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日前就2012年的香港政改方案,首次解释了普选的核心定义,那就是保障人人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并且正面回应了温和反对派的,他们就政改问题提出的要求。港府认为中央释出了善意,泛民主派的议员应该要支持这个政改通过。香港的民主发展,究竟是该起锚,还是它的发展方向根本就超错,我们请时事评论员郑浩先生为我们做点评分析。
凤凰卫视2010年6月9日《时事开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香港2012年政改方案,将会在这个月的23号进行表决,看能不能通过。而在次之前,特首曾荫权又要和民主派的议员余若微上演一场大辩论,所以这个月的香港政治是非常的精彩,热闹。香港政治发展究竟应该是起锚前进,还是它本身的方向就超错呢,我们今天节目当中要继续来探讨。首先我们看一则民调,根据我们凤凰网调舆台的民调,题目就叫做香港的政改方案对我有什么启示呢?其实很惊讶,香港政改对内地有影响占大多数,所以大家都很想看政改方案在香港实行。其实香港弹丸之地,很多内地的民众不太了解政改方案究竟在说什么。
郑浩:对,确实比较复杂。
姜声扬:介绍一下来龙去脉。
“起锚”或“抛锚”:香港民主需朝前行
郑浩:首先我们看到刚才的民调也显示,其实内地的民众也相当关心香港的政改方案,香港的民主制度是不是健康的朝前走一步,所以不仅是香港的民众,我相信包括任何一个地区的华人,他们都会对这一次香港的政改方案能否在立法会获得通过,都是极大的关注,而且都表现出一种参与的感觉,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确政改方案本身来讲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按照基本法的规定,香港回归之后,按照循序渐进的这样一个原则,香港的民主制度是要朝前发展的。但是香港有一些所谓的民主派,他们就认为现在香港的民主制度,特别是两个选举,一个是特别行政区长官的选举,还有一个立法会议员的选举,速度太慢,因此必须要尽快的实行双普选。所谓双普选就是所谓一步到位,一人一票,经过普选,一人投一票来选举产生,基于这样一种争吵,争闹。
我们知道香港这个政治改革,或者民主制度往前走和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关系,中央政府就是内地的司法和香港特区的司法制度的关系,关系到香港各界、各阶层,各个团体的利益关系,因此它是一个非常重大,非常敏感的,需要谨慎进行研究的一大课题。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为你有关的提议,是不是违背基本法。在这种情况下,在2007年12月份的时候,当时曾荫权特首向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有关我们简单的说,就叫做政治改革的报告,这个全文叫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发展咨询情况及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是否需要修改的报告》,这个名字很长了,就是有关政改的报告了,简单来说。
当年的12月29号,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就讨论了这个报告,因为我们知道,按照基本法的规定,所有牵涉到香港政治方面的重大议题,都是要经过人大常委会进行讨论来决定的。在这次会议上,当然也对曾荫权做的报告,相应做一个决定,后来当然还有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也做了一个说明,这两份的文件就构成了对曾荫权在2007年12月提出有关这种建议的报告一个回应,这个决定就非常重要了。换句话说,它为香港未来的政治改革,为香港民主制度健康的,循序渐进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法律的基础。
这个决定它的主要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我为了要准确来进行解读,我先给大家念一下,这个规定决定了2012年香港特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的选举不实施由普选产生的办法,2012年第五届立法会的选举,不实施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功能团体和分区直选的议员各占半数的比例维持不变,立法会对法案、议案的表决程序也维持不变。到2017年,香港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由普选产生,行政长官由普选产生后立法会议员的选举,可以实施普选,这个最主要的精神就是这样,就是在2012年,所谓的双普选,不实施了,但是2017年根据香港的民主建设一个发展的情况,在香港特区首长,香港人大常委会提出这个要求之后,人大常委会再根据香港一些情况,来决定可以进行双普选。这个就是在2007年12月29号人大常委会给香港的政制改革所提出来的一个规定。
这个规定,大家可以看到,他是明确规定了香港的民主的选举制度,是往前发展的。因为2012年,那就是后年,后年特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和立法会议员的产生,就已经可以按照相应的规定往前走一步,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天,我们看到在香港特首曾荫权特首的带领下,香港特区的各政要部门,各个政府部门的一些首长都走上街头,亲历亲为的走街串巷,大力的进行宣传,来进行解释,和市民进行沟通,希望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等等这些活动。为什么呢?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决定是把香港的民主制度往前推了一步,而且在这种决定的原则支应下,香港特区政府还规定了,在2012年选举产生特首的时候,原来800人的选举委员会,可以扩大到1200人,而其中有100人是可以经过民选,民选议员互相推举选举产生,这也是一个进步。
另外在2012年的第四届立法会产生的时候,原来是60席,我们到现在目前为止还是60席,可以扩展到70个议席。70个议席里边,就是增加十个议席里面,有五个给功能组别,这五个给功能组别的议员的席位,也是由民选出来的区域议员互相推举产生,委任的议员就不参加选举了,所以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具有实质内容的,把香港的民主制度朝前推进一大步的具体的做法。但是很可惜,就在这样一个问题上,我们看到一些标榜自己是民主派的那些立法会议员,当然我们必须要分清楚在这些立法会的民主派的议员里边,还有一些温和派愿意和中央政府进行沟通的,比如说在前不久,5月27号的时候,当时中联办的副主任李刚就和部分的温和派一些议员进行晤谈,大家彼此了解立场。但是有一部分民主派议员就坚决的反对这样一个为香港的政改方案,能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两个决议案。
所以在6月23号的那一次投票上,这份政改方案能否获得通过,决定了香港的民主制度到底是往前走,还是原地踏步,甚至往后倒退,就是我们所说的到底是扬帆起锚,还是原地不动,抛锚呢,还是拖锚,往后倒退。因为逆水而上,你没有动力的话,就是顺水而下了。在2005年的7月份的时候,当时有过一次被否决,那一次就是因为在立法会里面,60个议席里边,虽然赞成票是34票,反对票是24票,有一票弃权,但是香港不是按照简单多数来通过有关的议案,是按照所有的议席必须要有三分之二的议席支持才能够通过一个有关的议案,所以在那一次的选举当中就很可惜,就没有通过政改的方案。因此在2005年,实际上香港的民主制度的建设,就已经被推迟了。
如果说到今年6月23号投票再否决有关的议案,那么按照人大常委会有关的决定的解释,你未来第四届特区的首长和第五届立法会的产生,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定进行选举。换句话说,就是说按照原来那些规定,那些选举的程序进行选择,实际上等于让香港的民主制度停顿了。这个责任当然是由那些极力反对目前政改方案的议员来承担显然是因为他们的不能够接受这样一份积极推进香港民主制度朝前发展的政改方案,而遭到否决。因此无论是乔晓阳,无论是李刚都非常诚恳的向这些议员提出来,本着要向香港社会,香港民主负责任的态度,希望他们在6月23号进行投票表决的时候,能够投下负责任的一票,让这个方案能够顺利的通过。
姜声扬:所以香港的政治发展,究竟是往前走,还是往后退步,23号就知道答案。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马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