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勋两次复辟 迎合喜欢帝制的国情民意


来源:凤凰卫视

人参与 评论

核心提示:《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作者张鸣重新解读张勋复辟这一看似盖棺定论的事件,从中揭示文化保守主义者试图改革社会的本原。书中提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才能

核心提示:《辛亥:摇晃的中国》《重说中国近代史》作者张鸣重新解读张勋复辟这一看似盖棺定论的事件,从中揭示文化保守主义者试图改革社会的本原。书中提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民国六年的政局风云,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凤凰卫视4月21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开卷八分钟》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北京的学者张鸣先生的一本新著《共和中的帝制》。民国六年中国社会的两难选择,其实讲的就是辫子大帅张勋,在民国初年两次很轰动的张勋复辟事件。本书就探讨的是这个事件,那么这本书是由北京的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同时它是有,也就是有一叫做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播公司,他们打造的一个品牌叫《独行者》是一套丛书,我很欣赏。这丛书它有两类,一类是文艺作品还有一类是社科历史类。那么该书上面还特别隆重的预告,就这套丛书里新出的将有袁伟时先生的新著《晚清大变局》,还有张宏杰先生写的《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我相信读者们都很期待。

至于说到本书,张鸣先生,我想读书的朋友都不陌生。那么这本书的,也很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作者其实他有这样的一个感慨,首先他在作者前言里面,他自己写这个前言。他说从1989年出第一部本书开始,我都是自己作序,那么开始的时候是求不到名人,后来是不好意思打扰。其实我觉得自己写的书,自己写序还是最好的。那么张鸣在这个序里边有这样的话,他说这几年似乎历史很热,民间写史层出不穷。也有人说再现了民国热,微博上还冒出了好些国粉,就是民国粉。

说实在的民国的热,其实不过是一点虚火,若干不满于现实的人借题发挥,起点小哄。民国的很多事还一笔糊涂账,人们对于这段开始没有皇帝的历史还缺乏基本的认识,从前说不好的现在说好,从前说好的现在说不好,来回翻烙饼不是这一面就是那一面。那么显然这个作者他不是翻烙饼,他是有自己新的见解,特别对于这个张勋复辟他有这样的一个判断,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他说客观的说民国时期两次帝制复辟,操盘者基本上都是民意论者,他们实行复辟其实都是着眼于国情,喜欢帝制的国情民意。那么无论怎么样强调群众是真正英雄,在袁世凯称帝和张勋抬出这个清废帝这个事件当中,都找不出底层民众对此的抗议,就是说老百姓是不反对的甚至是喜欢的。相反老百姓对于皇帝又来了还挺欢迎,尤其是第二次帝制复辟。当时北京市民听说皇帝又坐龙庭了,几乎是一片欢腾啊家家户户挂龙旗。这里头其实没有辫子兵挨家挨户去威逼,张勋的时代没有想到这样来控制居民,再说他一共也就五千人想这样干人手也不够。

那个时代是个放任自流的时代,老百姓其实不用这样表达对政治行为的态度。共和的时候他们没挂五色旗,复辟了他们也不用挂龙旗,凡是这样做的都是发自内心。一个小警察在胡同口,吆喝一声大家就照着办了。龙旗的这个市场大好,于是有人突击用这个纸糊,小贩子满街的卖,一个大子儿一面。那么吃棒子面窝窝头加咸菜的老百姓,指望皇帝能给他们带来的就是便宜和米和面。所以你看这就是当时这个民意对于复辟的态度,所以这本书它一共是分成了十五章,对于张勋这个复辟做了非常详尽和考证和研究,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字非常生动,可以说是亦庄亦谐,它不是那种戏说但是又不识像我们一般的历史学者写书那么严肃,所以它可读性很强。

但是它不是仅仅为了你可读,它是让你来自一个思考。比方说作者他有这样一个议论,他说这个客观的说袁氏称帝及其失败,实际上是中国共和制度的一场危机。这个危机的苗头从民国一开头就显现了,袁世凯他应付的方法就是不断的向后转,结果挖掘传统资源。注意这句挖掘传统资源,因为它新的东西没有的时候,大家都看旧的。在形式上越来越趋于专断和独裁,让总统向皇帝靠拢,那么在消灭了国民党的这个武装反抗之后,废掉了国会也随之废掉了政党政治,中国早年是有政党政治的。那么随后祭孔祭天,重新崇尚传统价值,宪法迟迟不能问世。

那么在总统的职权的确实一天比一天重,到了复辟的前夕,袁世凯已经变成了终生总统。而且他还可以提名下一任总统,近乎于皇帝了。通过这种方式,消灭共和带来的问题结果只能倒向帝制,那么这个帝制虽然依旧是有宪政的框架,但事实上皇帝有了,但是国会还是没有。那么当杨度良士一懑将一个洪宪皇帝抬出来的时候呢,共和的制度危机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达到了顶点。最后在遍地烽火中,袁世凯只能尴尬的退了回去,但是政局呢却再也不能复原了。袁世凯的死表面上他是缓解了危机,让制度和政局再次回到了民元,就是民国元年的原点。然而回到原点的共和问题依旧,人的毛病和制度的先天不足一起发作。那么不久就爆发了无法调和的府院之争,共和的制度危机又一次爆发了。

我们看到在这个中国近代史上,共和的危机实际上它一直没有解决,所以作者他还这样认为。在没有人动员草根的时候,决定政治事件成败的关键在上流社会,在精英的态度。中国自近代以来社会格列化(音)是日趋严重,少数的通衢都市和广大的乡村是两个世界,都市精英和众多乡绅也是两个世界,一老一少跟西化的知识分子更是两个世界。但是从清末新政以来呢,中国社会已经是城市决定乡村,而且小半个身子进入了媒体时代,尽管多数乡村根本看不到报纸,但媒体上的声音新式学校里的动向却越来越左右着中国。

那么即使是在权倾朝野的军阀,在行动之前他们也要在媒体上造势,两边都要打开。兵马未动先打电报战。那么对于上流社会而言声音大的群体权利也大,声音小的权利也小。洪宪帝制时期的帝制的造势者,也就是是以这个杨度为首的这个六君子,其实也属于半个西化派,杨度不见得比梁启超的文笔差,但是他主张的声音他就是压不住共和主义者。所以尽管袁世凯的权利操纵没有太大的毛病,但安抚的人都安抚了,北洋内部的反对声音也及时压住了,但是中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国毕竟有租界啊。

不听话的报纸和外国人的报纸,还有梁启超的一支笔,还是搅动了整个上流社会。调动起所有反动派的士气,进化论的魅力呢还是要高过国情论,比起国情的不合适人们更相信先进制度的规律。只要袁世凯没有本事向土耳其的凯末尔一样打一仗,这个外驱强敌他就只能在进化论上。所以这就是这本我们说的《共和中的帝制》,它饶有兴味的地方。

《开卷八分钟》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节目专区】

主持人:梁文道【主持人专区】

首播时间:周一至周五17:05-17:15

重播时间:周二至周六00:25-00:35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肖烨]

标签:袁世凯 民国 皇帝

人参与 评论
2014-04-21开卷八分钟 共和中的帝制 http://d.ifengimg.com/w120_h90/y0.ifengimg.com/pmop/2014/04/21/ca937db5-bdc4-4111-ac20-d8a5e7d4e940.jpg

网罗天下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