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独家稿件转载需经凤凰网授权
《时事开讲》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首播:周一至周五23:05-23:30
重播:周二至周六05:20-05:50 周二至周六11:02-11:25
第一很简单,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一些什么东西?
郑 浩:对。
邱震海:我想最简单的就是带来了中国的崛起,是吧?30年前的的中国跟今天完全不可能同言而语,否则30年前十几岁的时候,我们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我们中学里,小学里学的是什么东西,是吧?那么当时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状况是个什么样?
而到了今天,我想我们看到中国的崛起格局,由于中国崛起而导致全球的政治格局的改变,而且我们的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也发生了很多质的飞跃。
那么从30年前的一个,可以说文革结束之后,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濒临到崩溃的边缘了,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从新开启改革开放,同时呢,在这个过去30年,应该说初步完成了吧,初步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一个过渡。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
那么还有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今天谈到的中国的股份制,中国的这个很多其他的一些私有制等等,我们就会发现,其实30年前中国的这个国家的权利,是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换句话说,在中国完全没有公民社会,没有社会这个概念。
而今天我们发现,在国家和个人之间,其实慢慢正在形成一个社会的概念,而这个我想,对任何一个从国际经验上历史来看,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化的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就是中国人民,刚才我说的国民的世界观,我们的这个世界观,我们的国际观也在发生变化。
那么执政党本身,也在由原来的一个革命的政党,慢慢的转会成一个全民的执政的政党,所以的一切,所以我想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可以感受到的。
那么呢,我们发现三个月,就是去年这个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在《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它总结了过去30年中国的十大的社会的变革,我们觉得很有启发意义,所以我们不妨引用一下,我们看一下这个图表。
首先它是说到,第一个变革就是说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它说由原来的单一的重点论,到全面的重点论,全面论与重点论的一个统一;
第二呢,从原来只重视制度模式,转变到现在更注重价值趋向,我们知道原来就是社会义、资本主义,那么现在这个意识形态的模式可能就不谈了,更多的是谈一些价值趋向;
第三个,是从原来的社会制度绝对的对立,或者是社会主义,或者资本主义,转变到现在还正式制度的一种多元化,多样化;
第四个是从原来只重视生产关系,就是或者是公有制、私有制,转变到现在更注重一种生产力的发展。
这个30年前邓小平有一句话叫这个“一切以科学技术是最高的生产力”,我想这个在今天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第五个就是所有制,从原来狭隘的“二分法”,就是公有制私有制,到现在转变到一种多维的一种视角。
我们看下一页。
第六个就是阶级或者阶层,从原来中国社会的一种单纯的生产关系转为侧重生产力,因为原来我们大家非常注重这个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第七个就是阶级和阶层的关系,从原来一种简单对立,转为一种多样化的互补和共处;
第六个,第八个从原来理论的本位转变到一种实践的本位;
第九个从原来服从革命导师个人,转变到一种服从普遍的真理;
第十个是从“语录”标准转变到一种“基本精神”的一种标准。
我想这个是《北京日报》在中共十七大召开之前,对中国过去若干年这个社会这个发生的变化,一个十个方面的概括,我们觉得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所以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郑 浩:对。那么这个改革开放呢,就像你所说的,已经进行了30年,而且我们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不过呢,我们现在反过头来我们要想当时呢,就是启动这个改革开放,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
邱震海:好。
郑 浩:以至于呢,以什么样的制度,来保证改革开放能够持续这30年,而且呢不断的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进行了30年,那么在30年前,在一个什么样的一个大背景下,那么启动了改革开放,以至于呢,到今天什么样的机制,还能够维持这样的一个改革开放持续的发展?那么再来听听邱震海先生是如何来看的?那么关于这个问题呢,就比较深层次一点了?
邱震海:对。
郑 浩:那么你是怎么看的?
邱震海:到底如何看改革开放,30年对中国的一个贡献,对中国的一个地位?
郑 浩:对。
邱震海:我觉得当然是非常重要,没有这30年改革开放,中国是完全不可设想的。
郑 浩:是。
邱震海:这个三十年之前,中国经济经营,我们刚才讲了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