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福疆:是。
石齐平:所以我的建议是说,他跟其他的56个民族都不同,所以我们应该有第57个民族嘛,把他欢迎进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面,所以这是第57个民族葡萄牙族。
杨舒:给他一个名分。
简福疆: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们知道最近G20峰会最近正在召开,事实上高度关注的集中点,包括在贸易战,或者是货币战,甚至是在资源战的部分,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的战场,主要的战场是在货币战场,全球两大阵营到底如何在这个货币战上交锋?稍后请石先生为您做分析。
G20:“轴心”与“同盟”的交锋
简福疆:今天媒体的聚焦都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
杨舒:没错,但是最近全球的经济和金融好像都是纷扰不宁,气氛是有点诡谲的,石先生有什么样的观察?
石齐平:讲到这个G20峰会,应该是金融危机之后的一个新生事物,因为在这之前处理这些国际的金融大事,从来就是G7或者G8的。但是我们知道2008年9月15号,雷曼兄弟破产之后,揭开了金融海啸的序幕之后,当时西方国家马上要召开G7跟G8的时候,马上就停了,他说没有用的,所以就把当时是属于G20的财长跟央行的一个会议,把它提升规格就变成一个峰会了。
石齐平:最重要的是里面有金砖四国,尤其是里面有中国。
杨舒:看来G20峰会从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召开好几回了,每一次的情况都不一样,那么这几次的G20峰会到底有何意图呢?能不能比较一下?
石齐平:确实你讲的没错,每一次你看从2008年的第一次开始,到现在第三、第四次了,每一次气候、气氛或者背景,都有一些基本的差别。
第一次《G20》:同舟共济
石齐平:就是第一次来讲,我们先回顾就是2008,刚才讲9月15号雷曼兄弟破产之后,整个全球的形势是空前的紧张、恐惧,所以就在两个月之后匆匆就召开了第一次的G20峰会,当时全世界各国参加的20个成员,也都没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因为大家都知道唯一的事情就是赶快去救市。救市唯一的手段就是尽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用足了这些政策就是了。所以当下同心协力吧,用一句中国话来讲,就是同舟共济吧。
简福疆:我们还有一些记忆,当时的情况确实是如此,那么根据09年之后的G20峰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石齐平:09年那一次情况到今年上半年那次情况,情况就有改变了理由很简单。
第二次G20:貌合神离
石齐平:因为我们刚刚讲了,最宽松的货币政策跟财政政策当然产生效果了,那么大概这个效果在2009年上半年,就已经出现效果了,就是说整个下挫的形势终于把它稳住了。我记得当时联储局伯南克还讲了一句振奋人心的话,他说我已经看到春芽了。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因为这个政策用得太猛了,这个太猛所产生的后遗症陆陆续续开始出来了,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后遗症,这就使得很多国家对进一步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呢?出现了不太一样的一个看法,所以已经出现分歧了,但还谈不上很重大的矛盾,用中国的话来讲应该就是貌合神离吧。
杨舒:所以看起来每一次情况都有所不同,那么你怎么看这次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
石齐平:这次的情况跟前几次又有所不同了,你们注意到这几个月的气氛是空前的纷乱对不对?
简福疆:是。
第三次G20:矛盾激化
石齐平:这个空前的纷乱就是代表这个情况是特别不一样,最重要的我觉得应该是你可以看到这个贸易战是已经开打了,这个汇率战也已经开打了,这个货币战是暗潮汹涌了,这就是我们目前所感受到的这次G20国峰会之前的氛围。
简福疆:您刚刚描述的特别贴切,我们看到汇率战跟贸易战开打了,那这个货币战方面又暗潮汹涌,那为什么这个形势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呢?
石齐平:这个就是我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个主要的现象跟逻辑,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后金融危机时代,哪三个角度呢?首先我们来谈第一个角度。
金融监管失当、结构失衡
石齐平:要知道这一次全球金融海啸之所以发生的原因,除了是发达国家对金融监管失职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金融的确出现了巨大的结构性失衡。这个巨大的结构性失衡,就必须要用一个攻击面的方式来慢慢给它调理,但是这个调理过程是很痛苦的,现在过去这一两年,各国采取了一个需求面的政策。这个需求面的扩张政策它能够拉动需求,减缓大家的痛苦一时,但是说到底,它不能够根本去解决供给面结构性失衡的问题。甚至有可能还会使得供给面结构性失衡问题进一步的恶化,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第一个问题,没有办法真正的解决。
杨舒:看来确实是如此,这些政策确实是减轻了一定的痛苦,但它似乎是用一个泡沫去盖住另外一个泡沫。那么第二个角度是什么呢?
石齐平:第二个角度就是我们这边提到的,我们知道世界各国,其实各国的经济问题跟经济本质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都全部一致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后,一段时间以后有些国家的就后继乏力了,财政赤字扩大了,它的国债危机就出现主权债务危机嘛。
各国经济问题、经济体质非一致
石齐平:甚至于没有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法国跟英国,现在也都必须要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改革的政策,你可以看到前一阵子为了紧缩政策裁员或者是什么,还闹成什么社会的游行或者是什么,但这些国家明白它必须要坚持下去,因为这个改革必须是痛苦的,你不坚持下去是不行的。
简福疆:是,我们看到美国好像是不太一样,比如说现在是实施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怎么会这样子呢?
石齐平:OK,这是我们第三个角度的观察了,美国确实不一样,我过去一再强调的,美国拥有了全球唯一的独占性的印钞权。所以美国对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采取这个相对紧缩的政策很不以为然,你怎么现在萎缩了呢?不行,要继续花钱,问题是人家没钱花了。你说对不对?但是美国他是刚才讲是拥有特权的。
美拥印钞权:加大QE政策
石齐平:它不但是要继续花钱,而且它不断地印钞票,所谓的QE就是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采取这个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我觉得是QE霸权主义为什么呢?因为它等于在成就自己在牺牲别人,它一方面采取这样一个政策的结果,用这个方式来刺激投资跟消费。
QE:不道德的动机
杨舒:那么美国这招到底管不管用呢?
石齐平:我看是不管用,因为我刚才前面提到,今天问题的本质更多的是在供给面的结构问题,它采取这个手段只能够治标,我们先不去管它管不管用,我们先要看它其实还有两个,我觉得更不道德的一个动机。
简福疆:怎么说呢?
石齐平:第一个我们刚才看到,就是美国不断印钞票的结果,就是这个流动性流到全世界各国,让各国的汇率被迫升值。造成今天全世界的金融体制打乱,这是第一个。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编辑: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