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何亮亮:毛泽东晚年喜欢看香港功夫片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何亮亮分析说,毛泽东晚年的时候,其实毛泽东不喜欢看西方电影的,这可以理解,但是他很喜欢看香港的功夫片,包括李小龙的电影,李小龙电影恰恰是,虽然李小龙电影不是由邵氏公司产生的,但是可以说是在邵

核心提示:何亮亮分析说,毛泽东晚年的时候,其实毛泽东不喜欢看西方电影的,这可以理解,但是他很喜欢看香港的功夫片,包括李小龙的电影,李小龙电影恰恰是,虽然李小龙电影不是由邵氏公司产生的,但是可以说是在邵逸夫的所创立的香港的电影环境里面所产生出来的,从这点可以看的出来,为什么今天就不能够产生出那样的一种优秀的,能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

凤凰卫视1月8日《时事开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香港影视界大亨和大慈善家邵逸夫先生1月7号在他家中逝世,享年107岁,邵逸夫先生经历过中国近代史上的跌宕起伏,而在他的一手创立之下,邵氏电影、邵氏影院遍布全亚洲,邵氏教学楼更是遍布全中国大陆,邵逸夫的成功与香港有什么样的密不可分的关系,香港未来能否出现更多的邵逸夫?就此话题我们请时事评论员何亮亮先生为我们做点评分析,邵逸夫先生逝世之后,经过媒体的报道就发现其实邵氏集团不仅仅是横跨影视、电视,还有慈善版图也相当的广阔,邵逸夫与他的发迹与时空背景地点有什么样的关系?而如今的香港我们过去常常说内地经常在思考,教育界能不能够出现更多大师级的科学家教育家等等,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放在香港,商界的大亨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多像邵逸夫这样的人物出现?

邵逸夫成功的香港因素

何亮亮:至少像邵逸夫这样的影视界的大亨我想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了,因为这样的时空环境已经不存在了,我注意到邵逸夫先生昨天早上很安静的离开了人间,107岁,真是非常难得了,作为CEO也是据说是世界上最长寿的CEO,而且邵逸夫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他在香港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一个人物,不分左中右,我看今天香港的报纸几乎全都是,不分政治立场,香港的报纸是有政治立场的,我们说左中右,但是可以不分左中右,都是以邵先生的去世作为消息,而且都制作了专集,缅怀他的一生,也都发表了评论,从各种角度来总结邵先生。很多香港人特别是中年以上的香港人,邵先生其实也代表了他们的香港梦。

姜声扬:算不算狮子山精神?

何亮亮:当然也算狮子山精神,邵逸夫先生小时候是出生在宁波,后来去了上海,青年时代就从上海到了南洋,然后从南洋来到香港,真正成就他事业的可以说是从南洋开始,从上海开始,开始最初的事业,但是在南洋开始了早期的阶段,但是真正成事业的大成功的巨大成功的是在香港。

我可以说长期以来都在观察这个现象,就是这些邵逸夫先生为代表的,不仅是他一个人,他是属于最年长的那一辈,他那一辈包括像两位世界船王,像董建华的父亲,像包玉刚,这一批来自上海,他们祖籍可能都是像唐英年家族是无锡,像包玉刚像董浩云还有像邵逸夫他们都是浙江宁波,宁波人是以善于经商而出名的。

邓小平生前曾经说过,他说要团结全世界的宁波帮,他没有对中国任何一个其他地方,他没有说某某帮什么四川帮广东帮,而他说这个宁波帮,帮宁波,也说了像这个话,看的出邓小平对宁波帮的商人是很重视的,因为确实他们代表了中国现代工商企业里面很重要的一支力量,而邵逸夫就是其中的一个可以说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比董浩云比包玉刚他们年纪还大,那两位都没有能够活到现在,活到现在的话也没有邵逸夫先生年龄这么大了。

我从邵逸夫先生看到的是这样,为什么邵先生能够在香港取得成功,我想是这样,邵先生他主要是从南洋撤退以后,他原来其实邵先生是怎么说呢,他不是典型的白手起家,但是他也不是富家子弟,他父亲就是一个,用现在的话说等于是个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做饮料的商人,他买了一家上海的戏院,后来就交给他的几个孩子,邵逸夫是老六,人称六叔,好几个孩子,交给几个孩子去打理,所以邵逸夫是读完中学就开始在戏院里面,他投身娱乐事业了,这在上海是中国最早,中国的电影各方面现代的娱乐事业,娱乐工业都是从上海开端的,所以邵逸夫可以说从青年时代就开始投身这个事业,但是后来那个时候是一个很动荡的时代,他后来到了南洋,在新加坡很勤奋的工作,也积累了早期的经验,但是后来由于日本大举南侵,1941年以后日本以珍珠岛事变为一个标志,日本就开始向整个东南亚侵略。

所以人民的正常的商业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后来他就转到香港来了,这时候就开始迎来了他的事业的黄金时期,也就是从50年代、60年代一直延续到后来,延续到晚年,他把TVB就把香港的无线电视卖盘了,而且他的子女都不愿意继承,我想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其实他的子女就算继承的话未必能够做的像他父亲那样成功,总之他最成功的我们说慈善事业不算,慈善是他发财以后,做慈善事业你必须要有能力,你光有慈善心还不够。

他关键就是成了影视两方面的大亨,影视两方面首先是电影,其次是电视,我觉得是这样,香港给了他这样一个发挥的黄金的机会。

姜声扬:香港到底有哪些条件?

何亮亮:邵逸夫的成功有香港时代背景的因素

何亮亮:一个我们说时代的背景,时代的背景就是说香港在1949年之后,它的大中华圈里面是个非常特殊的存在,他是一个自由港,而英国人对于香港的管制,我们说在文化在艺术这个方面他是无为而治,基本上是非常宽松的,所以你看在50年代香港左派的,我们说爱国的这个阵营,他们办了很多报纸,而且这个报纸影响很大,包括电影公司,英国人的基本上特点只要你不反抗英国,他基本上不会来管你,这个环境很重要,我们说在50年代或者包括在60年代,两岸的政治环境都非常严酷的,两岸都是所谓的威权主义,我们说电影创作需要的是高度的创作自由,你必须让老板让导演有自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全世界的华人圈香港他是最自由,包括南洋,南洋华人有很多资金,有很多人才,但是南洋的环境也不好,我们说东南亚国家,他们也都要到香港来发展,所以这个是最重要的,而且香港有法制,只要你是合法的在经营,政府保护你合法的权益。

所以你有这样的一种环境,当然再加上邵逸夫本人的经营的才能,我觉得他对中国电影最大的贡献就是他真正的让中国人拍的电影走进了市场,实现了市场化,当然你不能期望邵先生邵氏电影公司拍出的是一些所谓精品式的电影,我想他就是好莱坞式的电影,他使得中国人拍的电影也能够像好莱坞一样,是一种商业化的大片。

姜声扬:您说邵先生他在影视圈能够发迹,因为有一个非常自由宽松的一个土壤和环境,其实台湾也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但是台湾的电影业却没有发展的像香港那么好,是不是因为那个年代的台湾?

何亮亮:年代不一样,就在经济起飞的年代,同样在经济起飞的年代,比说上世纪的70年代,台湾的经济也起飞了,但是台湾的创作自由各方面,政治自由创作自由还是远远的不如香港。

然后我们说邵逸夫还有一点,他把邵氏电影做大了,他电影还有很大的特点,我觉得也是必须要有一个对比的,就是当两岸的比方说电影充满了政治术语充满了说教的时候,邵逸夫电影里你看他好像是有人说是媚俗的,媚俗没有什么过错啊,老百姓当然就是俗的,你不可能要求老百姓像哲学家一样去思考,要求他们有贵族的审美的品位。

姜声扬:观众只是娱乐。

何亮亮:对,就是娱乐,但是娱乐他本身是有某种底线,他有追求的,你看邵氏电影公司他拍的很多电影在那个年代突出了中华文化,这点很重要,在香港广东话占天下这样一个社会里面,邵氏公司拍的那些黄梅戏的电影,天仙配等等这些电影,这些电影不仅风靡了香港风靡了南洋风靡了台湾,而在大陆当时是不能看的,但是这一些都很好的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记得有人写过,说毛泽东晚年的时候,其实毛泽东不喜欢看西方电影的,这可以理解,但是他很喜欢看香港的功夫片,包括李小龙的电影,李小龙电影恰恰是,虽然李小龙电影不是由邵氏公司产生的,但是可以说是在邵逸夫的所创立的香港的电影环境里面所产生出来的,从这点可以看的出来,为什么中国自己就不能够产生出那样的一种优秀的,能够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

姜声扬:今天的香港。

何亮亮:今天的香港因为这个环境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自由的环境是在的,但是像邵逸夫这样的能够敏锐的抓住这种机会的,我说时空环境也不一样,今天你说创作自由的话,中国大陆那比以前已经自由多了,台湾也比以前自由的多了,现在无论是台湾还是香港的电影人都往大陆跑,因为中国大陆有最大的电影市场,但是我说这个时空环境已经没有了,邵逸夫先生那样能够利用这样的机会,发展起把中国把华语电影推上一个新的高峰,在华语电影已经群雄并起之后,他又可以转战电视,又可以创造出一度,我们说一度曾经是世界华语电视台,香港也是华语电视台的一个中心,这个中心现在已经衰落了,但是邵逸夫先生我想他是真正是可以做到死而无憾的,他把影视做了非常出色的事业,而且他做了那么多的慈善事业,这是今天我看到两岸三地的媒体都很重视的是这点,除了他是影视大亨之外,还很重视他的慈善事业。

《时事开讲》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23:00-23:2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5:10-05:30 周二至周六10:55-11:20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昌洪坤]

标签:邵逸夫 香港影视界 香港的环境

人参与 评论
何亮亮:毛泽东晚年喜欢看香港功夫片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1/08/47decf70-677b-475b-bad3-325543a8dbab.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