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上海世博会芬兰馆示意图“冰壶”形展馆宛若一座矗立于水中的岛屿,外墙使用鳞状装饰材料,看似由许多冰块堆砌而成。来自芬兰的自然风貌,如海岛礁石、鱼鳞、碧波倒影,还有木头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种种自然元素经过重新诠释,以新的面貌呈现。美好生活的六大要素——自由、创造力、创新、社区精神、健康与自然都完美地融合在建筑、空间和功能设计中。
凤凰卫视5月17日《走进世博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杨娟:芬兰馆冰壶由赫尔辛基建筑设计工程师设计的,它的灵感是来自于芬兰的冰川时期,岩石被腐蚀之后,自然形成的壶穴。就像大自然一样,冰壶也会为这些漫步其中的人们,来提供一处宁静的地方。
在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把它称为是一支壶,那么这种说法来源于芬兰的一个古老传说。在传说当中远古时期的芬兰,国土曾被深深的埋在厚厚的冰层之下,后来冰川溶化了,湍急的水流将巨大的石头挤压到岩床当中,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壶穴。后来人们在其中一个洞穴深处,发现一块非常光滑的圆石。而在当时的神话故事当中,这块奇异的圆石,正是当初开凿壶穴的巨人遗留下来的。于是人们就把那个壶穴称为是,“巨人之壶”,这就是芬兰馆的设计师郭泰睦的灵感来源。
解说:芬兰馆的外观如同一支洁白的巨型碗,安静地飘浮在一片水面上,远远望去这座国家馆简约朴素,当人们走近它,就会发现芬兰馆的外墙是由无数白色鱼鳞片构成。在阳光下折射出熠熠光彩。有趣的是,芬兰人还在自己的展馆建起了上海世博园区独一无二的桑拿室,这才我让自己的民族之火,露出一点蛛丝马迹。桑拿是芬兰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芬兰人都酷爱桑拿。所以当来到了古老的东方国度时,热情似火的芬兰人,也爱屋及乌的把自己的国粹带了过来。让全世界都一起来体验,这股冰与火共存的体验。
杨娟:芬兰是一个比较正派的民族,生活在极北的冰天雪地,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欧洲最具有热情血液的民族。在二战当中盟军派到芬兰的部队其实并不是太多,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之下,都是芬兰人自己拼死反抗,芬兰人没有懦弱。所以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芬兰的土地被血液浸得通透。如今,仅仅500万人管理着那一片辽阔的土地,正是那场无畏战争的证据。
当然,芬兰人也是非常可爱的,他们的纯真可以说完全表现在他们的行动上,芬兰在涉足北极圈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村落,叫做“圣诞老人村”。很多芬兰的小孩在成年之前,都要到那里去得到圣诞老人的祈福,这是一个完全包含童话意味的民俗,充满幻想、充满美妙。
解说:圣诞老人来自遥远的历史悠久的欧洲,要追溯他的来源,你会发现其中混杂了多不同的传说,然而最终却都会聚在芬兰位于北极圈内拉毕省省会,罗凡涅米的圣诞老人村—拉普兰。芬兰馆也邀请来了圣诞老人,他就是来自圣诞老人的故乡,我们这次邀请他在夏天过来,也许有点不合时宜。但当他听说是来上海,来世博会的时候,就一口答了。虽然目前的上海正处春夏之交,与圣诞节还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这丝毫没有影响这名圣诞老人在这里的心情。
《走进世博会》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杨娟【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 22:30-22:3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 12:30-12:35 16:15-16:20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孔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