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联手救援 金融危机能否化解
2008年10月25日 17:53凤凰网专稿 】 【打印
对不起,您的浏览器禁用脚本或者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较低!请点击这里获取最新版本。

刘芳:我对美国1929大萧条最初的印象是在自己的中学课本中读到,这是资本主义经济最严重的萧条周期,美国的农场主把卖不出去的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让这条河变成银河,却眼睁睁看着失业的劳动者饥寒交迫。南美种植咖啡的农民,卖不出去过剩的咖啡,只好拿来当煤烧。奥地利的老人终于等到养老保险金到期,领了一生积蓄,只能买一杯果汁。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弗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冲向地狱。”

听到这里其实你也无需太悲观,今天的情况也并不完全和1929年一样。例如当年的美国政府在危机最初态度强硬拒绝救市,就连失业者借酒消愁,也被看做违法,政府也缺乏干预的手段,当年的全球体系也不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每个国家看着别人的危机都是袖手旁观。直到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才开始大刀阔斧救市减税,刺激经济。

解说: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面对危机,短短百日内颁布针对各行业推出改革、复兴和救济三大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政府直接注资、提供银行担保、降息等,开辟了政府干预市场的新路。就是在那个时候,为了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美国政府成立了房利美,力图度过大萧条。

同时,小罗斯福解除了禁酒令,曼哈顿多了很多club,他要美国人保存希望,快乐起来;至少不能再跳楼自杀。都市角落多了很多表演团体,他们都得到了罗斯福案的资助。。由于失业人口以黑人为主,黑人的音乐成了政府主要赞助的对象。艾灵顿爵士、Jazz、摇摆音乐,这些我们今日仍着迷的音乐形式,都是1930年代的产物。这些快乐抚平了沮丧至谷底的忧郁美国人。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不久,,国民对经济制度的信心逐渐恢复。国民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长达十年的大萧条进入尾声。

与八十年前相比,布什政府的反应不能说不快,仅仅一个月时间就连续注资多家金融巨头。但是与当年的罗斯福相比,布什的强心针都打向了那些引发危机的企业,这让很多普通民众不满,认为布什拿了纳税人的钱去补贴富人。

刘芳:布什政府拿着纳税人的钱来填补华尔街巨头的债务,您是认同这种观点的?

花旗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师黄益平:这个问题不太好说,确实是拿了,因为只要是政府拿钱,就是纳税人的钱,但是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就是救助了之后就是把银行给救活了,那么这些人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又把它们给救活了,但是至于最后谁得了好处,我想不能这么狭义的来看,因为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是不救助,它表明我们所有的资产一下子都掉到地面上去了,这个银行全部都崩溃了,保险公司解体了,股票市场也不再存在了,这个最终的损失也还是回到了市场。

所以这个我也不完全同意说拿纳税人的钱来救了这个银行,但是这个里头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想办法,怎么样拿纳税人的钱救了几个银行,但是这个里头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说以后要想办法让这个银行家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而不是说单单有问题了,就给你一大笔钱来走了,这个可能是有问题的,但是救助本身和它的后果,我觉得无论是救还是不救,它最终考虑的不是银行的问题,最终考虑的是整个金融市场的问题,

刘芳:像1929大萧条期间那么大规模的失业,如今的人可能根本无法想象。包括很多美国人,过了那么多年的好日子,新一代的很多人无忧无虑,就懂得借钱花钱。但其实,美国人也并非让很多人说得那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失业恐惧症这种毛病在美国可是一直存在。特别是经济萧条的时候。有预测说,这次金融危机可能导致5分之一的美国人换上精神恐慌焦虑症。目前的经济情况已经很糟糕了,美国联储局主席B还说,未来的坏消息只会陆续有来。而且还有更要命的,就是这次的金融危机不仅仅发生在美国,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传来人们失业的消息和恐慌。

解说:日本9月企业破产年率上升1.7%至1047例,为连续第6个月上升。法国今年向司法部门递交破产申请的企业已超过2.2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

欧美一些国家失业率节节攀升,很多工厂已经开始让员工进行无薪休假。不久前,知名台商郭台铭表示,受到本次金融海啸影响,富士康集团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裁员7万人。作为一家主要加工基地位于大陆的加工企业,这纸裁员令很可能首先发到大陆工人的手中。

花旗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师黄益平:我们从美国的经济增涨的预测,大概从1.60%下调到负的0.8%,也就是说超过两个百分点,那我们亚洲的经济平均下调了1%到1.5%,所以说亚洲经济增涨速度肯定也都是在大幅度的下降,中国我们的预测可能是8.8%,跟其它很多分析师和银行的预测,我们的预测还是比较乐观一点,但平均可能是在8.5%左右

今后如果经济速度下降到百分之八点八,像我们预测,或者即使像我们其它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八点五啦,甚至百分之八啦,我觉得失业率肯定会上升,但可能会增加几个百分点,到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这个都很有可能。

解说:9月19日,美联储、欧洲央行、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等全球各大央行9月19日发表联合声明称,将联手向货币市场的注资总额提高至2470亿美元资金,是此前670亿美元的接近四倍。

10月8日,英国政府宣布500亿英镑救市。同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银行、加拿大央行、等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联合降低利率应付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也在同日宣布降息。旨在稳定全球经济和不断下跌的股市。10月13日,韩国动用2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同日欧洲各国公布近2万亿美元救市计划。本周,七国集团(G7)财长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商讨全球降息等一系列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刘芳:全球是否都在为美国经济危机被动的买单?

花旗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师黄益平:最关键的就是两条,第一是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应该说是最大的,我们看到的每一个经济都跟美国的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第二个就是美元是一个世界货币或者说一个储备货币,所以说它的金融体系出现问题,它的经济出现衰退,那显然是每一个人受到伤害,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被动的过程,这也是我觉得为什么各个国家应该比较积极的合作,一起来阻止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因为我们想袖手旁观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刘芳:到底应该如何救市?

花旗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师黄益平:一,显然这次需要一个非常综合性的政策措施来处置,不是单个的减息了,或者提供一些流动性的措施,这些已经采取过了,都没有发生作用。那么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恶性循环打破,但是最最关键的其实就是需要充足金融机构的资本。因为只有金融机构的资本得到支持以后,其它的恶性循环才能停止。但是这个充足资本是一个非常难的工作,只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让金融机构改善他们筹资的能力,像去年那样,但短期内不太可能了。二是唯一的一条,就是政府直接拿钱给他,但是政府拿钱给他又牵扯到很多政治问题,很多人觉得银行的拿了这么多钱,把银行搞坏了,现在让我们来救他们,这个从道理上来说还是很说不过去。所以说有很多反对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包括很多学者,经济学家都反对,觉得这里头有一个道德风险在里面。现在出了问题你救了它,那接下来他就更不重视对风险的控制。

刘芳:大萧条后不久二次世界大战展开,有人坚持说是经济低迷为战争提供土壤。您可能觉得大萧条有点像世界末日,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像1929大萧条期间很多人虽然穷困潦倒,但这段时间里,也出现了很多美国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例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的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此外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哈伯李的作品“杀死一只知更鸟”,讲的故事也是大萧条期间发生的事情。人们解释说,这是经济萧条了,物质文明萎缩了,但空虚可以靠精神文明弥补。经济好的时候,人人都忙着赚钱,把物质文明发展到巅峰,精神文明暂且放到一边。现在不同了。我记得美国的畅销书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最后就警告,美国式的疯狂追求物质不可持续,当你想去商店买东西的时候,不妨控制一下自己的物质欲望,在家冷静的看本书。从物质文明过渡到精神文明,从这个角度看,经济萧条也未必就是坏事情。 

精彩往期

回首“810”惊心动魄 看中国股市疯狂岁月

探金融危机实质 美实体经济依然坚挺?

中国“乳癌”何以自救?

二奶第三者成惊弓之鸟 “人肉搜索”乐趣何在

女性农民工敞开心扉谈性激渴

《 事实·正前方》 凤凰卫视资讯台

首播:周日 18:30-19:00

重播:周一 02:30-03:00,10:30-11: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