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风雪中的行脚僧:圣严法师(上)
2009年02月03日 11:57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他是和尚、是军人、是大法师,他四世为人,终成一代高僧。怀抱大悲愿倡建法鼓山,他弘法利生,建设人间净土。教育家,作家,宗教家,走近圣严法师。《智慧东方》2009年2月7日播出。

认识法师

「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误解的人这么多。」因著这样一个单纯的信念,圣严法师创办了法鼓山。

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圣严法师,回顾其一生,其实充满了颠沛流离,考验与转折。

法师自幼体弱多病,狼山出家后,历经经忏、军旅生涯,而后终能再度出家,不论闭关苦修、日本留学、美国弘法,或是开创法鼓山……,总是在无路中找出路,在艰辛中见悲愿,在坚毅中见禅慧,生命对他而言,就是一场实践佛法的历程。

为了提高佛教地位及僧众素质,圣严法师以40岁之龄,毅然决然留学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后,即奔波于美台两地弘扬佛法,更以其禀承的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至世界各地指导禅修,接引无数东西方人士。为了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普传佛法,法师在极其忙碌的行程中,仍不忘著书写作,至今已出版超过一百本书籍。

法师自身学养渊博,除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大学」,培养高等研究人才,近年来,多次与科技、艺术、文化等领域之菁英人士展开对谈,乃至与不同教派,不同宗教进行合作,其宽阔的胸襟与国际化的视野,深获海内外各界的肯定。法鼓山就在圣严法师的带领下,立足台湾,以汉传佛教为根本,不断朝国际化、多元化的目标迈进。

一个媒体的法鼓山印象

【摘自法鼓山全球资讯网】

主旨:2008/11/13香港凤凰卫视专访师父

地点:云来寺

香港凤凰卫视「智慧东方」节目采访小组,11月13日上午来访法鼓山位于北投的云来寺,为圣严师父做了一小时的专访,这个访谈的特殊之处,在于主持人的提问与表达方式。就象是一个旅人刚完成一趟丰富的行旅,归来后对友人分享,或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留印一片诉说;就在分享之时,所有的旅程会经由旅行者的心灵触动、意会与交融,而整编成若干具特殊意义的画面停格。

「文化大观园」节目主持人王鲁湘先生对圣严师父的专访,便有著这样鲜明的印记与热忱──他的旅程是法鼓山,他所分享的对象是圣严师父,和未来即将看到这个节目的广大阅听人。

十一月的法鼓山旅行

在专访圣严师父之前,「智慧东方」采访小组先于11月11、12日两天,前往法鼓山进行拍摄,实地了解这个在台湾及全球华人心中具有一份重要意义的佛教道场。

13日下午,正式的访谈在云来寺会客室举行,现场设两张座椅,主持人与师父对面而坐。在师父座位后方的墙上,则挂著一幅师父的亲笔墨宝「夕照中」,上面写著:「透过五色缤纷的晚霞,夕阳把漫谷满岗,渲染得庄丽无比,装饰得宝光万丈。宿鸟破空归巢忙,访客登车返家乡,山间的僧众,整在准备黄昏时的梵唱;似见西方的弥陀,遥放眉间的毫光,把全山的建筑,化成了浮空的宫殿,把全山的景物,化成了宝树宝网。夕照的黄昏,为我们山中带来光明和永恒的希望。」主持人王鲁湘先生与师父对望,他的第一个提问,就从这幅墨宝的句偈开始;他的每一个问项,全都回馈了他所经历的法鼓山心灵旅行。

印象一:从一草一木到流动的空气,都是心灵的境教

当我一走进会客室看到这幅字,就把您的字句抄写下来,我很感动,这当中有许多人生世相的感触。在老法师您对黄昏夕照的观照里,变成了一个庄严的法相世界,这里头既有天地间的归鸟,有匆忙的访客,还有宁静的山僧,以及夕照中的法鼓山建筑;最主要是您充满了法喜,在夕照中看到了光明与希望。

其实这两种感觉,也正是这两天我参访法鼓山我的感受。在法鼓山,这里的建筑、环境,包括很精细的小草和地上的拼图,处处都体现了您想要把整个佛教的教育寓于环境之中,使得每位访客一进入法鼓山中,从一草一木到流动的空气,都能获得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启迪。这是这两天我们在法鼓山所感受的心灵震撼。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