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卫视 > 特别报道 > 正文
王石:见到2010文化人物王征让人心酸
2010年12月18日 10:55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网12月17日《专访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主席王石》节目播出“王石:见到2010文化人物王征让人心酸”,以下为文字实录:

凤凰网:各位凤凰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很荣幸请到了作家文艺理论家,以及中华文化促进会的副会长王石先生。王石老师和我们的网友打一个招呼吧?

王石:凤凰网友,大家好。

凤凰网:我们知道王石老师今天刚从南京飞过来,今天凌晨才到的北京。

王石:飞机延误。

凤凰网:您这次去南京参加的是一个叫中华人物评选的这样一个活动?

王石:是一个年度性的叫2010中华文化人物的一个荣誉称号的颁授活动。

凤凰网:具体活动可能是由我们中华文化促进会来主办的?

王石:主办三家,中华文化促进会。

凤凰网:凤凰卫视。

王石:南京市人民政府和凤凰卫视。

凤凰网:能不能和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华文化促进会,它是一个怎么样的结构,它在推动中国文化这一块,主要会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呢?

王石:中华文化促进会是1992年成立的,今年是18年了,它是一个NGO社会组织,非营利的、公益性的,同时它又是全国性的联合性的社会组织,就是他比较广泛,它的创会宗旨是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国际交流。18年中间,文促会主要是围绕着中华文化,一个是对内,对我们国内的朋友让大家了解、学习更多关于中华文化的东西,因为我们将近100年以来,基本上是忽视了有的时候甚至是自己把自己污名化了,就是把它变成一个不好的东西。

甚至把中国落后,这种历史近代史以来,把所有的罪名都归到我们这个文化上了,所以这是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第二,就是对外,一个是海外的中华儿女,第三是国际社会,我们跟海外的中华儿女,大家是同样的一个中华认同,这个事情说起来,我觉得,我自己也蛮感动的。“中华文化”这四个字,它从国内到海外,从学界到一般社会各界,从中央到地方在这四个字上,我觉得它的认同程度是非常高的。

同样,大家似乎是不约而同的有这四个字,开始的时候,大家知道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我们曾经用很多名字来概括我们的文化,称呼我们的文化。你说炎黄文化、华夏文化现在也还在用,但是我觉得使用率最高和最被一致认同的是中华文化,也就是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提出的,正式的提出,我的印象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届代表大会,历届领导人没有过。第一次由党的最高领导人讲,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是汉族,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不是国内,也包括海外中华儿女共有精神家园,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凤凰网:我们年度任务评选,我们人物评选的范围,也是包括中国大陆,其实是很宽泛的一个范围?

王石:是,一个是范围上,包括中国大陆也包括港澳台,还包括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侨和华人,文化的领域一个是学术的领域,还有一个文化艺术创作的领域,还有一个文化产业的领域,真的涵盖面宽一些。

凤凰网:我们知道中华人物评选,其实从2009年12月就开始了,今年应该算是第二届了。这两年在所有的获奖或者是候选人的名单当中,您自己比较敬重的文化精英是谁可以和我们说说吗?

王石:我都很敬重,他们都让我很尊敬,我可以给你说几位印象很深刻的人,比如说,今年的中华文化人物里边有一个画家叫王征,王征是新疆大学美术系毕业的。毕业以后他到了龟兹研究所去。因为在这些石窟的壁画随着时间和气候条件,它是不断的会损坏的,所以王征就在那里要临摹这些壁画。

这次在介绍王征的时候,讲述人用了八个字“骨瘦如柴、发如枯草”来形容他,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动,后来我见到王征的时候,也给我这样的印象,我记得我当时,他到达南京以后,我们在会议室开了一个小会,他进来的时候,我就一阵心酸,他比实际年龄显得老很多,他说他自己未老先衰。

后来,我就跟他说,王征,你到南京好好洗个澡,把头发好好梳理得整齐一点,干干净净的,心里面一阵心酸。为什么?他在那个石窟里面前前后后待了16年,每天就是一壶水,还有几个干的囊,还有几个咸菜,但是他做了什么事呢?他临摹了大批龟兹的壁画,他甚至被人评论说,他是张大千、常书鸿这些人之后,在这个领域里边成就最大的人。

他有大幅的临摹作品被认为是不可重复的世界艺术珍品,不得了,可是这样的人,我想没有人知道它,要说知名度,在学术,在那个圈子里面可能是有知名度,但是对大多数网友,大家不是知道他,所以我就回到刚才说的话,我们更愿意做这样的事,我们说出一个人的名字以后大家不知道是谁,但是听了他的事,心里面会一阵发热。

这是我很有印象的,还有一些是我很熟悉的人,像从日本的来的张丽玲本会会委员,她在日本也主持文促会的驻日代表处,同时她和凤凰也有关系,中央第四频道和凤凰中文台在日本落地就是由她那个电视台落地的,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她最重要的是她到日本的时候,她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然后把打工赚得他点钱买了一个摄像机,去拍摄我们的留学生活,你们可能没有太多印象,比你们年龄大的人都会记得当时感动了很多人。

凤凰网:是记录片。

王石: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有的地方叫中国留学人在日本,然后,她第二个作品也很特别,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边及有人会这样去做事,她跟拍一个人拍了十年,最后剪辑成108分钟的电影,十年这108分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功夫,那个什么人呢?那个人在日本,在也不通日语,也没有合法身份,根本就是偷渡过去的,他只能生活在地下洗盘子,洗碗,最后他赚了钱,我觉得这个人是非常有信仰的。

她用自己那个钱把她的女儿供她在美国上学,最后在美国供成了一个医学博士,十年,不要说我们很感动,日本留学生看了以后,有很多原来要自杀的人给张丽玲写信说,我们看到你的电影,决定不自杀了。为什么?你说那方向比我们还惨的人,原来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是这个最惨的人,还有这样惨的人,所以日本人说她是英雄。

说她是一个英雄,她能做出这种事情,可是她又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不合法的人,如何评价她,最重要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她做了她想做的事,就不得了,然后这还没有完,张丽玲在今年,她拍了一个表现聋哑女孩子的故事,列为广电总局的优秀剧目。

在会上也读了张海迪的短信,张海迪说,她给我打电话说了几次,我每看一集都哭,我不是说这个女孩是惨兮兮的人,不是的,这个女孩子太可爱了,我为她感动,是一个阳光的、可爱的,让人喜欢的女孩,不是一个让人同情的女孩。我觉得一个海外华人,她在那样的一种情况下,她心里边想的是把中国介绍给日本人,把凤凰卫视传出去,把CCTV传出去,她会在哪里写一个很特别的中国人,告诉你们,你们看中国人怎么样,这就是中国人,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做了这么一个事情。

而且她关怀弱势群体,张海迪跟我说,我们8000多万残疾人光聋哑人就2000口,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你应该关心他们,一个海外华人,这样去关心,我们在国内,我们就在这些人身边,所以我觉得这都是能让我们感动的。当然,还有我说到的周有光105岁,还在坚持思考写作,而且,我觉得他比我更时尚,他比我用电脑用的极好,他是汉语拼音的发明人之一,不得了,这些都是让人非常感动的事情。

凤凰网:每一个人物都非常感动。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太拓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