑,只是迫于斯大林及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暂时没有表露,但他的这种情绪通过下属干部表现了出来。5月初,盛世才派的顾问随同陈云到星星峡后,曾借口“避免出事”,要左支队放下武器。陈云当时反驳说,放下武器是投降,我们部队到新疆整训,不干涉其他事务,盛督办是同意的,为什么要我们放下武器?盛的顾问无言以对,只好作罢。为打消盛世才疑虑,免生其他口舌,陈云经请示党中央后,取消了西路军左支队番号,对外称“新兵营”,说是盛世才从关内新招来的修建迪化到兰州公路的军队,并且同意盛世才的要求,脱下红军服装,不戴红军的帽徽领章,换穿盛世才部队藏青色军装,戴青天白日帽徽。(二)原驻地阜新纱厂太小,陈云商请在迪化市东门外(今五星路)盛世才部队营房旁,腾出一套独立的,四五间相邻的院落作为新兵营的驻地。(三)希望“用苏联援助盛世才军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训练‘新兵营’,培养各兵种的军事人才”。经交涉,苏联总顾问和盛世才“欣然同意”。
陈云在与盛世才周旋的同时,对西路军左支队的整编与学习也做了大量工作。这一工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7年6月7日到1937年9月,任务是整编部队,组织文化知识学习。第二阶段是9月以后,任务是分班学习现代化军事科学技术,为人民军队培养未来各兵种的干部。
在第一阶段,陈云首先抓了整顿组织的工作。因为西路军左支队在西进途中大量减员,原建制已名不副实,陈云与滕代远及原西路军工委领导人李卓然、李先念等研究决定改称西路军左支队为西路军总支队,总支队队长杨秀坤,政委刘庆南,参谋长饶子健、党总支书记喻同金。总支队下属一、二、三、四大队和干部队共5个队。大队设队长、政委各一名。干部队除队长、政委外还设党支部书记一人,由吕黎平担任。总支队严格执行共产国际及苏联在新疆建立统一战线有关的不宣传共产主义、不公开共产党员身份、不发展党组织的“三不”规定,但在总支队内部仍保存党组织。为严肃军纪,陈云对总支队作了几条严格规定:注意保密,不准外出,只准在驻地活动;旧衣服洗好上缴;分散在个人手中保存的原部队财物全部上交;在此待命去苏联学习……,使总支队保持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好传统,获得迪化人民的好评。
西路军进疆前,中共中央根据斯大林关于中国共产党应建立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独立部队,要打通国际交通线的意见,曾经有过组织总支队去苏联学习现代军事技术的决定。但总支队建立不久,“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中共中央撤销了原决定,让总支队留迪化学习。陈云向总支队传达了决定,并立即组织总支队指战员学习政治和文化课。政治课有《联共(布)党史》,列宁、毛泽东的著作和党的方针、政策。文化课有语文、算术、历史、地理和物理常识。
为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陈云召开了学习动员会。他说:在中央没有新的指示前,总支队要抓一切时间学习,学好政治,学好军事,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他又强调,文化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没有文化就像盲人。我们在战场上冲锋,是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现在学习文化知识,也是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两者内容不同,目标一致,希望大家要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那样向文化进军。大会动员后他又分头到各大队找干部、战士谈话,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向指战员反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有—次,陈云问一位干部:“什么是帝国主义?”回答说:“帝国主义是黄眼睛、红头发的人。”陈云笑了,他立即耐心讲解了帝国主义的概念和本质,激发了这位干部以及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开始后,陈云又要求总支队根据识字的多少进行编班,把具有中学程度的指战员编为甲班,小学程度的编为乙班,识字不多或不识字的编为丙班,以便因才施教,取得好效果。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作者:任伊临 编辑: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