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互联网 看一代新闻人创造杂志文化
2010年09月18日 16:33 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内容提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大,人们开始认为,凡是网上存在的东西就是有的,而网络上不存在的就是没有不存在的东西。当老杂志人黄夏柏拿着一大堆旧时杂志到学校里给学生上课时,学生对于这种可感知可触摸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异常的兴奋。听黄夏柏讲讲杂志文化。

凤凰卫视9月17日《开卷八分钟》,以下为文字实录:

梁文道:曾经有一些人批评过,我们这个互联网时代,当我们大家习惯依赖了互联网之后,我们就会忘记了互联网其实有一个危险的地方。什么地方?就是它很容易让我们以为,我们要查什么资料在网上都查得到,包括过去的东西,一切东西都已经上网,都在网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是不在网络世界里面的,而将来会不会有一天,我们太过依赖网络,因此产生一种信心,以为所有的事情都在网上存在,凡是不在网络上查得到,不到网上被发现的东西,它就是不存在的东西。而那些不存在的东西也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它从来没有被人拿来上网,这也是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觉得图书馆里面过去,一些重要的文档、书籍,乃至于杂志的上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了。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叫《看杂志》这是香港一位作家,其实是澳门人但是在上香港已经定下来的叫黄夏柏,他写了这本书是讲香港过去出版的刊物跟杂志。主要讲的是他在香港成长居住这些年所目睹过的一些杂志,那正好是1980到1990年代。这本书我之所以感到兴趣,是因为这几乎就是我最热衷看杂志的年代。他所讲到这些香港老杂志也几乎我都看过,除了后面讲一些娱乐或是电视杂志,我不是那么熟之外。

不仅如此,里面甚至有很多的文化刊物,一些电影杂志是我有份写过,甚至当过编辑的。我不晓得我为什么我自己,都会忘记当年的一些经历,直到我现在重新看到这本书。这本书序言他写的很好,他就说到,他有一天接到公司的通知,要到一个中学主持小型讲座,他的职衔是编辑,他却害怕面向人群,没想到这是要跟高中生讲,讲什么好呢?然后他就要讲一些过去的流行文化。他呢,没有准备PowerPoint,没有用现在大家习惯的电脑工具,他居然带着厚厚的一把80年代到90年代的香港跟台湾出版的杂志跟同学分享,用他们来说当年的流行文化,没想到同学的反应非常热烈,从左传到右,又从右传到左,为什么?因为这时候有一个实物在手的感觉完全不同,大家都想这是当年的年轻人,这是你们当年在看的杂志吗?

为什么这个东西对我来讲那么有趣呢,是因为杂志跟书有个很大不同,一般我们都觉得杂志没什么存留的价值,书才有存留的价值。是因为杂志有一个特别强的时间性,它跟报纸一样是跟这个时代高度结合在一起的,但是正因为它有时代的印痕,而且这个印痕如此之深。所以有时候看老杂志,比看老书更能够说明那个时代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那个时候的人都在关心什么样的话题,都在害怕什么样的东西,都在渴望着什么。是能够从杂志里面看得出来的,而你拿到手这些很实物的杂志在手的时候,你就仿佛觉得过去就像生活在你现在手上这一刻,就有这种感觉。

比如说这里面就是其中一份,我参与过的文化刊物叫做《越界》,说到这个《越界》,我就想起来我这个我们的黄夏柏在介绍他的时候,也提到了他的很多特色,这是在香港出过三年,90年代相当重要的文化杂志。我在上面也写过专栏,甚至后期也参与部分的编辑跟访问的工作。那么很可惜就像香港其他文化杂志一样,这已经是当年做的最好的一个文化评论艺术刊物,它还是很难避免要停掉的命运。下一本就是《过渡》,这个《过渡》就是《越界》杂志的编辑出来搞的,那么办了两期试刊号之后,就终结了。

我也在上面写过东西,那么我自己都忘记了有这份杂志的存在,更不要说我当年在上面写过什么,我很意外在这里面发现,黄夏柏提到我当年写的那篇文章叫做《文化研究的另类方案从哲学的观点看》我居然都不知道我曾经写过这样的一篇东西。我从这里面看到香港当年这些文化刊物的一个命运,就是往往创刊的时候有高怀理想,然后办试刊号,办创刊号,但是创刊创了两三期它就莫名奇妙的结束了,又由于他的寿命这么短暂,所以大家就特别容易忘记他们。

除了像刚才我讲的《越界》香港的读者大概还记得之外,有一份杂志还好,这个命运比较好,能够办一年,这个就是叫《打开》,这个《打开》是中英双语的文化杂志,也是我有份参与创办,到后期做顾问总编辑在里面,参加他的一些专题、策划,现在我家里面也是早就没有了这一堆,当年南华早报免费赠阅的这份中英双语的刊物,他其实只是办了一年,谈的也是文化艺术什么,你现在看会觉得很奇怪,90年代很多年代的时候,我们做过这样的一些事情。

所以有时候我发现人的记忆真是很不靠谱,很不可靠的一件事,就连自己做过的事情都会忘了,就只能靠黄夏柏这样的有心人的提点。我不是说我会忘了,我当年做过这些杂志的编辑。而是说,我忘了我当时是做的什么样的具体的事情,但是透过他这么重新去描写,他从他的藏品里面去谈,去做什么事情,仿佛那些感觉就都回来了,原来我已经这么老了吗?

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些杂志,是我们当年都会读,偶尔也会投稿给他写一写的,比如说在香港,非常重要的这本《号外杂志》,这个《号外杂志》其实我并不完全喜欢它,当年我就不是完全喜欢它,现在就更加不是。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号外杂志》,它的确创办了一些很特殊的风格,像我们刚才看到那个封面,其实是什么,那是当年号外在1989年出的一个特刊,这个特刊想讲的是优皮如何迈向下一个十年也就是1990年代,我们知道优皮士是这个字眼其实是《号外杂志》在1980年代引入进来甚至是整个中文世界,第一份号称自己是要做优皮的这样一个杂志。

但是它算是很有前瞻性的当年,就要想到,后来这个优皮的下场会是怎么样的。果然知道整个优皮名称这整个时代就结束了。后面这边我们还看到一些香港的《电影双周刊》,这香港的全盛时期就会有这么一份了不起的电影杂志。里面可以说看到这个电影杂志跟黄夏柏的介绍,我就觉得当年的人真了不起,比如说从他们做一个特吕弗的特集,但是特吕弗这个电影海报他每一张都能找出来,那时候又没有互联网,你真的得是家里面,家里面有收藏这些海报,带回来拍成能够做出来的。

又比如说像音乐童星,大陆很多粤民朋友熟悉的这个(袁志冲)就是在这上面首先刊登他的文章,那年他其实还是在念中学,是个中学生。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年大家要写乐评写影评屏的非常困难,完全没有任何一个手编方便的电脑做材料,想到那个时候做杂志的人,想到那个年代我的同行跟前辈,我就觉得他们比我今天要做的事情要困难太多,太多了。

 

  共有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李敬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