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铸就的建筑奇观:沙特尔大教堂
2010年02月22日 11:17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周瑛琦:沐浴着穿过花窗的阳光,人们可以感知圣母的慈爱,接受善与真的洗礼。但是在中世纪以前,光的意义和象征性远没有那么的明确。从古埃及到希腊、再到罗马,都没有把玻璃与光联系起来的习惯。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神学思想与新柏拉图主义的结合促进了光的美学思想的大发展,光才逐渐成了上帝绝对之美的化身。天主教把光线看作是上帝所赐,人们追寻光线的轨迹,其实也就是寻找上帝的痕迹。《圣经》说:"光照亮一切世上之人。"光,就这样成为了中世纪美学的核心观念之一。所以,彩绘玻璃窗所体现出来的光耀之美,对于中世纪大多数人来说就成了对上帝本性的暗示,也是能够与上帝沟通的一座桥梁。

解说:大玻璃花窗拥有最漂亮的圣母像,它也叫"美丽圣母之窗"。一千多年来,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无数朝圣者来到沙特尔大教堂。由于圣母玛利亚跟基督降临直接相关,基督教也由此发现了女性的重要性,中世纪行吟诗人的爱情诗歌里也宣扬这种价值观,女性的地位,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

解说:玫瑰花窗玻璃以红蓝两色为主。蓝色代表天国的颜色,又表现忠诚、信念、真实、贞洁,因此它也象征着圣母玛利亚,红色在教义中象征上帝之爱与圣徒的流血牺牲。耶稣和圣徒的衣着均以红色为主,就体现了这种象征性。

解说:这里的蓝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相传建造这些彩色玻璃,是工匠们主动提出的想法,主教雷诺一听到这个想法,特别激动,于是他要求工匠们创造一种新的、前所未见的色彩,一种配得上圣母玛利亚的颜色。

解说:于是,在重重实验之后,天才的玻璃工匠们创造出了著名的"沙特尔蓝"。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美丽的玫瑰花窗,才会显现出这种独一无二、清澈透明的蓝色,它的纯粹令人惊艳,号称世上绝无仅有,在当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它的配方也因此成为无价之宝,轻易不得外传。

解说:直到最后,工匠们把配方带进了坟墓。所以直到今天,教堂花窗的"沙特尔蓝"仍旧是建筑中独一无二的色彩。

周瑛琦:在哥特式建筑体系中,彩绘玻璃在传达宗教思想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哥特式大教堂是针对信徒而建造的,它的核心目的是要宣扬教会救赎的思想,因此,让信徒们感受到与上帝之间的交流,就是教堂建筑的主要目的。上帝是光,所以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大师们试图用石头和玻璃,来描绘人们内心的宗教核心问题。建筑师们想创造出一种张力,一方面立志让建筑抵达天国的高度;另一方面则又表现出神屈尊与卑微的人们对话的情景。沙特尔教堂美轮美奂的玫瑰花窗,它独一无二的"沙特尔蓝",如何抵御岁月的侵袭呢?

周瑛琦: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动情的写到:"我多次访问过沙特尔大教堂,每次我都觉得它比以往更新、更漂亮、更加充满光辉。这促使我好好研究它,就像我第一次看到它似的。"给沙特尔大教堂带去最大亮色的167扇彩色玻璃和3面大型玫瑰花窗,躲过了天灾,避过了人祸,今天仍在教堂内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其他教堂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彩色玻璃发源地的圣丹尼斯大教堂,它的彩色玻璃尽毁于法国大革命;18世纪巴洛克风格盛行时,人们还以落伍的名义为由,将大批教堂的彩色玻璃拆下、丢弃,换上了透明玻璃,据说,这是为了让更多光线照进来。假如缔造它们的工匠们地下有知,他们会作何感想呢?

解说:一战前夕,为了躲避战火,人们将沙特尔教堂的彩色玻璃一一拿下,直到二战结束后的二十世纪70年代,才将玻璃一扇扇地装回去。神奇的是,在精细、漫长的复原过程中,最后竟然多出了一扇玻璃片无法归位。

解说:而今天游人所看到的沙特尔大教堂,仍旧是1194年火灾后重建的主体建筑,两侧各有一座互不对称的尖塔式钟楼,南侧钟楼是早期法国哥特式的八角形建筑,风格庄重朴实;北侧的钟楼起初并没有建造尖塔,这个火焰式的镂空尖塔于16世纪才开始修筑,它的风格精巧华美,高111米。

解说:只有大火之前数十年建好的教堂西面保存了下来,它位于这个叫"皇室大门"的中心。大门的雕塑风格,是由罗马式向哥特式过渡时期的风格,它的特点是通过形象讲故事,因为在那个时候,普通民众大多不识字,于是在公共场所,建筑师通常会用绘画、雕塑等形式为民众传递信息。

解说:12到15世纪,法国共修建了60多座大教堂,大多是哥特式建筑。而作为城市解放和财富的纪念碑,教堂建筑也在当时走向了鼎盛时期。教堂也不再是纯粹膜拜神灵的场所,而逐渐成为民众公共生活的聚会中心。婚丧大事、集贸往来,都可以在教堂里举行。

解说:教堂里宽大的空间,足于为数千名朝圣者提供食宿,在大的交易活动期间,大教堂被用来当市场,连农民都把猪拉到这儿经过教堂的正厅。据说在巴黎圣母院,妓女还利用教堂的柱子划分地盘。在中世纪,神圣和渎神是分不开的,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如此。

解说:于是,建筑物为适应新宗教时期人们的心理要求,内饰纷繁复杂。当时的沙特尔大教堂,墙壁被漆成一种带褐的橘色,而肋筋则搭配了不同的颜色,或许,每一种颜色都代表着一类区域。大教堂,完全是一个城市的缩影。

解说:如今的沙特尔大教堂,和过去大不一样了,每个圣诞节前的星期日,照旧都会有远道而来的朝圣者来到这里。年轻人在这里展示最时尚的表演,连教会的各种服务也因此而显得更加充满现代感。教堂之外成了庆祝宗教节日和游行活动的场所,而大教堂内,再没有妓女和小贩,也没有了硝烟和战火,只留下幽深和宁静,还有一千年间,不变的光和影。

周瑛琦:Godis light,上帝是光,这是哥特式教堂的精髓。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受到光的照耀,从而反射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在这里,人感觉离神更近了。难怪拿破仑有句名言:在沙特尔大教堂,无神论者会感到不安。历经数次大火、无数次暴动,又经历过无数次的翻修,今天的沙特尔教堂仍旧在默默地沟通着世俗与天国。而那位缔造了这一建筑奇观的雷诺主教,最终并没有看到沙特尔大教堂的落成,在此之前,他黯然离世。有人说,她在圣母之光的引领下,为世人创造了神迹;也有人说,他打着教会的旗号,为自己不知谋取了多少私利。千年已过,有关这些琐事的记录寥寥无几,雷诺这个姓氏,更多,不过是停留在沙特尔教堂导游口中、带给游客的谈资。

《筑梦天下》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六 13:00-13:25

重播:周日 03:10-03:35  22:30-23: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孔繁星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