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四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八天,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罹难的人数已经超过了四万,而受伤的人数也达到了25万之多,那么这次大地震对中国的带来的灾害是非常大的,也是非常空前的,那么在灾后也会对社会留下很多的社会上的问题,那么相关的话题我们也请时事评论员石齐平先生为大家做一个分析。
重建家园:地震孤儿养育
郑浩:我们知道这次的地震应该说是十分的罕见而且灾难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是非常巨大,有很多的社会问题是亟待解决,不过这两天我们每天通过我们的电视,通过我们媒体的报道很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可以说是无日无知,而国际上的评论也非常的高,你是怎么看?
石齐平:到现在为止大家还在那种氛围之中。就是天地同悲、华夏同哀这种感觉,那么每天随着新的统计数字的不断的增长,我相信大家的心情也愈发的沉重,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国际的媒体都注意到中国在发生这么大一个大灾难,同时到今天为止差不多经过一个多星期,那么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到社会在这个救灾行动中,给国际间一种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意外的感觉吧。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两天来,国际媒体对于中国这次救灾的行动,绝大多数都是给予高度的赞扬跟肯定的,我这边就引述几个美国的报纸跟东南亚的报纸。
美国的《纽约时报》赞扬,他说中国人在这次的一个救灾行动中,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有弹性的,一种现代化的一种做法,那么这种做法就反映了中国作为二十一世纪国家的一种能力,从这里你可以看的出来,他有条件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国家。
又指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亲临灾区,那么说明中国的政府是越来越重视民意,我们都知道西方的国家从来对于中国政府跟民意之间有一种相对比较保守,比较负面的评价,所以他这面讲我觉得这是一种观念上很大的改变,所以你看胡锦涛到了灾区,说明他是非常重视民意的。
《美联社》他就赞扬总理温家宝跟人民共患难,显示出中国官员人性化的一面,他甚至于说这次温家宝是这次救难的,这次救灾的英雄人物。
《纽约时报》他把中国政府在这次四川的救灾的行动跟两三年前美国在纽奥尔良市卡特琳娜台风的救灾的行为作为一个鲜明的对比。
那么他说这个有意思了,他说这个对比就是说展现了中国一种制度性的优越,他说如果中国的政府能比美国政府更好的处理自然灾害,那么中国体制的优越性,也许能向世人表明的不仅仅是快速增长的经济,而且还展现出有效政府的能力。
那所以从这个《纽约时报》的这个评价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已经把这种救灾的行为提升到一种制度的这种评价的这种高度了。
郑浩:对。
石齐平:那么《联合早报》就是新加坡的,他讲的也发人深省的,他有一个标题,他说中国式的总理无法复制,学也学不来,他们说这次,从第一时间里面,温总理直接坐了飞机到现场,然后亲临现场坐镇指挥,做出最快速的决定,然后把命令贯彻到每一个角落里面去,还产生一个效果,让全国的各界看到温总理在亲临现场的时候,大家心里面就比较安心,产生一种安定人心的作用。
这是新加坡的《联合早报》从这个角度看,他说这个东西确实不错,但是别的国家要学,学不来,所以我们就常常提到,中国的体制有一个中国式的说法,叫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觉得这其实从某个角落来讲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最浅显的方式来表达,其实就表现在一个同胞爱,一个民族情,还有一个社会力,再加上一个政府的能力,把这些东西统统综合起来,这就是叫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次救灾的行动里面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运作的一个痕迹。
郑浩:对,西方媒体对这次的中国政府处理灾难是给予高度的评价,但是您才也提到,就是美国的媒体把中国的这种处理灾难的归结到一个制度的优越性,这个还是真的很少听到。
石齐平:很少听到。
郑浩:对,那么有没有具体的一个实例来说明?
石齐平:我想这样子,就是通过我们这一个礼拜大家仔细的观察,首先大家印象最深刻就是政府的公权力。
因为政府的公权力他可以充分的调动了军,就是解放军,警就是武警,然后政就是政府的各相关部门,有报纸报导说这个等于是温家宝把半个国务院都搬到那边去了,这可以调动力量很大。
但是我要说,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实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跟这次救灾中间的制度化有一个什么关联呢?我觉得这个值得再做进一步的解析。
政府调动所有的资源,这是代表社会主义理念的执行、落实,但是我们都知道当救灾的行动告一个段落以后,今天我们的标题叫做“灾后的重建”,重建家园,这重建家园的时候一部分靠政府的力量,可是还有很多部分恐怕更多更多的要依赖市场力量,要依赖政府以外的市场力量或者依赖政府以外的公民社会或者民间社会的力量。
我举两个例子,你比方说,这祭天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感伤的那个镜头,就是那些孤儿。
郑浩:孤儿。
石齐平:在另外一个就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震灾之后,这个房子震倒了,房子震到以后,这个房子可能当是是跟这个银行贷款买的,那震垮了以后,你叫他去还钱,他怎么还钱呢?他没钱还。
那么甚至有的房子的主人都死了,那要还钱都无从还起,这个问题就牵扯到一个地震保险的问题。
所以类似像这种呢,就不光是完全是政府在第一线的执行力,而涉及到今后怎么样调动市场的力量跟民间社会的力量要来帮助这两个工作的解决。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既要有政府,又要靠市场,既要有政府又要靠社会,这就是所谓中国的制度性的一个优越性。
郑浩:对,您刚才提到就是这次大地震是有很多的孤儿,那么其实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孤儿其实他可能是更多的是社会的一个问题,那么您又提到了,就是说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既是要靠政府,同时也要靠市场要靠民间的力量。
那么坐在今天下午的国新办新闻局副局长华清就表示,截至20日12时以转移被困人员36万零159人,紧急转移超过1234万人。民政部副部长姜力表示截止20日14时各级政府共投入117亿元,接受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39.25亿元,灾区有500多万人无家可归,目前仍需要帐蓬等物资。
对于孤儿、孤老、孤残人员,民政部建立救助、安置的长效机制,确保“三孤”人员基本生活保障,那么这条片就是讲的是今天下午。民政部的记者会,那么对孤儿我们回到刚才那个问题。
怎么样用社会的经济,这个市场经济?
编辑:王文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