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犹太博物馆保存悲情民族“空白的记忆”
2009年11月09日 09:47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凤凰卫视《筑梦天下——柏林犹太博物馆(上)》11月7日节目文字实录:

它为600万冤魂而立,它收藏的故事发端于数千年前,它的每一片砖墙、每一条纹路都蕴含深意,它的一切指向一个古老而悲壮的民族。他们聪慧、却噩运缠身;他们渴求家园、却颠沛流离。筑梦天下,聚焦柏林犹太博物馆,让我们走进上帝弃儿的灵魂居所,解读一个古老民族的悲欢离合。

周瑛琦(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筑梦天下,我是周瑛琦。尽管和平是世界的呼声,但回顾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却无处不见硝烟弥漫。20世纪中期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惨痛的一页,战火蔓延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达61个,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有近5500万条生命被炮火吞噬,其中平民2730万。平民的死亡许多源于法西斯的大屠杀,被德国纳粹屠杀的犹太人就达到了600万,成为这场战争中最让人不堪回首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讲的建筑,就承载了众多犹太人的辛酸和血泪,它潜藏的不仅有最深的伤痕、最大的残忍,还有一个古老而命运多舛的民族、从诞生而始的大段故事和回忆。

解说:在德国柏林的市中心,矗立有著名的联邦议院大厦和勃兰登堡门,这两座建筑,被誉为是德国统一的象征。

解说:柏林犹太博物馆就座落于这两座知名建筑的中间。它竣工于1998年,为祭奠纳粹大屠杀中不幸遇难的600万无辜犹太人而立,并展示德国犹太人近两千年来的历史文物和生活记录。它的设计者是DanielLibeskind(丹尼尔·利伯斯金),犹太后裔。

解说: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旁边,就是昔日希特勒自杀时所在的总理府。而它的北边则是柏林市立博物馆,这座毁于二战末期、后于1963年重建的建筑前身,是威廉皇帝时代为官员所建造的第一座办公楼,柏林市中心最古老的巴洛克式建筑。

解说:1933年,生活在柏林的犹太人在这里建起了一个博物馆,以彰显自己的成就,馆址是一个犹太教教堂。5年后,由于纳粹政权兴起,该馆被迫关闭。直到1988年,柏林参议院决定,在已成为柏林市立博物馆一部分的这座巴洛克建筑旁边,建一座新的犹太博物馆。

解说:最终,落成的新馆和老馆在地下连通,而地面上的建筑外观则风格迥异,就仿佛一边是正襟危坐的德国人,一边是动荡不安的犹太人。

周瑛琦:犹太博物馆一落成就引发了公众的注意,或许人们大多是被它奇特的建筑外观所吸引。当第一眼看到它的俯瞰图时,你的脑袋中冒出来的会是什么?闪电?曲折?扭曲空间?解构主义?它当然蕴藏有许许多多的含义,据设计师Libeskind所说,这个建筑形状是这么来的:在做设计时,柏林市政府给他送去了两大捆档案,里面有柏林犹太人的名字、出生年月、驱逐日期和住址。于是他就在柏林城穿街走巷,亲自考察了这些历史遗迹,走一个地方,就在城市地图上点一个点、把它标示出来,最后,他把每个点之间连成线,于是,被他称之为“一个非理性的原型”就出来了。这就是柏林犹太博物馆外形的由来,看来,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和犹太人与柏林这座城市相互交织的历史密切相关。

解说: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构筑出Libeskind的犹太博物馆。这座建筑从设计初始,就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而这也是它最为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座建筑并不反映任何功能需求,设计的诉求不是为了展出文献、绘画或是播放纪录,而是将建筑和空间本身,当做德国犹太人的历史故事来铨释。

解说:所以,这座奇特博物馆的一砖一墙,都是犹太人悲欢离合和乡愁血泪的浓缩,它就像有生命一样,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当你还没有进入它,只目睹到它曲折、独特外形的时候,它就开始向你讲述起犹太人多舛的命运。

解说: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今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希伯来王国,在此后的一千多年间,先后被亚述、巴比伦、希腊和罗马帝国占领。公元1世纪,犹太人起义反对罗马统治,罗马人屠杀了上百万犹太人,并把犹太人全部赶出巴勒斯坦土地,犹太人从此开始了他们漫长的亡国流浪生涯。

解说:流亡的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四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犹太人擅做生意的传统由此而生。在中世纪,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而商人则是受人鄙视的行业。于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者”、“不洁之人”等种种恶名加诸于犹太人之上;政治、文化、信仰的差异,更是让犹太人长期饱受歧视、迫害和杀伐。

解说:犹太人曲折、漫长的伤痛,犹太博物馆的折线形状远不足以尽述,在耶稣重生后的第一千九百多年,他们迎来了最大的波折。

周瑛琦:前面我们讲到,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从设计开始,就将建筑的功用性降到了最低,转而把建筑当做历史和命运的载体。也就是说,它的外观、内设、细部,乃至灯光的设置,都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建筑本身,已经彻底从简单的遮风避雨、仓储藏匿升华出来,成为秘密的收藏者和故事的讲述者。在馆中所展示的那些物件和史实的背后,蕴藏有设计师埋下的“犹太密码”,而这份密码又是绝对开放的--我把史实告诉你,至于史实背后,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就拿博物馆外观来说,有人说:它那一系列的三角形,看上去就像是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也就是今天以色列国旗上的“六角大卫之星”。那么,设计师设置的密码真的是这样吗?接着看。

解说:从高处看去,博物馆的全貌是个闪电的形状;而从建筑正面所划出的一道道线,到贯穿建筑两端、使建筑不断扭曲的折线,这一切曲折变化的线条,主宰着整个建筑的格调,很容易柏林人一看就联想到闪电战,并为它取绰号叫“闪电”。

解说:而这道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闪电”,被设计师以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打断,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意喻着犹太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抹去的空白。

解说: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受到严重打击,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

解说:“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这一罪恶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现这个争霸世界的梦想需要足够的财富支持。

解说:希特勒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

解说:而当时,在漫长流亡过程中积累下丰富行商经验的犹太人,许多已成为大金融家、银行家或高利贷者,掌握了大批资源,他们早已引起了德国某些阶层的不安和嫉妒。于是,在希特勒丧心病狂的咆哮声中,一柄以国家意志为名的屠刀,悄悄伸向了犹太人。

周瑛琦:设计师Libeskind说过,柏林犹太博物馆的另一灵感,来源于奥地利作曲家Schoenberg勋伯格的名剧《摩西与亚伦》,它讲述的是《圣经旧约》中摩西带领犹太先民出埃及记的故事。当年,由于希特勒的上台和暴行,勋伯格未能完成这部歌剧,于是歌剧的第二幕之后就没有任何音乐了,“未完成”也因此成为它的魅力所在。Libeskind深深地为这种“空缺”所打动,他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当前的艺术作品没多少能够容纳犹太人的悲惨命运,他的创作激情也因此被激发,决心将这股情结转变为一座里程碑式的博物馆,让建筑成为未完成的歌剧的延续。当时,这位激情澎湃的建筑师直接把犹太博物馆的设计提案写在了五线谱上面,取名:“行间之意”(between the lines)。

解说:五线谱上的“行间之意”,就是后来犹太博物馆屋面那一道道排成直线、划破“闪电”的空白真空线条。

解说:而博物馆多边、曲折的锯齿造型,就像是建筑形式的匕首,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让人们拼凑起犹太人被割裂的历史,忆起被战争匕首撕裂的600万冤魂。它的外墙不规则,带有棱角尖的透光缝,由表及里,所有的线条、面和空间都是破碎而不规则的。

解说:锯齿形的表现虽然强烈,但并不像乍看的那么随意,建筑场地上还有不少漂亮的树博物馆大院的中间区域,陈列的不是历史,这些树仿佛在改变着这座建筑的走向。

解说:因为这座新的犹太博物馆实在太特别了,让旁边的巴洛克式老馆黯然失色。新馆隐蔽在大树当中,从马路上很难注意到,只能看到后侧一个狭窄的部分,而且上面没有任何明显的标志,也根本看不到入口处。

解说:新馆和老馆,并无外部的联系,表面看就像是独立相邻的建筑,但其实新馆的入口,就设在老馆的里面,现代感强烈的新馆与古典巴洛克式的老馆,就像犹太人的历史和德国的历史一样,相互纠结,并最终相融。

周瑛琦:总得来说,犹太博物馆的外部空间给人的感觉是沉重的,灰褐色的外墙和锯齿形曲折的线条,无一不在提醒人们有关犹太人命中的伤痛和苦难。难怪有人认为,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个无声的纪念碑。而作为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建筑评论家又认为:建筑无论从空中,地面,近处,还是远处,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博物馆不再是展览场所的代名词,而更像是一个拥有魔力的四维空间,通过建筑设计,带给人身历其境的震撼和感受。下节回来,让我们穿过那座巴洛克式的老建筑,走进犹太博物馆的入口。

解说:博物馆的入口处很大,用未加工处理的混凝土建成,在结构上具有许多锐角,它所通向的楼梯与一般博物馆楼梯不同,不是让人满怀惬意上楼,而是让人下楼走进地下室。

解说:通过地下一层人们都在岔口处做出选择,三条走廊将通往不同的场所,这里也隐喻犹太人最初的选择,通往死难、逃亡或者艰难共存,而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尚前途未卜。

解说:20世纪中期,在希特勒纳粹政权的铁拳下,犹太人被从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彻底“清除”,剥夺了财产和生计,并被当作“外来的异类”大批驱逐出境。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离开德国的犹太人则被放逐到东部“隔离营”和“灭绝营”,最终遭到了野蛮的“肉体消灭”。

周瑛琦: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赶尽杀绝,是熟知那段历史的人们永难抹去的记忆。二战之后,德国一直在反省,他们对于历史的反思态度,也逐步为许多欧洲人民、乃至犹太人所接受。然而,《辛德勒的名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二战时,针对这种惨绝人寰的迫害,德国国内见不到有组织的反抗,人们对于犹太人被屠杀,更多是对国家至上的迷狂和对生命的漠视。究竟是什么蒙蔽了人们遵循良知的双眼呢?今天犹太博物馆入口处的每一处细部和陈设,或许都在提醒着我们,去凭吊,更重要的,是去反思。

解说:通向地下展区的入口由混凝土高塔防护着,地下展区的结构,乍看比折线状的建筑外表更简单,其实这才是整个项目的真正核心。

解说:通过它,人们将步入象征犹太人“持续、流亡和死亡”三大经历的三个长廊,丹尼尔称它们为“轴线”。

解说:这三大历程中的不少分岔曲折,通过由天花板射来的光线苛刻地表现出来这绝不是个闲庭信步的场所,而是一次艰辛的旅程、一次严峻的考验,就像著名的传奇故事一样,三个旅程中,只有一个通向博物馆的画廊。

解说:它是最长的一个长廊,丹尼尔称之为持续轴线,是犹太人在德国的持续生存线,其入口处通向楼梯的部分,乍看好像很适中,但接着一个壮观景象突现在眼前,这是整个建筑中唯一的一条,从地下室直上第三层楼的直线。

解说:通向地下室的上方不时地被这些赤裸的大黑块所扰乱,这些贯穿建筑各层的混凝土塔共有六大块,形状各不相同。这些空塔,从外面看没有任何标志,只有天窗在楼顶上形成的点线,切出了锯齿形图案,这是建筑的最后一道线,它是所有被屠杀者的幽灵线。

解说:抬头往上看,有唯一来自天窗的光线,天窗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也无法从外面进到里面,这就是“行间之意”、外面天顶的“空白”。这些空白表示拒绝向怀旧让步,这是对博物馆传统概念的否定,通过这些裂口所看到的,除了参观者一幅幅吃惊的面孔外,别的什么都看不到。这种空白感所有人都能感受得到,这就是丹尼尔最为看重的“空白的记忆”--悲情的民族啊,走过这段历程,你们想要重见天日,谈何容易?

周瑛琦:“空白的记忆”意喻着犹太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19世纪末期,由于东欧的迫害加剧,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逃离此地,大多数投奔美国、加拿大和西欧,这些逃亡幸存下来的犹太人中包括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截止1924年,共有大约两百万犹太人移民至美国,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在大德意志帝国时期达到顶峰,几乎彻底摧毁了犹太人在欧洲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沉淀。所幸的是,顽强的犹太民族并没有向不公的命运屈服,如同他们当年一次又一次地从屠刀下站起来,否则也不会有这座博物馆的诞生了。上集我们只讲了博物馆的外观,下集回来我们将带大家走进博物馆,看看通向地下室的三个诡异通道和死亡之门,还有博物馆里展出的历史画面和犹太人在中国留下的回忆,我们下集回来接着说。

《筑梦天下》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六 13:00-13:25

重播:周日 03:10-03:35  22:30-23: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