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闯关”引发挤兑 愤怒民众推翻柜台
2010年12月23日 10:40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核心提示:1988年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各地就出现了抢购潮,有的人一下子买了200公斤的盐,500盒的火柴,许多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了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为不能及时支付,民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翻了。本期节目为您全面解读历史上的“双紧”政策。

凤凰卫视12月22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89年到1997年,中国总体上是实行了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政策,期间同样表现为“双紧”与“双松”的螺旋式循环,由于宏观调控不到位,1987年中国经济继续过热,增长率达到11.6%,1988年为11.3%,预算外投资膨胀无法控制,1988年7月,物价上涨幅度已经达到19.3%,创造历史最高记录。

各阶层的民众产生了通货膨胀的预期,但此时,政府仍准备推行全面的价格改革。

1988年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各地就出现了抢购潮,有的人一下子买了200公斤的盐,500盒的火柴,许多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了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为不能及时支付,民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翻了。

针对1988年出现的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共13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针,实行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政策,1989年实行的“双紧”配合。

一是大力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停建、缓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共1800多个。

二是控制社会消费需求,严格控制集团消费,对冰箱、彩电等采用专卖的办法,以减少流通环节的人为涨价因素,财务大检查中严查滥发奖金。

三是紧缩中央财政开支。

四是推行税利分流试点和税制改革。

“双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实施之后,经济增长放慢了,物价迅速回落,但是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生产难以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居民的收入的增幅下降,市场疲软,财政困难加剧,全年的经济增长不到2%。

到了1990—1993年实行的是“双紧”基调下的“双松”配合。

1992年,邓小平南巡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但是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致使财政赤字大幅度地增加,通货膨胀率达到了21.7%。

1994—1997年,再次实行了“双紧”的政策配合,财政方面结合分税制改革,强化了增值税、消费税的调控作用。通过发行国债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货币政策上严格控制信贷规模,大幅提高存贷款的利率,银行收回乱拆借的资金,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国民经济较为平稳地回落到了适度增长的区间,最终顺利地实现了“软着陆”。

《腾飞中国》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何亮亮[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    20:30

重播时间:星期二至星期六    13:25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太拓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