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如神话里的精灵从仙石中迸裂而生,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情的结晶。父亲、母亲、家庭,以及充溢在家庭中浓浓的亲情,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护持和一生都无法释怀的感动。可是,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流浪儿童,却恰恰缺少这些人人都不可或缺的亲情的滋养和呵护。
据国家民政部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15万人次以上的流浪儿童。在他们当中,由于家庭原因导致的流浪占很大的比例。有些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在无人抚养的情况下才被迫离家流浪的;有些是家庭发生破裂,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或重组家庭中,由于缺少亲情的关爱而离家出走;有的是不忍受家长的打骂、虐待愤而离家;还有些孩子甚至是被狠心的家长赶出家门,流浪社会。家庭,对这些流浪儿童而言,不但不是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爱意深浓的港湾,反而是伤心、痛苦甚而是仇恨的代名词。缺少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抚慰,给这些孩子一生的成长都会带来巨大的伤害。
首先,缺少亲情严重影响了流浪儿童的身心发展。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生长,所获得的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滋养和熨贴。儒家伦理思想就是把家庭中的主要美德——孝悌——作为其他道德品质的出发点,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瑞士著名的民主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提出,对儿童要进行全面的“心的教育一手的教育一头的教育”,“使三种教育协同发展,而心的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即是说,教育必须是一个发展儿童的智力、手艺以及道德、心性的过程,而整个教育必须建立在人的德行和善良人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要达此目的,他认为必须使儿童生活、劳动、学习在充满亲子之爱、手足之情的气氛之中。裴氏曾用春风一样温柔的笔触描写了“爱、信任、感激的萌芽”由于母亲的作用而在儿童心中“很快成长起来”的过程。“孩子分辨得了母亲的脚步声,看到她的身形就微笑。他爱那些像他母亲的人。在他看来,像他母亲的人都是慈爱的。他笑盈盈地望着母亲的脸,笑盈盈地望着所有人的脸。他爱那些同母亲亲近的人,拥抱她所拥抱的人,亲吻她所亲吻的人。人类爱的种子,兄弟爱的情感便在他的心里萌发了。”
而如果孩子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亲情习染,那就会阻碍他们身心的正常生长,呈现在儿童面前的世界便“充满着为满足私欲而进行的战争,充满着矛盾,充满着暴力、空谈、谎言和欺诈。”3基于这样的理性认识,裴斯泰洛齐曾先后开办“贫儿之家”和斯坦孤儿院,收容贫苦儿童与战乱孤儿,给予他们充满亲情的教导,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老舍先生曾经深情地写道,失去了母亲的人,就像插在花瓶里的花,虽然还有形有味,可是却没有根了。面对流浪儿童,我们禁不住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一样的黄金岁月,一样的花样年华,但透过他们瘦弱的身躯,透过他们眼神中本不该有的孤独和冷漠,我们分明看到了一颗颗缺少亲情的干涸的心灵。
其次,缺少亲情会严重影响流浪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健康人格是一个标志个人整个精神面貌的范畴,在个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樊富珉先生在考察了弗洛伊德、斯金纳、奥尔波特、罗杰斯、马斯洛等人的健康人格观后,曾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健康人格观,颇有见地。她认为,健康人格应有如下标准:(1)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尊重、信任、宽容等正面态度多于敌视、怀疑、狭隘等消极态度;(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主动关心、了解社会;(3)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失败的挫折;(4)正确的自我认识:自尊、自信,充满自豪感,能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5)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4健康人格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亲情教育无疑起着奠基性的作用。黑格尔对此强调说:“作为一个孩子,人必然有一个时期处于为父母所爱和信任的环境中,而理性的东西也必然在他身上表现为他自己特有的主观性。在他幼年时代,母亲的教育尤其重要,因为伦理必须作为一种感觉在儿童心灵中培植起来。”5我们看到正是因为缺少亲情教育,很多流浪儿童表现出感情冷淡、心肠刚硬、猜忌他人、敌视社会等不良人格,甚至存有强烈的报复倾向和仇心理。如不能及时地对此以引导、调控,必然给他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会成为社会的破坏力量。
因此,我们必须有效地开展流浪儿童的亲情教育,让亲滋润流浪儿童久干渴的心灵,为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温暖的空间和强大的基础。我认为,在当前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建立模拟家庭,让流浪儿童在家的环境和氛围中重拾失去的温暖与可贵的亲情,我们的少保中心应该为他们提供一个爱与被爱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人员培训,使工作人员具备从事亲情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带领流浪儿童组成模拟家庭,让流浪儿童重新感受家的温暖,学会承担作为家庭成员的义务与责任,培养爱的情愫。在这方面,重庆市为孤残儿童实施的“小家庭单元”模式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所谓“小家庭模式”,就是为若干孤残儿童组建一个模拟家庭,由工作人员担任儿童家长,让孤残儿童在模拟家庭生活中生活、学习。据报道,日前重庆市的“模拟妈妈”培训班已经正式开学,经过培训后的“模拟妈妈”会成为模拟家庭中的全职母亲,会与孤儿们一起建立一个新的生活空间。这种“小家庭单元”力求让孤残儿童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学习,并将逐步淡化他们的孤儿身份。
第二,在对流浪儿童常规教育和日常教育中,贯穿亲情原则,使流浪儿童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少保中心为流浪儿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对流浪儿童进行教育。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的那样,“手的教育”和“头的教育”要建立在“心的教育”的基础之上,具体到流浪儿童的培养,就是要通过滋养他们饱受伤害的心灵,促其养成健康完善的人格,让流浪儿童首先能“亲其师”,然后才能“信其道”。如果把对流浪儿童进行的各种教育设为a+b+c+d+……,把对流浪儿童的亲情设为x,那么贯穿贯穿亲情原则所取得的教育效果就会是x(a+b+c+d+……)。爱,是无法灌输和讲授的,爱只能通过我们与流浪儿童心与心之间真诚、持久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建立。流浪儿童的心灵恰如一棵棵植于荒脊之地的树苗,在最需关怀的时候未曾感受到阳光雨露的温柔,世界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投射了一片阴影,所以,对他们的亲情教育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投入更多的心血。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援,让全社会都来关心、照料流浪儿童的健康成长。流浪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关注其最基本的生存状况,是整个社会主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程度投入力度,可以透视出这个社会的“社会良心”的发育和成熟程度。目前,社会上蕴涵着巨大的支援慈善事业的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唤起社会的“良心”,让全社会都投入到关心流浪儿童的行列中来。涓滴成海,积土为山。对流浪儿童一点一滴的亲情教育终将汇成爱的海洋,驱散他们心头的阴霾,给他们营造一片明朗的天空。这是我们庄严光荣的使命,这也是我们深情执著的期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