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日诺门罕战争:日本陆军最大的一次败仗
2009年08月31日 15:34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相关标签: [皇牌大放送] [诺门罕战争] [黄海波]

日军总结失败教训 但似乎对战败的根本原因并没有真正领悟

虽说兵败如山倒,但下一步该怎么走,东京大本营似乎已经有了盘算,1939年11月,日本陆军组织了一个"研究诺门罕事件委员会",总结失败教训,还提出了若干对苏作战的心得方法,但似乎对于战败的根本原因并没有真正的领悟。

决战时,军医松元草平看到两个战友,跳出战壕准备拼命,可是迎面而来的是一条条苏军喷射的火龙。

他在回忆录中写到:这种精神就是日本帝国军队一再提倡和赞美的"军人精神"、"大和魂"吧。看着这两个士兵的举动,我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这是何等的悲惨啊,这不是地狱又是什么呢?

朱可夫在回忆录里说:"日本士兵受的教育是,如果被俘,他们无论如何都会被枪毙,而且在枪毙之前还要被折磨个半死。应该说,这种宣传在当时达到了目的。"但日本人的内心真的如此吗?

朱可夫讲了一个故事:苏军俘虏了一名被蚊子咬得面目全非的日本侦察兵。为了让他开口供出秘密,朱可夫命令给俘虏兵半杯伏特加。令他感到惊讶的是,日本人看了看酒,说:"请您先尝一口,我怕中毒。我父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而且他有一家百货店,当然,我是他唯一的继承人。"

翻译说,你被俘虏后不是应该口喊"万岁"而英勇自杀吗?

俘虏兵苦笑一下说:"父亲命我活着回家,而不是死了回家。"

第二次诺门罕战役后,日本军方发表的伤亡数字是:出动人员五万八千九百二十五名,战死七千七百二十名;伤八千六百六十四名;病二千三百六十三名;失踪一千零二十一名;共计一万九千七百六十八名,全体损失率百分之二十七点七,第23师团的损失率为百分之七十点三。

可惜,这是一个虚假的,被极力缩小了的数字。

直到1966年真实的数字才出现,日本《朝日新闻》从靖国神社统计出来的数字是:日本战死了一万八千八百六十八人。日本历史学家洞富雄教授说:"骗国民一直骗了快三十年。"战死了这么多人,责任谁来负?

日军第72联队联队长酒井大佐,战后身负重伤,住在医院里。辻政信参谋找上门去,给了他一把手枪。辻政信离开后酒井开枪自杀。日军军官有兵败自杀的传统,但公开逼迫败战军官自杀,这是唯一的一次。

诺门罕战争被日本的史学家称为日本陆军最大的一次败仗

今天在诺门罕,仍然随处可见当年战争的遗迹和尸体的残骸。

(抗战史专家武林童):我们眼前这个洼地,就是在这个诺门罕战役当中,这个日本人的一个焚尸坑,当时诺门罕进行到9月份的时候呢,基本上已告一段落,天气比较炎热,日本人当时战死在这里两万两千多人,所以尸体没有办法处理的情况下呢,就近找了这样的一个大洼地,将士兵的尸体堆积在这里面,然后架上一层木头,倒上汽油以后,开始焚烧。

(诺门罕居民齐金宝):这块儿很多的那个帽子,日本的那个钢盔,可多了。这块儿就很多的烧的地方,都明显的看到了那个。

停战后的9月2日,日军在诺门罕的4个地方修筑起了4个临时火葬场。几十辆军用卡车昼夜不停地,从后方拉来木柴,用来火葬,草原上充满了烧焦的尸体臭气,几十条烟柱直冲初冬的云霄。

从诺门罕战争活下来的日本兵编了这样一首《诺门罕战歌》自嘲:

对面的山是僧布尔山,脚下的河是哈拉哈河,十个联队的人啊,死得成千上万,天皇在东京瞭望,司令官令我们继续前进,去升天成神。

(诺门罕战争研究所所长抗战史专家徐占江):诺门罕战争,被日本的史学家称为,日本陆军最大的一次败仗。

战后,苏联官方宣布人员损失为九千人伤亡。但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数约为七千人,超过一千人失踪,另有一万六千人受伤。而外蒙军参战5000多人,官方伤亡数字为990人;伪满洲国兴安军伤亡约三百八十人。

(台湾《亚太防务》杂志总编辑郑继文):事实上对于苏军来说,它这场胜利其实也是惨胜,它本身军力的折损也是算蛮严重的。

9月18号到23号,以第六军参谋长藤本少将为首的日本代表团,和以朱可夫的助手波塔波夫少将为团长的苏联代表团,在前线举行了6次谈判,确定双方的实际控制线,并交换了地图、战俘和尸体。

当时,有一名关东军宪兵用俄语问一名苏军士兵:"你不认为日本士兵很勇敢吗?"苏军士兵用日语答道:"别耍混!是我们胜了"。

这样的回答还并不是让日军最为难堪的,德国背信忘义,与苏联"妥协",这背后一刀捅得才最让日本人心痛。为了平息众怒,日本内阁请辞倒台,首相平沼骐一郎在辞职声明中痛悔莫及地宣称:欧洲形势复杂离奇,我国以往的政策到此为止,日本帝国需要新的首相、新的内阁,另行制定新的外交政策。

从1939年9月起,苏日两国关系进入新的调整期。日本暂时不敢再北上作乱,希望利用与苏联的接近"迫使其放弃帮助蒋介石和实现远东布尔什维克化的政策",而苏联为了避免东西两线作战,也决定推行对日缓和的方针。

1941年4月13号,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与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在莫斯科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

条约共有四款,包括:苏日双方保持和平友好关系,相互尊重对方之领土完整,不予侵犯;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战争对象,另一方应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保持中立;苏方承认满洲国的独立地位及领土完整,日方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

据说在4月16号的《大公报》上有文章说,斯大林一反深居简出的习惯,专门到车站为松冈送行。斯大林在车站见到松冈后,不仅亲切握手,拍肩谈笑,合影留念,最后还拥吻而别。

也是在4月16号,由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对苏日中立条约发表意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毛泽东认为,这个条约意义重大。

首先在于巩固了苏联东面的和平,保证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全发展,二是使苏联的国际地位极大地提高了,苏联无论在东方在西方都增大了发言权,三是苏日条约没有限制苏联援助中国进行独立的正义的对日抗战,四是至于苏日声明互不侵犯满洲与外蒙,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