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姜声扬:粤港澳三地政府代表19号在香港举行的第一次的联络协调会议,讨论如何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那三方在会议当中确立合作重点和协调机制,决定重点推进八个项目,金融海啸当前,三方虽然碰了面,但如何在这个恶劣的环境当中突围而出,我们来请教郭先生的看法。
郭先生我们常说危机,有危才有机,那目前我们看到金融海啸当前,粤港澳三地虽然碰面,但是您认为各方应该有什么的魄力,以及什么样的规划,以及带什么样的思维,才能够带领这个地区,乃至于全中国率先走出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呢?
粤港澳一体化进入直路
郭一鸣:对,你讲的好,有危有机,危大家都共同面对了,如何把这个危变成一个机,现在提出的粤港澳一体化,所谓珠三角一体化的这样一个概念,事实上讲白了,就是如何把香港和澳门融入到珠三角这个领域里面去。其实在珠三角的另外一些领域,包括深圳也好,广州也高,东莞也好,这些东西要一体化一点都不难。因为本身它没有任何的障碍,主要这就是一个规划的问题,它没有任何障碍。
那么现在在香港和澳门跟珠三角的融合里面,它的障碍在哪里呢?我觉得最重要的障碍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个不对称,也是体制的不对称。那么香港和澳门的政治架构的体系跟内地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他做一个决定以后,他经常考虑,因为基建也好,任何项目也好,最重要是拿钱,钱要经过立法会通过,立法会里面,比如说香港,你能不能在立法会获得通过并不是政府能力决定的。
常常在做时候就想,我能不能够经过立法会的通过,那么这类的情况相对来说在内地应该说行政的决定是占主导的,基本上不会有太的问题,除非你有什么太大纰漏。它还有一个公众舆论的问题,传媒的压力,这个也是个不同。
第二个不对称其实是理念的不对称,比如说内地现在要保八,GDP要快点上。但是香港政府的做法是长期以来政府坚持一种叫做“小政府,大市场”,政府少干预市场,政府尽量的不要插手。我提供一个机制,然后让你们商业机构自己来竞争,它是小政府大市场,过去还有一个观点叫做“积极不干预”,这是港英政府留下来的。政府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但是我不干预。而国内主要是政府行为。
姜声扬:刚好相反。
郭一鸣:政府牵头,政府搭台,然后市场来唱戏,经常政府走到前面来,这样两种不对称,我觉得是经常在三地,在所谓合作所碰到的问题,谈不拢。我觉得这个问题在这一次三地的会谈里面,开始有些突破,这些突破表现在这次要建立联合机制,关于一体化的,要建立一个联合机制,来如何协调基建问题,还有其他一些融合的问题,包括金融合作,两地的基建项目,规划的统一等等这样一些东西。
这里面如果有一个机制的话,那么就能够突破一些,刚才讲的不对称的问题,这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障碍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关卡。我刚才讲的为什么内地东莞、深圳、广州都存在,首先他们行政上没有障碍,另外在沟通、交通这些问题上完全不存在障碍,一小时、两小时的车程,完全解决问题,但是香港、澳门,以及内地,还有一个海关的问题。所以你看现在很多的过关、进出,经常也是个很麻烦的事,但这里面又涉及到一国两制,你怎么办呢?在美国和加拿大,基本上关卡是一个无形的关卡,开车就通过了。
那么这次有很多的社会的舆论就提出来说,为什么在一国之内,这个关卡要设的那么严,要那么多的手续,那么烦,连我们做巴士,前面下来拎着行李搬到那边去,然后又查,很烦能不能简单化一点。我看这次也触及这个问题了,比如说两地车牌要放松。现在关于两地车牌审批限制非常严格,当你把这些人流、物流和资金流都进行放通的话,我觉得珠三角一体化就水到渠成。所以我觉得这次在三地的联席会议上,涉及到的四个方面四个重点的合作,八个项目八个领域的要协调,要展开一些合作项目,我觉得已经碰到了问题的核心。
所以我的题目说它已经进入直路,过去都在绕圈,现在进入直路,这个直路是什么呢?直路就是你要动手了,不要纸上谈兵,现在比如说合套建立高等学校的研究,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项目等等这些东西,以及现在的一些跨境的项目,都已经有了。那么现在就是机不可失,你讲的这个时机非常重要,金融海啸在这种情况下,越快越好如果一动手,拉动两地的就业基GDP等等,能够给三地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大都会圈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姜声扬:是,那粤港澳合作真的要成功的话,必须要有突破的一个思维。
《时事开讲》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 23:05-23:30
重播:周二至周六 05:20-05:50 周二至周六 11:02-11:25
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