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提出大饥荒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2010年04月19日 15:29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解说:1952年10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出访苏联,应邀出席苏共19大,在克里姆林宫,刘少奇和斯大林就制宪问题进行了讨论。

黄峥:斯大林有这么个建议,说你们应该尽快地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制定自己的宪法,当时刘少奇还做一些解释说,我们有《共同纲领》也是起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斯大林就建议他,还是应该正式的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有个正式的宪法,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东西呢,斯大林说呢,帝国主义就会攻击你们,说你们连一个宪法也没有,说是这个合法性要受到质疑。所以后来,刘少奇后来就抓紧了、加快了这方面的工作了。

解说:1953年的下半年,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启动,在整个制宪过程中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位中共最高领导人兵分两路,毛泽东亲自挂帅宪法起草工作,刘少奇则主持选举及开会等具体事务。

刘亭:那么在当时酝酿第一稿,就是中国的宪法的第一稿的时候,那么一共是,他是选举委员会的主席,一共写了十几稿。到十几稿以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三个月,要求全民提意见。那么一共是,当时我们才有6亿的人,一共有1亿2的人,来参与给宪法提意见,那么就是说基本上是有知识的人吧,都进行了参与。那么最后实际上提了,好像是118万条意见。所以我觉得从当时1950年代中,能够做到这么民主的一次选举,在全世界,在中国的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这也是一个民主和法治,最大的一个普及的教育和民主的,中国的民主进程走了一大步。

解说:1954年9月15日,中南海怀仁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刘少奇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黄峥:这一天刘少奇当选委员长了,他身边有一个秘书叫杨俊,杨俊想了想说是不是应该叫“委员长”?所以开会回来以后呢,他就进刘少奇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门口就喊了说“委员长”,刘少奇呢,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总而言之他装作没听见一样,他头也没抬。那么杨俊以为他是不是没听见,最后提高了声音说“委员长”,刘少奇还是不知道,杨俊又叫了一声“委员长”,这样子刘少奇头抬起来了,说你怎么突然叫这个?你不感到别扭吗?弄得杨俊很下不来台,就是很不好意思。后来刘少奇还专门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有这么一个谈话,我觉得还很经典的。刘少奇对他们说,在我们党内只有三个人,就是毛泽东、周总理、朱总司令,多年来大家称呼他们说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都已经习惯了,可以不必改,但是对其他人都应该称“同志”。因为我们党内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党内不称职务,一律称“同志”。所以在我们这里还是称“同志”,不要称职务。这个事情我觉得是非常好的,在刘少奇那个地方,他的身边工作人员、秘书、警卫,包括他的部下,都称他、直呼他少奇同志。

解说:1955年中央开始筹备召开八大,刘少奇负责准备八大的政治报告,为了切实调查国家各个方面、整个战线的情况,写好政治报告,刘少奇决定一个一个的召集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座谈。

姚立文:刘少奇先他先做的请各个部长,他不是国家主席(人大委员长)嘛,然后一个一个汇报,然后提出来几个矛盾。

解说:当时薄一波是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刘少奇让他组织这项工作,汇报座谈会一直进行了3个多月,刘少奇先后听取了30多个部门的汇报。1956年9月15日中共八大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刘少奇在第一天的开式上作了《政治报告》,在闭幕式上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

黄峥:其中现在人们比较关心的一句话就是说,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这个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要求,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方面要求的矛盾,主要矛盾是这个了。

姚立文:所以在这个矛盾基础上就确定了,就把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就说调动一切积极性来发展生产,来满足物质,人民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现在看这是里程碑式的一个大会啊。

解说:1959年4月18日,刘少奇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时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成为继毛泽东之后的中国第二任国家元首。

许佩珉(刘少奇的保健医生):1959年4月份的时候,他选的是国家主席是吧,主席的话,大家都当工作人员也很高兴,但是少奇同志,相当就是严肃而且沉重。

马傅忠(刘少奇的警卫):1959年当国家主席之后,他跟小平同志、彭真总理主持日常工作,党的日常工作,中央日常工作特别忙,每一天晚上工作都在一两点,两三点以后,很少在两点钟以后休息。他12点后,12点多就把中午剩下的东西,在那个饭盒子里,我们搁电炉子上一咕嘟,就是他晚上的一顿饭。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马超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